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Blogger

2013年9月10日 星期二

陝西紀行

陝西紀行
顧庭銘
  九十九年四月二十三日,因台北西安兩地間直航開通,我們只飛行了三小時半,即順利降落在咸陽機場。
  西安是故地重遊,但已闊別了二十年,眼前所見的一切建設、景觀、巿容都已不可同日而語。不巧的是近月來西北沙塵暴飛揚,使我視覺有些像霧裡看花,姑且說她是朦朧之美吧。
  黃河最大支流渭河,發源於甘肅渭源縣,東流進入陝西關中平原,在潼關匯入黃河,沿途滋潤著八百里秦川,孕育出關中平原的富饒和繁榮,致歷來稱為天富之國。而西安恰居天富之國中央,南有秦嶺屏障,北有黃土高原掩護,因此在歷史上曾建都一千多年。
詩經.大雅.綿》即讚美此地是「周原膴膴,堇荼如飴」,意謂在肥沃土地上,連野菜都是甜美的。
  周武王滅商紂建西周,定都鎬京,秦滅六國都咸陽,西漢都長安,前後共歷十三朝,七三帝,長達一○七二年。在我國西安、北京、南京、洛陽、開封、杭州六大古都中,西安是建都最久之一地。她歷經周的崛起,秦的強大,漢的興盛,唐的繁榮,又是東西方交通樞紐,絲路起點,唐時日本遣僧留學之地,這些回憶都成了今日西安的驕傲。而千年來政治文化演變之累積,留給後人無數人文景觀及珍貴文物,西安又是中華文化的寶藏。
                                         
        我將在今後八日的行程中,除瀏覽古都風光外,再以古都為中心,北遊陝北黃土高原,謁黃帝陵,臨壺口瀑布;西至寶雞遊乾陵、法門寺;東遊臨潼之秦陵及華山,盡情的體驗旅遊界習稱的上下五千年看西安的那句名言。
黃帝陵
  四月二十四日將有一段艱苦行程,提早於晨七時從西安出發,沿著210號公路北行,三小時後到達延安巿的黃陵縣。
  黃土高原地力貧瘠,公路兩旁的行道樹,大都是耐旱的白楊柳,有些已樹高數丈,有些尚是樹苗,但都顯得密集瘦弱而無生氣。兩側的農田,種些梨、蘋果、棗、麥子等旱作,土地利用率還算充份,可看出人民的勤勞。但遠處山野卻是光秃一片,和那一排排窯洞,形成與江南完全不同的情調,唯有開著白花的梨樹,和綠油油的麥禾,為這片大地添上一線生機。
  黃帝陵位於黃陵縣北約一公里的橋山之上,這是根據史記五帝紀所載:「黃帝崩,葬橋山」。史記孝武本紀所載:「武帝北巡朔方,勒兵十餘萬,還祭黃帝冢橋山」,「黃帝已仙不死,群臣葬其衣冠」。即是今日的衣冠冢。
  黃帝與炎帝,同是中華民族的始祖。史曰黃帝有土德之瑞,故稱黃帝,因此祂是北方黃土地帶,黃河流域,黃色人種等原始社會末期,部族的偉大領袖。炎帝以火德王,姜姓,是南方神農部族的首領。有關黃帝生平,據古籍記載,本姓公孫,長於姬水致姓姬,居於軒轅之丘,故名軒轅氏。祂開創中華文化,用玉作兵器,造舟車弓矢,妻子養蠶織布,史官倉頡造文字,岐伯創醫藥,樂官伶倫製樂器,使我國巍然立於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列。
  橋山形似橋而得名,下有沮水通過,上有古柏參天,以橋山夜月、沮水秋風、南谷黃花、北岩凈雪、龍灣曉霧、風嶺春煙、漢武仙台、軒轅古廟等八景見勝。
