明清在台顧氏人物
顧庭銘
閩台兩地,一衣帶水,根據《三國志》東吳臨海太守沈瑩《臨海水土志》記載,台灣原住民中有自稱彌麟(閩)者,亦有蛇圖騰崇拜,拔牙,紋面及身,住干欄,信鬼靈等習俗,證明同為福建閩越族之生聚地。而我顧氏遠祖,依《史記》、《漢書》等記載,可上溯至閩越國首領搖無餘。此段歷史,已為顧氏宗親在探索族源時所接受。惟因年代久遠,其時「顧」這一姓氏也尚未形成,姑且從略。
公元1659年,南明延平郡王鄭成功(1624-1662),遠征南京失敗後,決心收復台灣作為反清基地。清順治十八年,南明永曆十五年(1661)四月三十日 ,鄭延平率領戰艦百艘、水軍三萬人,在台南赤崁海岸登陸,得到島內漢人接應,一舉攻克荷蘭人據守之普羅民遮城。戰事延續到1662年二月九日,荷軍正式投降,退出台灣,結束三十八年的侵略統治。
鄭氏底定台南後,改名東都明京,設承天府,轄天興、萬年兩縣。永曆十五年至十八年間凡四易府尹,第三任府尹為顧礽,是我顧氏先人在台出仕最早的一位。(1) (3)
顧礽,字南金,浙江台州府太平縣松門人,貢生。明季入復社,與祁彪佳、顧杲、錢謙益等人相善,得機出入南都,曾主議潞王監國事。順治二年(1645)南都城陷,却受清貝勒博洛薦辟,出任糧道參議,曾酌裁冗役,杜絕冒濫,著有績效。1647年陞福建按察使僉事,分巡建南道。同年七月建寧失守,因逃逸遭拘回革職,遂返回鎮江定居。1659年鄭成功率師攻佔鎮江並向南京進軍,礽即赴京反正。1661年隨鄭氏渡台,次年永曆十六年,即在台繼鄭省英出任承天府尹。
明鄭承天府尹,乃東都地方官中最高要職,掌京府一切政令,非有才能者不克勝任,他曾與鄭氏部將馬信合謀,派遣家人陳阿五偽裝投清,暗中行刺清浙閩總督。但明清方志對其生平背景,盡付闕如,甚至不知其所終。究其原因,實乃礽之政治立場反覆,使明清文獻都不便詳載。迄今僅知有一子名敷公,因習知台灣山海夷險,於1697年陪同《裨海紀遊》作者郁永河,在北投一帶採集硫磺。
其他方志有作顧祈者,諒係礽之筆誤。(5)
顧南金,浙江黃岩人,任江南糧儲道。(1)(3)(6)近經唐立宗考證,實與礽為同一人。(4)
鄭成功經略台灣約四個月後,即因急病,於永曆十六年六月二十三日 崩逝,得年僅三十九歲,由長子鄭經繼位,1681年再傳位鄭克塽。1684年降清之施琅率師攻台,克塽出降,結束奉行南明正朔二十三年之鄭氏王朝。
清廷將台灣納入版圖後,初期改承天府為台灣府,隸屬福建省,下轄台灣、鳳山、諸羅三縣,以後隨人口增加作多次更張,到台灣建省時,已擴展到三府十一縣四廳一直隸州。
顧銓,嘉慶八年(1803)任淡水廳竹塹(今新竹)巡檢,從九品,輔佐同知巡防緝捕等工作。(7) 銓原為福建長汀縣古城寨巡檢,曾於嘉慶四年受閩督所派,赴山東協購硝斤。(明清檔案)
顧荃,江蘇元和人,嘉慶十三年接楊奎為淡水廳第十五任新莊縣丞,議敍從九品。(5)(7)
顧晉,浙江錢塘人,監生,嘉慶十年任貓霧栜(台中山區)巡檢,兼彰化典史。十四年任淡水廳改縣後首任艋舺(今萬華)縣丞。(7)(8)(9)(11)
顧朝棟,浙江會稽人,監生。嘉慶十八年二月,任北路理番廳同知兼鹿港海防。(8) 又據云嘉慶十七年任鳳山縣知縣,十九年卸任。(10)
