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Blogger

2013年9月1日 星期日

夏越關係論

夏越關係論

顧庭銘

  夏越同為我國上古時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和歷史之南北兩大民族。然而所謂民族,多隨著時空因素,改變其成份,融合或分化成新的民族。或是上述因素,致夏和越在歷史上產生三種不同關係,至今猶糾纏不已,即:
        夏越並立說,
        越為夏後說,
        夏為越後說。
  夏越並立說
  夏是我國上古時代結束原始社會後,第一個階級社會的王朝。從公元前二十一世紀起,由於夏禹治水有功,受禪為天子,建都陽翟、斟鄩、安邑、平陽等地,傳十四世,十七帝,國祚近五百年。到末代夏桀(帝癸),據《史記‧周本紀》說:「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遇到大旱,民不聊生,東方的商湯即趁虛伐夏,先滅韋顧昆吾,再敗桀於鳴條,將之放逐到南巢。夏之亡,非僅如史書所說因桀之暴虐荒淫也。
  夏之疆域,初始在黃河中游兩岸,包括晉南陝東和淮北。即《逸周書》所云:「南望過于三涂,北望過于岳鄙,顧瞻過于有河,宛瞻過于伊雒」。三涂即三塗山,據考證為今之河南嵩山。
  據《竹書紀年》記載,有夏一代,迭次向南方淮河流域擴張勢力:
  「帝舜三十五年,帝命夏后征有苗,有苗氏來朝」。
  「帝禹夏后氏五年,巡狩諸侯于塗山。八年春會諸侯于會稽,殺防風氏。秋八月陟于會稽」。
  「帝相元年征淮夷、畎夷。二年征風夷及黃夷,七年于夷來賓」。
  「少康即位,方夷來賓」。
  「后芬三年,九夷來御」。
「帝泄二十一年,命畎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陽夷」。
  自此分天下為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九州。(書‧禹貢)
但《竹書紀年》又記載:
  「周昭王十六年,伐楚荊,涉漢,遇大兕」。
  「穆王三十七年,伐楚,大起九師,東至于九江,駕黿鼉以為梁,遂伐越至于紆,荊人來貢」。
  「穆王三十九年,王會諸侯于塗山」。
  「宣王命方叔征蠻荊」。
  《逸周書‧王會解》亦云:「於越納姑妹珍」。書中提到白民、東越、歐人、且甌、共人、會稽等百越部落。
  綜合以上史迹,知中原華夏民族之勢力範圍,夏禹時僅南至涂山或會稽,禹以後才擴及到淮河流域,到周代方深入長江流域之吳、楚、荊、越。
  涂山或會稽之地望,乃古今考證禹之焦點,歷史意義重大。既在《竹書紀年》中列同一章句,按理應屬不同之兩地。但歷來文獻聚說紛紜,自不宜再于介入,徒增紛擾。涂山或塗山之地望,據文獻記載可歸納為四處:
  河南嵩山(三涂山)。(逸周書)
  安徽蚌埠禹墟。(左傳哀公七年,杜預注)
  浙江山陰縣西北四十五里。(越絕及吳越春秋,張宗祥校注)
  四川巴縣。(華陽國志‧巴志)
  涂山既是禹與萬國諸侯會盟之所,必是攻守進退兩宜之戰略要地,應非邊陲,今人梁剛《涂山再考》一文,直指安徽懷遠。故近年學術界乃以蚌埠禹墟為目標,自2007年到2010年已四次發掘,出土祭祀台坑,大量磨石器,陶器製作坑和人跡踩實通道等,也許不久將來,可以證明此處為涂山唯一地望。
  越這支民族之居地,呂思勉謂「自淮以北皆稱夷,自江以南皆曰越」。越民族文化也特異於華夏,歸納文獻所載有斷髮文身、契臂、種植水稻(鳥耕、僚耕)、干欄巢居、語言特別、使舟及水戰等。至其族源,林惠祥稱至今不明。
  夏是自古立足中原有高度文明之民族,越只是南方山陬水涯開化較遲之蠻族,兩者文化水準相差甚遠。夏越之間又有諸夷、荊蠻等民族及山河重重區隔,到夏末還無互動紀錄,衡情兩者為獨立發展,中間並無交集。尤其自餘姚河姆渡、田螺坑等遺址發掘後,將古越族文化向上推展了七千年,更強化了此一認知。
  越為夏後說