  我們的行程,即是從橋山之麓軒轅古廟開始。廟前廣場用原形卵石五千塊舖成,象徵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廣場後是跨越沮水之軒轅橋,長九跨共66,花崗石砌成,護欄雕圖案,粗獷古樸。橋之末接龍尾道,共九十五級,寓有帝王九五之尊之意。登完龍尾道即是雄壯的廟院山門,面闊五間,廊廡式花崗石建成,十分典雅。
  廟院內有一塊夸父追日石。一方黃帝留下的腳印石。一棵黃帝手植之古柏,高十九,腰圍十一,枝葉蒼勁,樹齡五千年。諺云:七摟八拃半,圪里圪瘩不上算。
  誠心亭面闊五間,是入內祭祀前,官員們先行整理衣冠靜心淨面之所。
  軒轅廟正殿,面闊七楹,進深三間,歇山頂,門楣匾額「人之初祖」四字,係黨國大老程潛所題。殿內正中木龕內,浮雕軒轅黃帝石像。左右有歷代碑石四○餘通,例如宋仁宗栽松柏一四三棵紀事碑,元朝禁伐黃帝陵樹木聖旨碑,明太祖祭黃帝陵御製祝文碑,清康熙祭黃帝陵碑,及1912年孫文宣誓就任臨時大總統後祭黃帝陵碑等。
  為因應近年來海內外中華民族子民,尋根祭祖舉行大型典禮須要,於原有正殿之後,新建祭祀大殿一座,面闊九楹,建在二十餘級高的崇台上,兩旁樹立皇帝儀制之黃龍旗,迎風飄揚,威風凜凜。連戰及宋楚瑜先生都曾在此殿祭過。
  黃帝之陵冢,建於橋山之頂,傳說始建於漢代,宋太祖開寶五年令遷建於此。我們沿著漫長的參道,拾級而上,停停走走,十分吃力。兩旁的古柏據說有6萬餘株,長青不凋。連戰先生手植的那棵也在其內,特用黃色名牌標示著。將到山頂時有塊下馬石,限文武官員到此下馬步行。下馬石左前方有一座十幾米高的土丘,稱漢武仙台,傳說是武帝北伐匈奴歸來時祭黃帝陵時所築。
  再前行約二十步,即到黃帝陵,是我此行最終目的地,現在已近在眼前。陵前有座祭亭,面開三楹,紅柱青瓦,四角飛檐,亭中石碑刻「黃帝陵」三字,係郭沫若所書。亭前香火繚繞,我們行禮如儀,並拍照合影留念。
  亭後有一方石碑,上刻「橋山龍馭」四字,意謂這裡就是黃帝乘龍昇天之處。碑後是青冢,高約四,周長約五十,圍以一米高之花牆,長埋著中華民族偉大始祖軒轅黃帝。
壺口瀑布
  結束黃帝陵之遊,兼程東行進入宜川縣山區,趕往黃河三絕之一的壺口瀑布。
  壺口瀑布位於陝西宜川縣壺口鄉,與山西吉縣壺口鎮之間,其奔騰洶湧之氣勢,象徵中華民族傳統精神。在歷史上赫赫有名,例如《書經‧禹貢》載:「既載壺口,治梁及岐」,「壺口、雷首至於太岳」。詩人也讚她:「源出昆侖衍大流,玉關九轉一壺收」。
  黃河像一條騰飛的巨龍,由北向南進入西北黃土高原的秦晉大峽谷,流經壺口時,由於地層陷落,河床水面由寬五百,突然收縮成寬僅三十的十里瀧漕,形成一座偉大的馬蹄形瀑布,落差五○,有如從巨大的壺中一瀉而出,故名壺口。
  此時濤聲如雷,怒吼咆哮,水霧升起,瀰漫天空。水在瀧漕中像萬馬奔騰般翻滾著前衝。沿著瀧漕,尚有十幾股河水橫向注入,亦各形成瀑布,聲勢浩大。其中有兩處因水勢下衝力道太過強勁,瀉到漕底時竟激起水氣,遊人稱為水底冒煙。
  我們到達時,正值太陽斜照,由於水氣騰空,空中出現彩虹,遊人稱為霓虹通天。
  十里瀧漕下游孟門山處,河水被一巨石一分為二。此石橫亙數百步,河水分流,俯視如門,故稱孟門,傳說是大禹治水時鑿開的。河水出孟門後奔騰向前不復回,下游即是龍口。壺口、孟門、龍門合稱黃河三絕。
