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Blogger

2013年9月11日 星期三

越王句踐世家姓名新釋

越王句踐世家姓名新釋

顧庭銘

我國姓氏制度始於五帝,初為姓,是母系社會圖騰的符號,迄今留存以女字為偏旁之姓量約二十餘個。三代以後大量產生氏族,增加代表男系社會、宗族之氏為姓。秦漢以降則姓氏混稱。
氏的產生,甚為複雜,鄭樵通志氏族略分為以國、邑、族、地、事、爵等三十二種,這並不足以概括全部,隨著社會型態日趨複雜,以後幾乎到達隨機為氏地步。
氏的形成過程亦甚曲折,以孔氏為例,孔子是公元前551年至公元前479年間人物,到他這一代才正式穩定下來,以後歷久不變。孔子以前則曲折多變,甚至難以辯解孔究竟是氏,還是名的一部份,看下列世系表(1),可見大概。
宋父周→世子勝→正考父→父嘉→木金父→祁父→防叔→伯夏→叔梁紇→
五千多年來,國人姓氏累積已達九千一百餘姓,但仍不能奢言在今中華大家族中,一定人人有姓,因為尚有不少邊疆少數民族,他們仍然保持固有的傳統,只有名而無姓。
現將時空回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當時位於南方蠻荒地區,屬於百越民族一支之越王句踐世家,是否已有華夏民族之姓氏,且看以下討論。
釋姓上
句踐姓啥,儘管現代學術研究已十分昌明,但仍在不斷爭論,起因是《史記‧越王句踐世家》中有段話。
「越王句踐,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於會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斷髮,披草萊而邑焉。後二十餘世,至允常…允常卒,子句踐立,是為越王。」正義加註,這位庶子,「號」無餘。
而夏禹氏之姓,根據《史記‧夏本紀》:「禹於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國號夏后,姓姒氏。」因此句踐亦應姓姒,似乎成了千古不破鐵證。
此說後人也多予採納,例如東漢袁康等輯錄之《越絕書》,在外傳記地傳即說:「昔者越之先君無餘,乃禹之世,別封於越,以守禹冢。」東漢趙曄《吳越春秋》也說:「越之先君無餘者,夏禹之末封也。」近人台灣某作家編纂中國歷史年表,直接將句踐寫成姒句踐。而顧姓族人更在族譜中,順著此一思路,從得姓祖期視起,上溯到搖、句踐、無餘、夏后,一直攀到黃帝,儼然以炎黃子孫之正統自居。
但此段歷史公案頗有疑問,例如無餘是公元前兩千年左右人物,允常約卒於公元前五百年,一千五百年間只傳了二十餘世;而在此期間,由少康以降,至商至周敬王足足已傳了約六十代,兩相比較,史記所說顯然有欠合理。
早於《史記》之一些史書,例如《國語》、《春秋》、《竹書紀年》等均無句踐為夏禹後裔之說。唐代訓詁家顏師古註《漢書‧地理志下》時說:「少康封庶子以主禹祠,豈謂越之人皆禹裔?」早已懷疑到《史記》所說之真實性。近代學者如梁玉繩、衛聚賢、林惠祥等,也否定越為禹之苗裔,並懷疑越之托古出自句踐,希望同吳、楚等國同樣有華夏血統,以樹立自己正統地位。以現代人的觀點,太史公是將越國政治語言寫進了正史。
少康封無餘於會稽守禹祀之史實,相信存在,但無餘與允常間之傳承,則屬句踐誣攀。《吳越春秋》這部書一直被後人視為稗官別史,頗似小說家言,但內中有段話說得十分中肯,值得推崇。
「無餘傳世十餘,末君微弱,不能自立,轉從眾庶為編戶之民,禹祀斷絕」。「十有餘歲有人生而言語,其語曰鳥禽呼;嚥喋嚥喋。指天向禹墳曰:我是無餘君之苗末,我方修前君祭祀,復我禹墓之祀,為民請福於天,以通鬼神之道。眾民悅喜,皆助奉禹祭,四時致貢,因共封立,以承君之後,復夏王之祭。」「自後稍有君臣之義,號曰無壬。」又說壬生無﹝目睪),無(目睪)生夫譚,夫譚生元常,開始興霸。