顧隣(潾),浙江桐鄉人,監生。於道光八年十一月初八日,由同安知縣調任台灣縣知縣,十年十二月十三日卒於任。(3)(11) 當時台灣縣轄區約在今日之台南到高雄,為初期漢人移民拓墾之集中地。
顧鎔,光緒七年接替史映奎為淡水縣知縣。(2)當時淡水縣相當於今日之大台北地區。台灣方志對其卸任時間及接任知縣說法不一,有謂沈囗(佚名)於光緒七年接任,八月在任;有謂周志侃亦於光緒七年接任。但據《淡新檔案》稱,光緒七年十二月,顧鎔尚以「淡水縣正堂顧」名義對外行文,故以上說法似不正確。
中法戰爭後,清廷於光緒十三年(1885)詔令台灣建省,初名福建台灣省,首任巡撫劉銘傳。省內最高行政長官為布政使,其司衙亦隨同設立於今台北市植物園內,到光緒二十一年台灣割讓日本止,已歷八任布政使。
顧肇熙(1841-1910),為繼唐景崧之後第七任福建台灣布政使。字皞民,號緝庭,江蘇吳縣人,同治三年甲子科舉人。歷任工部主事,惠陵工程監修,升吉林分巡道,陝西鳳邠鹽法道。光緒十八年任按察使銜分巡台灣兵備道。光緒二十年任福建台灣布政使。次年,台灣割讓日本,肇熙一度被任命為割讓事宜全權大使,但他以染瘴抱病,乞准回籍就醫推却,並棄官內渡。光緒二十三年至三十二年,任李鴻章上海招商局會辦。晚年隱居蘇州木瀆鎮,捐資辦學,宣統二年卒。工詩文書法,有日記八種,其中《吉林日記》紅格稿紙抄本,尚存上海圖書館。在吉林期間任崇文書院山長,作育英才,著有績效。(3)
台灣向為移民社會,從宋元以降,陸續有福建漁民行商來台定居,至於移民高潮則首在鄭氏略台成功以後,泉州居民大批強渡黑水溝,參與鄭氏開發。其次是乾隆四十九年以後,清廷准許對台移民,泉州居民即羣趨若鶩。最大一次則是民國三十七年大陸失守後,政府率領軍民百餘萬轉進,使台省人口驟升至八百多萬。
我顧氏族人,跟著時代腳步進入台灣,據六十九年台灣省文獻會編輯之《台灣區姓氏堂號考》載,計顧氏10,728人,顧戴氏6人,為台灣1694姓中之第102名,各縣巿人數如下:
台北縣 1639 宜蘭縣 81 桃園縣 466
新竹縣 178 苗栗縣 56 台中縣 345
彰化縣 1630 南投縣 274 雲林縣 163
嘉義縣 131 台南縣 125 高雄縣 457
花蓮縣 137 台東縣 114 澎湖縣 34
基隆市 261 台中市 473 台南巿 202
高雄市 664 台北市 3154 高雄縣(顧戴) 6
可見台灣顧氏人口,集中在南北都會及彰化縣,佔總數之六成。但顧氏非為望族,排名又在百姓之外,致乏人對之作全般調查研究,台灣方志也僅作零星記載。
三十七年以後遷台之顧氏人數較多,各以所長服務於軍公教工商各界,不乏傑出人士,其中以外交家顧維鈞、抗日名將顧祝同(墨三)為最著。墨公在世時,曾主持台北市顧氏宗親會,修篡《顧氏宗譜》,因此譜含有梁代遺譜,故深受海峽兩岸宗親所推崇,國內外圖書館也予典藏。
1.黃純青《台灣省通志稿》卷七
2.劉寧顏《重修台灣省通志》
3.《台南巿志稿‧人物志》
4.唐立宗《明鄭東都承天府尹顧礽生平事蹟考》
5.王詩琅《台北市志稿》卷三
6.余文儀《鳳山縣志‧官秩》
7.陳培桂《淡水廳志》卷八
8.李廷璧《彰化縣志》卷三
9.林興仁《台北縣志》卷九
10.趙性源《高雄市志‧民政篇》
11.陳壽祺《福建通志》卷一一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