  古時黃河中行船,到壺口上游龍王廟附近,即須停泊靠岸,卸下貨物,換人挑畜駄,空船則拖上岸,墊以圓棍,由縴夫向前拖行。待過了壺口,在水勢和緩處再下水裝貨,稱為旱地行船,據說最多時可達千艘。現今鐵公路開通,此景不再,但當年船隻在岩岸上拖行留下的磨痕及縴道,還在向遊客們訴說著往日的艱苦歲月。
  黃河壺口、貴州黃果樹、廣西德天合稱中國三大瀑布。黃果樹落差大,德天形勢最美,而壺口則以千姿百態、聲勢浩大、且可貼近觀賞見勝。
  抗日戰爭初期,音樂家被黃河壯麗所激勵,寫過黃河大合唱》。記得我習唱時還在讀小學,少不更事,只覺得聽來雄壯感人,卻不解其意。前幾年從大陸帶回這片光碟,重溫舊夢,一時回憶起當年戰爭之恐懼、逃難、饑餓種種,不禁老淚縱橫。此曲長達八部,其中第七部所寫,就像目前所見情景一般:
  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河西山岡萬丈高,河東河北高粱熟了。萬山叢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紗帳裡游擊健兒逞英豪。端起了土槍洋槍,揮動著大刀長矛,保衛家鄉,保衛黃河,保衛華北,保衛全中國。
  還望今日正在徵逐名利的袞袞諸公,不要忘掉當年一批批倒下去的英雄和健兒。
  我們直觀賞到日薄西山,北風順著河道強勁地吹來,才想到今晚要趕到延安下榻。隨即進入蜿蜒曲折而又漫長的山路。半途車子又抛錨,沒有路燈,一片漆黑,人煙渺茫,一時有些心慌。司傅搶修了三小時,待趕到延安石窯賓館時,已是深夜,一身的疲倦,無力潄洗,即和衣倒頭便睡。
  石窯賓館是一排排依著山勢開鑿的窯洞,感到新奇,洞內設備齊全。洞前停車場則熱鬧滾滾,有男子穿著古時武士裝表演安塞腰鼓者,有大娘穿著彩衣拿著摺扇唱秦腔者,表演一次人民幣五元。我們在遊覽車上聚集後,她臨時上車,搔首弄姿,唱了兩曲。雖聽不懂,但覺得聲音高亢,捲舌音特重,很佩服她的唱腔技巧,聲音亦算悦耳,原來秦腔是這樣,今天又長了見識。
  四月二十五日的行程,主要是返回西安,上午順道參觀延安楊家嶺及棗園,中共第二次發祥地。我們到達時,這裡已聚集了眾多「朝聖」者,熙熙攘攘,磨肩接踵。所見設施,除了會議室辦公室外,即是高幹住磚房,其餘一律住窯洞。至內部陳設,因缺乏興趣,稍事瀏覽即匆匆下山趕路。
  秦始皇陵
  四月二十六日,從西安東行三七公里,到達渭河南岸的臨潼,我們以驪山為中心,依次參觀秦始皇陵、兵馬俑陪葬坑及華清池。
  驪山是秦嶺餘脈,海拔一二五六公尺,滿山松柏青翠欲滴,遠看猶如一匹黑色駿馬,故名。因有溫泉流出,想必古時是一座火山。
  秦始皇陵即建在驪山之北,渭河之南,陵園佔地約八平方公里。根據史書原陵高約一一五,經兩千多年的風雨剝蝕,現只剩五十餘米。經初步調查,陵園分內外兩城,內城呈方形,周長三千米。內外兩城間有葬馬坑、陶俑坑、人殉坑、刑徒坑等。除1974年發見兵馬俑坑已發掘外,餘均因涉及文物出土後保存問題,而未敢貿然開挖。故現今對於陵的本身,專家們根據地面儀器探測,繪出地宮大致輪廓,一般遊客只能遠眺高高的封土,心中留下一堆謎團。
  秦始皇陵,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座保存最完整的真實皇帝陵寢,工程浩大,致被列入世界第八奇蹟。陵墓坐西朝東,與陝西發掘近千座秦墓方向一致,故被視為秦人墓葬方式,寓有祖先來自西方之意。