  越是泛指古代散居華南山陬水涯,種植水稻,互不統屬各個部落,史上統稱百越。《漢書‧地理志》臣瓚云:「自交阯至會稽七八千里,百粵雜處」。羅香林列舉於越、甌越、山越、閩越、揚越、南越、西嘔、駱越、越裳、撣國、騰越、滇越、越雟、僰人國、夜郎、夔越、東鯷等十七支,各部落間語言不通,種性互異,連族源也不同。
  《國語‧鄭語》云:「姓夔越,不足命也」。《世本》說:「越為芈姓,與楚同祖」。揚越去鄂不遠,《史記‧楚世家》言:「熊渠興兵伐庸、揚越,至於鄂,分封其三子為句亶、鄂、越章三王,居江上楚蠻之地。」這是說夔越、揚越其族源都在楚。
  本文要討論的僅是居於錢塘江流域之於越,或于越。於越到周敬王時,因允(元)常拓土始大,傳子句踐與句吳爭戰在太湖流域,得勝後北上江淮稱霸,僭稱為王。
  越在當時所處之環境,西有強楚,其先祖出自顓頊高陽氏,乃黃帝之孫。北方句吳先祖太伯乃周太王之子。魯之先祖周公旦,齊太公姓姜,炎帝之裔,伯夷之後,皆是炎黃貴冑。唯獨越王句踐劗髮文身,無皮弁搢笏之服,既欲廁身華夏之邦,却無顯赫先世,難免自慚形穢。
  越為夏後之說,見於《史記‧越世家》云:「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於會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斷髮,披草萊而邑焉。後二十餘世,至於允常。允常之時與吳王闔廬戰而怨伐。允常卒,子句踐立,是為越王」。
  會稽與禹之傳說,早在春秋時已有記載。
  「禹東教乎九夷,道死,葬會稽之山」。(墨子‧節葬下)
  「昔禹致群神于會稽之山,防風氏後至,禹殺而戮之,其骨節專車,此為大矣」。(國語‧魯語下)
  以上連貫禹葬會稽,句踐興於會稽,奉禹之祀,自然解讀成越王句踐為夏禹之後。故《史記》作如此記載,東漢趙曄《吳越春秋》更補充少康庶子是「號」無餘,《越絕書》亦作此說。
  但《史記》記載句踐與禹關係似乎並不周延,後世學者都在質疑。由少康至商再至周敬王共歷六十餘代,相差千餘年,而《史記》只說後二十餘世,實難折服。
  《吳越春秋》似乎將上文作了合理修正,說:「無餘傳世十餘,末君微劣,不能自立,轉從眾庶為編戶之民,禹祀斷絕。十有餘年,有人生而言語,其語曰鳥禽呼,咽喋咽喋,指天向禹墓曰:我是無餘君之苗末,我方修前君祭祀,復我禹墓之祀,為民請福於天,以通鬼神之道,眾民悅喜,皆助奉禹祭,四時致貢,因共封立,以承君之後,復夏王之祭,安集鳥田之瑞,以為百姓請命。自後稍有君臣之儀,號曰無壬。壬生無﹝目睪﹞,無﹝目睪﹞卒或為夫譚。夫譚生元常,常立,越之興霸自元常矣」。
  如此,無餘與無壬之間,就只有繼承禹之祭祀,而無血緣關係。神祝封立之無壬,已是越地土著。無異在糾正《史記》越為夏後之說,十分明顯。
  少康庶子無餘封於會稽,以守禹祀乙節,並未見諸《史記‧夏本紀》及《竹書紀年》,故此說頗感勉強。梁玉繩在《史記志疑》中考證,無餘係後世從帝杼附會而來,實際並無此人。不過《史記》一書,自西漢太史公撰成後,在漢魏期間尚列為禁書,內容也有篡改,也許不夠周延之文句,是因後人篡改所致;《吳越春秋》則被評為近似小說家言,內容隨興,不完全可信。
  即使承認句踐一族為夏裔無餘之後,也不能擴大解釋於越為夏之後。
  禹崩於會稽,或葬於會稽,會稽地望是否即是紹興,成為另一研究焦點,史籍記載為:
  「帝禹夏后氏八年秋八月陟于會稽」。(竹書紀年)
  「禹葬於會稽,不變人徒」。(呂氏春秋‧安死)
  「禹葬會稽之山,衣衾三領,桐棺三寸」。(墨子‧節葬下)
  「十年,帝禹東巡狩,至于會稽而崩」。(史記‧夏本紀)
  在《史記.越世家》中有「句踐之困會稽也」,「句踐自會稽歸七年」等句,已在說明會稽地望確在紹興。而《墨子‧節葬》說「禹教乎九夷,道死,葬會稽之山」,既教乎九夷,則會稽又似乎在淮河流域。