說明允常之祖先無壬,是越人藉神道之教,自己擁立之共主,與無餘已無血統關係。因此句踐既非夏裔,自然並不姓姒。
楚滅越後,越國一支逃到閩江流域,與當地閩族混合,西漢初形成無諸及搖兩股勢力,化外之民,佔地為王。《史記‧東越傳》中說:「閩越王無諸及東海王搖,其先皆越王句踐之後也,姓騶氏。」集解徐廣曰:「騶,一作駱。」索隱徐廣曰:「一作駱,是上云甌駱,不姓騶。」他的指正是基於《史記‧南越列傳》:「佗因此以兵威邊,財物賂遺閩越,西甌、駱,役屬焉。」
近讀黃懿陸研究壯泰語群先民的原始稱謂稱﹝2﹞:駱即雒,後音轉為僚,布依語發音為鳥,漢人因音記字,即寫作鳥。
僚,乃百越之一支,壯族之先民。因此史記所謂騶乃整個民族名,所指範圍甚大,並非如同漢人之姓氏。
釋姓下
百越民族,包括越王句踐世家在內,他們在歷史長河中,以長江為起線,一波波受到中原民族之人口壓力,中原民族之文化壓力,逐步同化,但在吸收中原文化之前,他們是有名無姓的。
「夜郎甌駱越人均無姓氏」。﹝3
布依族清以前多半無姓氏」。﹝4
「仡佬族以三個漢字為姓名狀況,大約在明清時盛行,漢字姓則是較晚出現的」。﹝5
「一般傣族有名無姓,無家譜記錄」。﹝6
泰北金三角近代傳奇人物,大毒梟昆沙,漢人多以為他姓昆,其實是世襲爵位。撣邦土司官位分召豪考(宣慰史)、召發、刀、昆、坎五等,昆沙的部屬為了表示尊敬他,給他冠雙爵位,稱召昆沙,而他自己為了與漢人往來,起個漢名叫張奇夫。﹝7
泰族,是離中原最遠的百越民族,因此漢化也最晚,他們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還是有名無姓。公元1912年,泰王拉瑪六世,認為如果人民長此下去,會引起許多法律和行政問題,於是引入姓氏制度,公布六千個詞供百姓選用,且逐年增加。據網上報導,迄今6,200萬人口,已使用了689,943個姓,且仍在增加中。在這麼多的姓氏量之下,目前偏遠山區部族,仍還沒有姓氏。
今日泰國的姓名結構,是名在前姓在後,如果想要改運,可以請高僧指點隨便改姓,與漢人「行不改名,坐不改姓」觀念完全不同。因此他們的姓,嚴格的說,只是身份識別多了一組符號,不具家族、血統意義。平日人際交往也說名而不道姓。
苗族與百越地理位置最接近,苗族採父子連名制,漢化後加取漢姓漢名。
台灣學者,例如凌純聲、李壬癸、李亦園等,大體都認為台灣原住民是屬於百越民族之一支。據陳奇祿推斷,泰雅、賽夏兩族在五千多年前;邵、布農、鄒族在三千多年前;魯凱、排灣、卑南在兩千多年前;阿美族在公元以後相繼入台。蘭嶼的達悟族,是在唐宋間即十世紀左右由南島遷來﹝8﹞。新一派學者認為台灣原住民是屬於南島系民族,但仍認為南島民族源於我國華南沿海,台灣是跳板,故新舊學說並不衝突。
台灣原住民現有人數約四五十萬,粗分為十幾族,他們固有傳統都是有名無姓。清代賦予漢姓;日據時代推行皇民化運動,改用日姓;光復後改回漢姓。迄今再在民族運動下,又紛紛恢復最原始的命名制度。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架設《請問蕃名》網址,指導各族改名時參考使用。各種名字結構大半自己名字在先,父親名、母親名或氏族名在後。
賽夏族是唯一氏族名與漢姓間有音義對照的族群。例如「改擺刨」原意是住在高處的人,兩百年前使用漢姓高表示。巴貝原意是風,漢姓亦用風字;探諾哈拉原意是太陽,漢姓就是日。該族長子襲祖父名,長女襲祖母名,後面連接父親名和氏族名。例如
打赫史‧達印‧改擺刨(自己名‧父親名‧氏族名)
阿美族原為母系社會,因此在自己名字之後,續以母親名或父親名。例如
馬耀‧谷木(自己名‧父親名)
阿美族常見名字,男性名拉厚克,正午出生者;馬耀,守護月亮的星星。女性用巴奈,水稻收成時出生者;該映,年輕漂亮的姑娘。
其餘布農族採自己名加氏族名;排灣族採家屋名加自己名;泰雅族採自己名加父親名;達悟族名字較特別,一生要隨家族中新生命誕生改好幾回。例如