  《史記‧秦始皇本紀》有下列記述:
  「太子胡亥襲位,為二世皇帝。九月,葬始皇酈山。始皇初即位,穿治酈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椁,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二世曰:『先帝後宮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從死,死者甚眾。葬既以下,或言工匠為機臧皆知之,臧重即泄。大事畢,已臧,閉中羡,下外羡門,盡閉工匠臧者,無復出者。樹草木以象山。」
  大致可瞭解建陵時動員民工七十餘萬,地宮深穿三泉,有上中下三道門,銅棺,滿藏珍寶,設機弩矢防盜,宮頂繪天象,宮地繪地理,以水銀作江河云云。因未曾發掘核對,不知所云是否真實。不過經分析封土,汞含量較高,故對以水銀作江河一點,也許可信。
  我們實地參觀了三座兵馬俑陪葬坑,及一座銅馬車陳列館。一號坑發掘最早,平面呈長方形,面積一萬兩千平方米,以堅固的棚場予以保護,內有出土的陶俑、陶馬、戰車等排成大型軍陣。從四周迴廊向內遠遠望去,約三分之二已經發掘、拼接、修補完畢。陶俑身高約一米七,健壯威猛,穿鎧甲,分將軍俑及戰士俑,有立姿及跪姿,手持兵器狀,列成戰陣。從壯大的場面和磅礡氣勢,可聯想到秦國當時軍力之強大。陶俑出土時原有彩色,出土後經氧化脫落,故現今都是土黃色的原坯。
  餘約三分之一尚在開挖中,在第三次開挖起出兵俑一一四件,確認有遭人燒過的痕跡。《漢書‧楚元王傳》提到:「項籍燔其宮營宇,往者咸見發掘」,也許是真的。
  二號坑平面呈曲尺形,面積六千平方米,尚保持原狀未予開挖。三號坑呈凹字形,面積最小,只五百平方米,已發掘出陶馬、戰士俑、戰車等,數量甚少。
  有人認為兵馬俑坑,是一件未完成的工程,由於陳勝吳廣領導農民起義,而被迫中止。也有人說秦始皇陵與兵馬俑坑相距太遠,因此非同一陵園之物,及出土陶俑衣著色彩不「尚黑」等理由,推想現今兵馬俑坑,是秦昭王生母,專權四一年的秦宣太后葉氏之墓。《西安府志》、《臨潼縣志》都有宣太后葬驪山臨潼縣界之記載。
  雖然眾說紛紜,但從兵馬俑現場宏大氣勢來看,只有始皇統一六國後才有如此龐大財力。兵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物,無庸置疑。
  華清池
  華清池在驪山北麓,緊依臨潼,離西安東約三十五公里。相傳在三千年前,周幽王就曾在此修建驪宮,到秦時砌石築池取名驪山湯,漢擴建為離宮,唐太宗時修建為溫泉宮,公元747年唐玄宗環山築宮改稱華清宮。現在的華清池,只是唐華清宮的一小部份,不過在原址上不斷擴建結果,現已佔地達九萬六千平方米
  1982年在基地上施工時,偶然間發見唐代遺址,經清理出五個湯池,確認是歷史記載的星辰湯、蓮花湯、海棠湯、太子湯、尚食湯等。
  據考證,星辰湯建於唐貞觀十六年(644),乃唐太宗浴沐處,池壁似山河,蔚為壯麗。蓮花湯又名御湯九龍殿,建於唐天寶六年(747),乃唐玄宗沐浴湯殿,池呈長方形,兩層台式,青石砌成,形制華麗,規模宏偉。海棠湯則是楊貴妃所專用,造型華麗。