然會稽是古越語漢字記音,從字面解釋成會計是附會。實際《吳越春秋》和《越絕書》都說「更名茅山曰會稽」,《水經注》則稱「會稽之山,古防山也」,《集注》則云「會稽古苗山」。說明會稽原意為茅山、防山、苗山、或涂山,都是屬於一般通用性地名,四海之內以此為名之山不知凡幾,非必一定在紹興。例如今日江蘇丹陽即有一座名茅山之山,主峰海拔330m,在江浙皖三省名茅山者共有十餘座之多。因此,如予逐一考證,恐將治絲益棼。故宜將問題仍回到禹會諸侯萬邦,怎會選在遠隔淮河、長江及錢塘江之紹興,如會稽地望是在紹興,即無法解釋此一問題。
  越為夏後之說,因基礎薄弱,致引起唐代顏師古近代梁王繩、衛聚賢、林惠祥等質疑,直指可能出於句踐之托古,意在借助禹裔之名,廁身華夏血統之列。此種情形,為史所常見,例如鮮卑族入主中原後,《魏書‧序紀》說,鮮卑拓跋氏是黃帝少子昌意之後;《周書‧文帝紀》說,鮮卑宇文氏出自炎帝神農氏等,無非都是政治語言。
  夏為越後說
  夏為越後說,是今人董楚平先生之創見,他在《吳越文化志》一書中列舉十五項理由,因限於篇幅,僅摘錄要點如下。
  《國語‧周語上》:「昔夏之興也,融降于崇山」。崇古嵩字,崇山即今嵩山。融是祝融之簡稱,本名重黎,號赤帝,火神。《山海經》說他居於南方盡頭。祝融是掌管火的職稱,可有多人先後出任。重黎被帝嚳誅殺後,由弟吳回繼任,後代衍生八姓,即己、董、彭、、妘、曹、斟、。(國語‧鄭語)
  己姓列第一,己、以兩字古通用。禹姓姒,姒古音以;周封夏後於杞國;禹的近親昆吾封於韋顧亦己姓,證明禹是祝融之後。《世本》說:「越為芈姓,與楚同祖」。則夏、楚、越同為南方民族祝融之後。
  秦公鐘和秦公簋銘文,皆有「虩使蠻夏」四字,在於說明夏有蠻苗血緣。
  夏之人稱如帝禹、帝太康、帝相、帝杼……等,是先職稱後人名,與黃帝、炎帝等不同,證明夏也是使用越之形容詞倒置語法,證明夏越同族。
  禹稱夏后,係複音詞,同於越之膠著型語言。
  董先生是這方面的知名學者,他的創見自然經過長期研究,應于尊重。惟該書及《吳越文化新探》都是1998年出版,問世不過十餘年,正在接受時間的淬煉,余亦提出下述意見,以供參考。
  首先,祝融這位神話人物,是上古火正,因為南方火德,固可解釋有南方民族血胤。但《山海經‧海內經》卻說,他奉天帝之命將禹之父鯀,殛於羽山之郊。又與水神共工大戰於崑崙之山,共工被燒得焦頭爛額,怒觸不周之山,天維絕,地柱折,引來女媧採七彩石補天。引用這樣的神話為證,其可信度究有若干?
  其次,近代語言學發達,學者對古越語研究,也略有進展。例如《說苑‧說善篇》中的越人歌,《越絕書》中之維甲令等,都給了滿意解讀。同時也瞭解到古越語一些文法,與漢語部份不同。
  漢語是一義一音一字表達,古越語是一義數音要用幾個漢字記音,稱為膠著型。例如越之人名諸稽郢、孚錯枝、者旨於賜、初無餘之等即是,有足夠實例支持此一語法。但如謂夏后也是古越語,則似陷入孤證不立。
  其三,古越語中確有很多形容詞倒置實例,例如人名之無餘、無壬、無疆、無諸等。無訓為王、君長等,都是冠在名前,與夏王朝中帝禹、帝太康、帝相……句型一樣,但不能說後者即是古越語,因五帝中有帝俊、帝摯、帝嚳;《尚書‧堯典》有「昔在帝堯,聰明文思,光宅天下」;《舜典》有「帝舜曰重華,協于帝」等,也將帝字冠在名前。康熙傳位詔書有「皇四子胤禛,甚肖朕躬」的話,而不說四皇子胤禛。這些都是屬於敬語寫法之一種,一直流傳到今日。
  古越語形容詞倒置語法,現尚保存在百越系民族中,經千百年而不變。例如布是漢字記音,族、人的意思,布壯是壯族,布依是越族。壯語田水是漢語之水田;壯語的牛黃是漢語的黃牛,而不是中藥材牛黃。
  其四,中華民族雄踞東亞,所處環境是北方冬寒、乾旱,地力貧瘠;南方溫暖,多水、地力膏腴。當進入農業社會後,北方民族即逐步向南遷移。歷史上黃帝最先南下,驅逐苗、九黎等民族,使之退出黃河流域,暫落脚長江流域,最後定居湖廣黔滇。華夏民族修築萬里長城阻擋塞外民族南下,而自己卻由中原擴張勢力到淮河、長江、粵江流域以迄北越。客家人、閩南人避晉亂從河洛南遷,最後定居閩台。
        越王句踐雖曾北上滅吳,武力到達淮河流域,但民族並未整體北移。
  民族由北向南移動是自然趨勢,所謂越族北上建立夏王朝之說並不尋常,無疑尚須學術界廣泛論述,以補強其理論基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