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名相顧雍公
顧庭銘
顧雍公(168-243),是我顧氏大家族中,第一位在正史立傳,且位居東吳丞相長達十九年,他的德業行誼,立下文官官箴之優良典範,永為後世景仰。
顧雍公傳
《三國志˙吳書》顧雍傳原文略以:
顧雍字元歎,吳郡吳人也。蔡伯喈從朔方還,嘗避怨於吳,雍從學琴書。州郡表薦,弱冠為合肥長,後轉在婁、曲阿、上虞,皆有治迹。孫權領會稽太守,不之郡,以雍為丞,行太守事,討除寇賊,郡界寧靜,吏民歸服。數年,入為左司馬。權為吳王,累遷大理奉常,領尚書令,封陽遂鄉侯,拜侯還寺,而家人不知,後聞乃驚。
黃武四年,迎母於吳。既至,權臨賀之,親拜其母於庭,公卿大臣畢會,後太子又往慶焉。雍為人不飲酒,寡言語,舉動時當。權嘗歎曰:「顧 君不言,言必有中。」至飲宴歡樂之際,左右恐有酒失而雍必見之,是以不敢肆情。權亦曰:「顧公在坐,使人不樂。」其見憚如此。是歲,改為太常,進封醴陵侯,代孫卲為丞相,平尚書事。其所選用文武將吏各隨能所任,心無適莫。時訪逮民閒,及政職所宜,輒密以聞。若見納用,則歸之於上,不用,終不宣泄。權以此重之。然於公朝有所陳及,辭色雖順而所執者正。
權嘗咨問得失,張昭因陳聽采聞,頗以法令太稠,刑罰微重,宜有所蠲損。權默然,顧問雍曰:「君以為何如?」雍對曰:「臣之所聞,亦如昭所陳。」於是權乃議獄輕刑。
久之,呂壹、秦博為中書,典校諸官府及州郡文書。壹等因此漸作威福,遂造作榷酤障管之利,舉罪糾奸,纖介必聞,重以深案醜誣,毀短大臣,排陷無辜,雍等皆見舉白,用被譴讓。後壹姦罪發露,收繫廷尉。雍往斷時尚書郎懷敘面詈辱壹,雍責敘曰:「官有正法,何至於此!」
雍為相十九年,年七十六,赤烏六年卒。初疾微時,權令醫趙泉視之,拜其少子濟為騎都尉。雍聞,悲曰:「泉善別死生,吾必不起,故上欲及吾目見濟拜也。」權素服臨弔,諡曰肅侯。長子卲早卒,次子裕有篤疾,少子濟嗣,無後,絕。永安元年,詔曰:「故丞相雍,至德忠賢,輔國以禮,而侯統廢絕,朕甚愍之,其以雍次子裕襲爵為醴陵侯,以明著舊勳。」
五代世系
雍遺邵、裕、濟三子。邵及子譚、承三人,《吳書》皆有傳。
長子卲,字孝則,博覽書傳,好樂人倫,少與舅陸績齊名,孫權妻以兄女。年二十七任豫章太守,知人善用,在郡五年,英年早逝,遺子譚、承。譚字子默,為吳王太子四友之一,在朝歷任中庶子、都尉、左節度、車都尉。大父卒後拜太常,代平尚書事。後遭人構陷,與弟承坐徙交州,見流二年,卒於交趾,得年四十二。承字子直,初任騎都尉,領羽林兵,後任吳郡西部都尉。與諸葛恪平山越時,拜昭義中郎將,奮威將軍。後亦遭構陷徙交州,卒於交趾,得年僅三十七。
次子裕,有篤疾。雍卒後襲醴陵侯,終于宜都太守任內,遺子榮。據《晉書》曰:榮字彥先,為東南名士,任吳為黃門郎,在晉歷任顯位。元帝初鎮江東,以榮為軍司馬,禮遇甚重。
雍少子濟,拜騎都尉,繼承雍嗣,但因無後,嗣亦絕。
關於雍之孫代,後世族譜記載亦稍有差異,《武陵譜》說埜為濟之次子等,莫衷一是。
雍公德業
東漢末年,天下豫、徐、冀、涼…等十六州,群雄並起,經長期逐鹿,最後形成魏、蜀、吳三強鼎立。東吳據有江東、荆州、交州等半壁江山,當時所處環境,是北有曹魏壓境,內有山越負嵎頑抗,之所以能稱霸江東,實要歸功於孫權之領導,和朝中一批至德忠賢的文臣武將。顧雍即是文臣中的典範,其政治人格,贏得後世景仰。
大凡群雄逐鹿之時,霸主的統御術,特別要求追隨者的忠誠,以使鞏固團隊,形成力量,孫權與顧雍間,就是最完美搭配。
有忠臣也要有明主,孫權在領導方面,至為卓越。他之知人善用,禮賢下仕,實為成就帝業之根本。雍封侯之時,權以吳王之尊,屈駕臨賀,並拜雍母於庭;雍初疾微時,權令醫視之,並使雍見拜濟為騎都尉;雍卒時,權則素服臨弔,君臣情義,自然流露。權臨朝頗能察納雅言,授權加責,表現出一代君主的恢宏氣度。
雍生前對權則以忠誠為報,對事以國家利益為重。雖生性寡言,但長於思考,誠如權所言,顧 君不言,言必有中。平時嚴守 君臣分際,絲毫不苟。某次權邀宴,雍孫譚酒後狂舞,失却 君臣之禮,事後雍罸譚面壁站立悔過一小時。但在國政大計上,則又持論嚴正,不事迎含。對待僚屬,和靄謙虛,從不居功自傲,仗勢欺人。任人唯才,用人唯賢,體察民隱,受民愛戴。處理呂壹濫權一案時,表現出執法公正。致朝野封他東吳良相雅號,諺語「宰相肚裡能撐船」,指的就是我顧氏家族之醴陵侯元歎公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