  今日華清池內,悉採古時宮殿型制,後建起各式亭、台、榭、樓、閣,華麗典雅。園內林木蓊蔥,多有奇花異草。毛澤東也以他的狂草,將白居易長恨歌寫成長卷,掛在牆上,增色不少。華清池算是在枯燥的西北平原上,營造出一座秀麗的江南園林,十分難得,現已躋身中國百所名園之列。
  據說驪山溫泉共有四個泉眼,每小時流量達百餘噸。水溫攝氏四十三度,含有碳酸鈉、硫酸鈣等成份,對皮膚病、風濕病、關節炎等有療效。白居易在長恨歌中稱讚:「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但華麗無比的華清池,在歷史上卻牽扯到兩樁不幸大事。
  由於唐玄宗寵愛楊貴妃,造成楊氏外戚在朝中專橫。天寶十四年(755)引起安史之亂,一時陷潼關,逼長安,燒毀華清池。玄宗在愴惶中帶著楊貴妃、楊國忠、禁軍統領陳玄禮、宦官高力士等,逃向蜀中。在途徑馬嵬坡(今陝西興平西)時,因高力士楊國忠在朝中素有權力矛盾,乃乘機串通陳玄禮發動兵變,迫使玄宗誅殺楊國忠,縊死楊玉環,平息天下之憤。
  後人傳說,被縊死的楊貴妃,是高力士找的替身,楊貴妃沒死,最後做了道姑。又傳說楊貴妃在高力士幫助下逃出,最後東渡日本,在山口縣久津地方落腳。玄宗聞訊,曾派方士探訪,但並未接回,只帶回兩尊佛像云云。既是傳說,不妨姑妄聽之。
  另一件是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出任西北剿共副總司令的張學良,受中共「停止剿共,一致抗日」口號所惑,於民國二十五年十二月十二日,趁蔣委員長駐蹕華清池督軍之時,將委員長一行人員劫持監禁,脅迫停止剿共。事件發生後,全國輿論一致對張強烈撻伐,後張氏亦發見委員長並非親日者,一方面史太林又電令中共應聯蔣抗日,限十日內釋放。至此張學良才覺悟到,原來自己只是被利用的一著棋子。但禍已闖成,無可悔改,乃毅然親冒生命危險,護送委員長回京,並留京接受國法制裁,至死無怨言。
  西安事變與華清池歷史景觀毫不相涉,但在參觀過程中,解說員卻將此一事件大事渲染,言詞間對委員長也多有偏頗,聽來刺耳。這種現象陝西之行感受特深,似乎在兩岸統一目標上,今日仍然存著若干意識上的障礙。
  西岳華山
  結束驪山景區之遊,兼程東行,要在日落之前趕到宿頭華陰縣。
  今晚下榻在華山風景區之華山客棧,四層樓,規模不大,但其建築造型,全以金庸小說華山論劍為背景,令人耳目一新。棧前廣場中,塑造兩位劍俠騎著紅駿烈馬,英氣逼人。客棧大門建成牌坊形,內部亦掛滿與劍俠相關之字畫,頗富俠義情調。
  華山是五岳中最險之一座,南峰最高,海拔二一五四。故明日將有一段艱苦行程,因此今晚特提早就寢,培養體力,並於睡前服用藏藥紅景天一粒,以解明日在高海拔時氧氣稀薄之苦。
  華山是秦嶺餘脈,位於陝西華陰縣,秦晉豫三省黃河交匯處,扼大西北進出中原之門戶。與魯之泰山、湘之衡山、晉之恆山、豫之嵩山合稱五岳,因位居西方,故又稱西岳。最早記載見於《書經‧禹貢篇》、《周禮》、《山海經》等書,因有五峰排列似蓮花(華)而得名。她是一座碩大無比的花崗岩,形成於一億年前,東西長十五公里,南北寬十公里,受到地殼變動及歲月磨蝕,呈現今日峰巒、峽谷、幢台等千奇百怪姿態。從險和奇的感受中,可體會到天地間存在著無限神奇。
                                              