希‧自己名 (還沒生小孩)
夏夏‧長子或長女名 (當爸爸後)
希南‧長子或長女名 (當媽媽後)
夏本‧長(外)孫或長(外)孫女名 (當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後)
台灣區區一隅的原住民取名方式,已如此複雜,可想見華南百越民族漢化前的取命制度,當更趨乖離。茲再將時空回溯到越王句踐時代,固不能依賴上述情形,歸納出句踐世家之取命制度,但也決不是像漢人思維那麼簡單,隨便冠個姓就可交待。
釋 名
越王句踐世家的名諱、爵位、諡號、長幼順序等,見諸史書者,除中原人給予稱謂外,都是古越語漢字記音,故不能按漢語字面解釋,至其原意,幾乎全不得其解。近年語言學家試圖破解,因尚在起步,成果有限。
句踐之父允常,有作元常者,此非傳抄錯誤,而是漢字記音之差異。按允、元皆「於」聲母,古越語是黏著型語種,重音在聲母,致成相似讀音。正如於越和越,「於」是越的聲母,拼讀不密成於越,拼讀嚴密成越,類似漢語之不用和甭。
句踐之名,史書首見於《竹書紀年》,以後被《史記》等所引用。1965年在湖北江南望山一號墓出土句踐佩劍,其上銘文為「﹝邑戉﹞王鳩淺自乍用鐱」。句踐、鳩淺雖音同,但他本人自用之鳩淺記音較佳。因越是崇拜鳥圖騰的民族,例如在餘姚河姆渡文化遺址,即發見有五千年前雙鳥拱日圖騰之象牙器,越國使用文字又是鳥篆,相形之下,句踐兩字並非好的音譯文。
這即表示古代中原人對邊疆民族缺乏瞭解。
句踐之爵位,《春秋》稱越人,例如昭公五年:「冬,楚子、祭侯、陳侯、許男、頓子、沈子、徐人、越人伐吳」。《春秋》是用字最嚴謹的史書,一字即可褒貶,自當確認。《竹書紀年》、《左傳》稱於越子,其餘《史記》、《漢書》、《越絕》、《國語》、《吳越春秋》、《墨子》等皆稱越王。
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3年,句踐滅吳後,渡淮水,致貢於周,周元王賜胙,方晉他為「伯」爵,但他僭稱王。因此所謂越王句踐是世俗對他尊稱,並非周天子所封。此種情形到西漢初年在南方蠻荒地區,甚為常見。例如南越王趙佗曾說:「其東閩越千人眾號稱王,其西甌駱裸國亦稱王」,而他自己一度想稱帝,後因朝廷問罪而作罷。
《竹書紀年》、《史記》、《漢書》、《越絕》、《吳越春秋》等記載,越王句踐世家中,有無餘、無壬、無(目睪)、夫譚、無餘之、無顓、無疆、無諸等名諱,此無字古人釋為發語詞,近人羅香林等釋為君長、首領、王等。
《竹書紀年》卷下有下述四項記載:
周元王四年十一月,於越子句踐卒,是為菼執。
周元王二十年,於越子不壽見殺,是為盲姑。
周烈王元年,於越大夫寺區定越亂,立初無餘之,是為莽安。
周顯王十二年,於越子無顓卒,是為菼蠋卯。
在句踐世家中,只有以上四代有菼執、盲姑、莽安、菼蠋卯之加稱,古人多不解其意,大都原文抄轉。
今人鄭張尚芳引用泰文,菼音在泰語中是宗神,執是初、開始之意,因此釋為相當漢人之廟號,顧頡剛認為是諡號。也有人認為此說非確證,何以十幾代世系中,只有四代有廟號或諡號?
此或與越國朝網紊亂有關。按越國自句踐滅吳後,其後代文治武功均甚空乏,且內部爭奪王位激烈。後代不壽是見殺,翳被子弒,諸咎被殺,孚錯枝被廢,初無餘之被弒,無疆被殺,閩越王郢被弟所殺,東越王餘善被姪孫所殺,能有善終者無幾,怎能奢望每代皆有廟號或諡號。
在吳越兩國世代中,有不少名諱帶有餘字,此字余在古越語札記中解釋為「餘子」,不同於庶子,是指子代之次序,茲再補充說明如後。
第一個例子是《史記》所說夏少康傳位給杼,派次子至會稽守禹之祀,他在越地披草萊而居,越人尊他為無(王),又因是少康次子,故稱無餘,正義註為號無餘,而非名諱,原因在此。
《史記‧吳太伯世家》載,周太王生三子,長太伯,次仲雍,再次季歷。太王欲立季歷為嗣,於是太伯、仲雍奔荊蠻,披草萊而居,文身斷髮,見表一。
     