  華山自古一條路,那是舊話,現在稱為西線,留給年輕健腳者攀爬。以玉泉院為起點,經華山門、五里關、莎蘿坪、毛女洞、青柯坪、千尺幢到百尺峽,全為峪道景觀,全長六公里,徒手攀登約須三小時。
  玉泉院始建年代可上溯至五代,相傳陳希夷曾在此修真,後經歷代擴建成今日規模。是華山最完整之建築群,也是道教全真派發祥地,現院內保存名人碑刻古蹟甚多。華山門是青石結構,琉璃瓦頂,過街式門樓。華山兩字是彭真在1988年所書。沿途景觀和掌故難以盡述。
  但為迎合旅遊快速輕便須要,現已另闢東線,打破華山自古一條路的傳統。我們是從華山東山門進入,坐電瓶車沿著黃甫峪,在山谷中成之字形盤旋而上,約半小時後到達索道起站,然後乘纜車爬高一三九七公尺至北峰腳下,省掉三小時的腳力,卻也錯失掉不少寶貴的景點。
  從索道終點,再拾級而上至一石坪,坪上有石欄,供遊客暫時坐著休息。此時仰望北峰,尚甚遙遠,且全是石階狹道,有一段還得攀緣鐵索。沿途都有名稱和掌故,但在力竭之下已顧不得許多,盡量估量著自己體力,調整步伐,跟著遊人緩慢上行。
  上午十時三十分正,我踏上北峰之頂,完成登五岳最後一岳之願望,心中無比快慰。
  北峰附近景觀頗多,例如真武宮、老君掛犁處、武帝問道處、魚嘴石、黑龍石、倚雲亭等。北峰是華山最低一峰,海拔一六一四,因位於全岳之東北故名。這裡三面懸絕,獨秀雲表,常有白雲繚繞,所以也稱雲台峰,峰頂略呈平台,幅員數丈,四周圍以鐵鍊,鐵鍊上繫滿紅絲帶及連心鎖,大概都是情侶們用以見證愛情永固之物。台之一角立有丈高原石一塊,上刻華山論劍四個紅色大字,供遊人合照留念。
  北峰是展望華山其餘東、南、西、中四峰最佳位置,向南望去,可清楚看到擦耳崖、長空棧道、都龍廟、蒼龍嶺,一直到金鎖關,遙遠而危險,見而生畏。
  擦耳崖一邊是懸崖絕壁,一邊是萬丈深淵,人行到此,身體緊貼崖面,故名。都龍廟始建於北魏,廟依嶺之西壁而建,構思奇巧,風格別緻。廟前坪地廣闊,故遊人多於此小憩。蒼龍嶺在都龍廟東側,狀如蒼龍騰空,故名。金鎖關又名通天門,是通往華山各峰咽喉要道。原門樓為明末道士胡真海所築,後毀,今存關門為1985年重建,海拔已達一八○○公尺,可見工程之艱難。
  半日遊的行程,是無暇前往的,不過我已眼到心到只差足未到,也算差強人意。
  乾陵
  四月二十八日,由西安西北行九十公里,到達乾縣,參觀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合葬之乾陵。
  乾陵位於梁山之腰,想必是風水寶地。據史書記載,秦始皇曾在山上修建梁山宮,隋煬帝也建過青陽宮。到唐代武則天選梁山為陵地,大事擴建,於公元683年初葬李治於此,公元705年中宗重啟陵門,709年再葬則天大聖皇帝武后,至此這座合葬陵取名為乾陵,寓有乾為天之意。而梁山所在地亦由原名奉天縣,改名乾州,沿襲成今日之乾縣。
  乾陵以格局宏大見稱,從南門拾級而上,先走過十八層平台,五二八級石階,才進入南北取向寬數十丈,長六三九之司馬道,向前望去,陵墓遙不可見。司馬道兩旁依次排列著一一○件大型石雕,令人歎為觀止。
  先是左右一對華表,各由一塊巨石鑿成,高八,徑一‧一二,雙層方型基座,覆盆蓮花柱礎,八面形柱身,仰盆蓮花及圓球石柱頂。華表各面均有雕刻,惟已年久斑駁。僅這對華表,足以想見乾陵工程之浩大。
  華表之後,兩旁排列著翼馬、鴕鳥各一對,石馬及牽馬人各五對,侍衛將軍翁仲二十尊。再入內左側是唐高宗的述聖碑,右側是武則天的無字碑。有碑無字,特別吸引遊客注目,也是千古之謎。
  無字碑用整塊巨石雕刻而成,通高七.五,寬二.一,厚一.六。碑首刻有八條纏繞的螭龍,左右兩側面再各刻騰飛向上的升龍圖。龍是帝王的圖騰,武則天顯然以帝王自居。
  這樣精緻偉大的石碑,竟不刻一字,後人的解釋有德大說、自愧說、非碑說等,但都難以解說圓滿。比較合理的解釋,竊以為是「無法記述,留給後人自由評論」。
  武則天的一生,嫁過兩位大唐皇帝,自己是大周則天大聖皇帝,兩位兒子又是大唐皇帝。如今是左右樹立兩塊石碑,就成了唐周兩帝合葬陵,豈非笑話;如為夫妻合葬陵,則無須另立這塊無字碑。這麼複雜的事蹟,憑誰也無法寫得圓滿,何況兒子中宗李顯復位後,總不能駡自己生母篡位,因此最好辦法,就是不書一字,任憑後人自己去想。
  仔細觀察碑面,隱約可見刻有四.五公分見方空格,約可刻字三千餘,似乎當初亦曾想過刻碑文,可能覺得文詞不妥,而臨時中止,故有人猜測原碑文可能在地宮中。
  述聖碑是武則天撰文,中宗李顯親書,共五五○○字,楷書填金,內容豐富,但多屬粉飾華麗之詞。
  再後是內城,左右兩側共列置六十一具藩臣石俑,真人大小,身高約一.五至一.七。著圓領緊袖右衽或左衽武士袍,雙手持笏合予胸前。石俑背部原皆刻有族別、官職、姓名,久經風雨吹打,今能辨識者只剩7具,皆為唐時國內外少數民族首領或特使,象徵著四夷賓服,誇耀陵主生時國威之盛。
  但不幸這些石俑大都無頭,傳說是一位石俑兒子,見父親被刻成石像,恭立在乾陵之前,心中不服。他於夜裡踐踏莊稼,並造謠說是石俑已成精,為害鄉里,百姓信以為真,憤將石俑頭部砸去,以示處死。傳說未必是真,其實乾陵位於絲綢之路要衝,千百年來戰爭不息,他們毀於戰火亦有可能。
  1960年考古工作者在梁山腰部,找到了通往乾陵地宮的大門,這是一件石破天驚的發見,但是否即可發掘地宮,茲事體大,迄今尚在爭議中,故並不明瞭地宮之究竟
  乾陵周圍有十七座陪葬墓,我們參觀的是永泰公主墓。
  永泰公主名李仙蕙,是中宗第七女,武則天的孫女,嫁武則天侄孫魏王武延基為妻。史載公元701年,因夫妻倆竊議朝政,洩密,武后下令將兩人處死,公主時年僅十七歲。中宗接位後,將尸骨遷來乾陵陪葬。此墓今已發掘,內有墓誌銘記載,公主死於難產,專家併接她的骨盆,發見確較常人為窄。
  武則天是唐朝荊州都督武士彠次女,十四歲入宮,被唐太宗立為才人,賜名媚娘。她憑著美色、智慧和超人的政治手腕,到六十歲登上大周則天大聖皇帝的寶座,八十三(?)歲採納大臣狄仁傑規勸,還政於李唐,壽終於洛陽,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只因她是舊帝制時代的叛逆者,致在歷史上給她架上不少罵名,不過近代已有不少學者,在發掘歷史真象,為她洗刷寃情。
法門寺
  法門寺位於扶風縣城北十公里之法門鎮,東距西安一二○公里,北距乾陵五十公里。公元2009年擴建新寺後,已分成老寺和新寺兩區。老寺格局雖小,卻歷史悠久,故我們先去朝拜。