                              
                 
       其時尚沿用周制,故用伯仲季表示子代順序,時至今日仍在使用。但傳至第十九代夢壽,已習於吳越之俗,致用字有了改變。夢壽生四子,曰諸樊、餘祭、餘眛、季札,夢壽欲立季札,季札曰不可,乃由諸樊繼位。諸樊卒授命餘祭,餘祭卒又傳餘眜,而餘眛卒時卻傳子僚,乃引起諸樊子光不服,殺僚而自代,即是闔閭,傳子夫差,見表二。
此時子代次序已改成諸、餘、季,非周制。近人研究古吳語發見,在今泰語中諸發音為CA,同為伯、長之意。餘指長、幼之間之子。此種情形在越世家中亦見之。
句踐後代傳位至翳,晚年被長子諸咎所弒,奪位,國人不服,越人跑到吳地殺了諸咎,吳人只好立諸咎子孚錯枝為君。越國大夫寺區平定內亂,又立翳次子初無餘子為君,局面方平定下來。但未幾寺區弟又殺了初無餘子,立無顓為君,見表三。
漢武帝時,閩越王無諸傳至長子郢欲伐南越,次子餘善殺郢降漢。但漢廷以餘善並非善類,乃立郢子丑繼位。後餘善勢大,仗勢欺人,漢欲伐餘善,丑已傳至子居股,殺餘善降漢,見表四。
《左傳‧昭公二十八年》杜預注:「卿之庶子為餘子」。
以上所舉各例,無非都在解釋無、諸、餘三字在吳越古語中之意義,已十分明確,茲再引申解讀。
句踐後裔在閩江流域之兩支勢力,一支以無諸為首,勢大;一支以搖為首,勢弱。此兩人,從無諸名字結構看,他是長或長子,可譯成大王,而搖未加序次,不確定是否為無諸之弟。
《漢書‧高惠高后及文功臣表第四》中記載:海陽齊信侯搖毋餘,以越隊將從破秦,入漢,定三秦,以都尉擊項籍,封侯,賞一千七百戶。高祖六年三月封,九月薨。
搖與搖無餘是否即是同一人,在顧氏宗族中,歷來爭論不休。今據以上引證,搖無餘只是在名下加一序次及爵位,可譯成搖二王,閩江流域第二號人物。故搖與搖無餘屬同一人,應無須再置疑。
註解
1.見史記孔子世家,卷四十七。
2.見黃懿陸壯泰語群先民的原始稱謂考,載中國壯學第一五五頁,民族出版社,2006年。
3.見夜郎研究第三十頁,貴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
4.見貴州通志,官迹志,鄂爾泰。
5.見仡佬族文化研究第一四九頁,陳天俊等著,貴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
6.見雲南少數民族概覽第225頁,雲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7.見昆沙金三角傳奇第53頁,陳文著,民國八十五年。

8.見台灣土著文化的特質,陳奇祿著,聯經出版社,民國八十一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