  開山祖師及年代已無考,大致推定始於東漢桓靈年間(147189),距今已有一八○○年歷史,是關中地區塔廟始祖。法門寺原名阿育王寺,隋改名成實寺,繼於公元618年再改名法門寺迄今。法門寺始建於東漢,發跡於北魏,興起於隋,鼎盛於唐,當時被譽為皇家寺院,極盛期曾擴大到二十四院,擁有僧眾多達五千餘人。
  相傳佛陀滅度後,遺體火化結成舍利。公元前三世紀,阿育王為弘揚佛法,將舍利分成八萬四千份,分送世界各地建塔供奉。中國有十九處,法門寺為第五處。據說西魏恭帝元廓二年(555)初啟塔基,肇申供養真身舍利。這段佛陀中指骨,在隋唐時曾多次迎出巡迴各寺院及長安宮廷,供信眾膜拜。至唐僖宗乾符元年(874)密藏法門寺塔下,並以數千件珍寶供養,從此不再迎出,也不為人知。1981年真身舍利塔西南方坍塌,1987年考古者清理塔基,發見唐代地宮,使封閉一千多年的四枚佛骨及珍寶,重見於世,震驚了全世界。
  法門寺佔地僅百畝許,空間不大,在中軸線上依次建造山門、舍利塔、大雄寶殿三棟主要伽藍。
  因寺建在平原,故山門宜稱前殿。三門而立,象徵空門、無相門、無作門三扇解脫之門。出家眾一入空門,即應持戒修道,求至涅槃。中門楣上掛著法門寺匾額。前殿是民國二十八年重建,仿明清建築,內塑華嚴三聖、韋陀天將及十八羅漢。
  真身舍利寶塔,相傳初建於西魏,到明代隆慶三年(1569),唐代修建之4層木塔朽崩。寺僧發願,用百尺長鐵鏈,穿在自己肩部鎖骨上,拖著四出募款重建。真情感動天地,得到神宗下令重建,於明萬曆七年(1579)奠基開工,到萬曆三十七年竣工,歷時長達三十年。
  新塔為八棱十三層磚造,通高四十七,四面題刻真身寶塔、浮屠耀日、舍利飛霞、陽日重鎮等字。由第一層至第十一層各開八門洞,每洞安奉佛像一尊,共八八尊。八八個飛檐翹角,各繫銅鈴一鐸,風吹鈴響,悅耳動聽。歷經重修,至1981年又半壁坍塌,1988年再重修完成,正式對外開放。
  大雄寶殿面闊九楹,殿前香火鼎盛,信眾膜拜不息,中門楣上掛大雄寶殿匾額,左右門聯曰:
法非法非非法捨非非法,
門無門無無門入無無門。
此聯點出法門兩字及佛門修持真諦,可惜佛家語深奧難懂,經請教網上某大德開示,告知無慧根者無法領悟,只要理解「看破、放下、自在」六字也就夠了。看來當年想成為法門寺僧侶確非易事。
  法門寺傳統,僧侶戒律森嚴,修持極誠,如前述鐵鏈穿鎖骨苦行外,歷來多有燃中指或全身供奉真身舍利者。1966年文革蠭起,良卿法師在大殿前焚身殉教,擋住紅衛兵毀寺劫難。
  1987年發掘真身舍利塔地宮時,得先啟開四重地門,然後起出四件寶盒:八重寶函、四重寶函、五重寶函、三重寶函
  每件寶函之最裡一重內,皆有佛指舍利一枚,但不知那一枚是真舍利。
  經專家考證,盛於五重寶函內者,色黃,骨質強,確定為佛陀靈骨,餘三枚均為石質倣品,稱為影骨。
  在歷史上唐武宗時,曾敕令毀天下佛寺,僧尼還俗,燒毀佛骨,法門寺僧迫於情勢,權以破壞影骨敷衍了事,可謂用心良苦。
  今佛骨舍利已移至新法門寺地宮中,每逢初一及十五從地宮升起,供信眾瞻仰。四月二十八日我們到達時,恰逢陰曆三月十五日,欣喜我們有緣,能見到佛陀真身指骨舍利一面,永生難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