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Blogger

2013年11月1日 星期五

寧夏探索之旅

寧夏探索之旅

顧庭銘

  民國一百零二年仲夏,我冒著暑熱,偕妻同遊寧夏回族自治區。六月十一日,從台北直飛首府銀川巿,航程3小時40分鐘,有幸我們參與了兩地首航之旅。
  寧夏,因元滅西夏後,取「夏地安寧」之意而得名,位於富饒的黃河中游西套平原。黃河自中衛入寧夏後,因受六盤山影響折向東北,在境內流經250公里,沿途形成狹長的平原,鑲嵌在西側賀蘭山脈與東側鄂爾多斯高原間。
  賀蘭山脈,南北綿亙250多公里,平均高度兩千公尺,最高峰敖包疙瘩,海拔 3,556 m,守衛著平原西側,阻擋塞外寒風,及內蒙騰格里沙漠流沙之東侵。六盤山脈主峰海拔2942m,突起在黃土高原上,是寧夏平原南部的屏障。
  在這方風水寶地上,三萬多年前,即有舊石器時代晚期之人類生聚。因水源充沛,物產豐饒,向為胡漢民族所爭奪。千百年來,被稱為軍山之賀蘭山脈,見證著歷次戰役。這裡,春秋為羌、戎、匈奴的遊牧地。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大將蒙恬領兵30萬,北逐戎狄,其中包括經略寧夏平原,沿著黃河開鑿大小秦渠,以後漢之漢渠、光祿渠,唐之唐徠渠,歷元明清各代,都在增開渠道,在西套平原上構成全面的自流灌溉網,滋潤著沙地,使之盛產稻麥馬鈴薯及瓜果等農產品,贏得塞上江南之美譽。
  寧夏幅員6.64萬平方公里,比台灣略大,人口約550萬。回族人口約佔三分之一,他們是元代跟隨蒙古大軍東征之色目人後裔,信回教,現雖是少數民族,但基於歷史情結,仍被尊為這方土地之主人翁。
  西夏王朝
  宋寶元元年(1038),党項族首領李元昊,在寧夏稱帝,國號大夏,到宋寶慶三年(1227)被蒙古所滅,國祚延續了189年,史稱西夏王朝。
  党項族稱,首見於《北史》,原為古代羌族之一支,在青海東南黃河河曲一帶生聚繁衍,艱苦的歲月,將族性鍛練成具有堅強的戰鬥精神。
  唐末,党項首領拓跋思恭佔領宥州,自稱刺史,後因參加鎮壓黃巢起義有功,被唐僖宗封為定難節度使,轄夏、銀、綏、宥、靜五州,並晉爵夏國公,賜姓李,乃夏州李(拓跋)氏割據地方之始。
  拓跋思恭九傳至李繼捧,率屬投附宋朝;但族弟繼遷不從,以保衛祖先故土為號召,團結族人反宋,取得勝利。再三傳至孫李元昊(嵬名曩宵),正式建大夏國,自稱大夏皇帝,定都興慶府(中興府),即今銀川巿。
  大夏國,党項語為邦泥定,意為崇尚白色的國家。《宋史.夏國傳》稱其疆域東據黃河,西至玉門,南臨蕭關,北抵大漠,地方萬餘里,較現今寧夏自治區大上十幾倍。極盛時期北宋、遼、夏,或南宋、金、夏形成三足鼎立局面。雖然西夏國力最小,但因黨項人驍勇善戰,李繼遷、元昊又都長於用兵,故常能以寡擊眾。大國如宋朝者,也只能接濟糧食、鹽、絲綢等民生日用品,以換取西夏名義上的臣服。
  党項本是遊牧民族,蓬首披髮,吃肉喝乳,頭戴毡帽,脚蹬皮靴,身穿毛織布或皮衣,腰間束帶。元昊稱帝後即下秃髮令,除貴族外,一律剃髮,自此立下西夏人光頭穿耳戴環標準形象。
  元昊建國後,制定服式,文官戴幞頭,穿靴,執笏,按官品高低穿紫衣或緋衣。武官戴金帖起雲縷冠等,穿紫色左襟長袍,束腰帶。元昊本人則著吐蕃贊普服制,衣白色夾衫,戴紅色毡冠,冠後垂紅飄帶。
  據《舊唐書.党項傳》記述,党項人婚姻由男女自主,殘留著原始社會群婚痕迹,盛行收繼婚制,可妻其庶母、伯叔母、兄嫂、子弟婦,惟不婚同姓。人死用火葬,但從李繼遷開始,貴族改採漢制,行土葬也起陵作墓,是為今日能有西夏王陵之原因。
  李元昊雄才大略,更衣冠、立官制、制禮儀、建蕃學,使國家走上強盛之途。又命大臣野利任榮創制西夏文,頒行全國,開始以党項語翻譯漢籍之兵曆醫書經典等,吸收漢文化不遺餘力。
  西夏王朝傳景、毅、惠、崇、仁、桓、襄、神、獻宗,及末主李睍十代。末年,國勢日挫,又對北方強敵蒙古,究竟是戰是降舉棋不定,種下日後亡國禍根。
  成吉思汗為滅東方之金國,認為應先滅夏,以絕後患。故從1205年起即藉口西夏收納蒙古仇人,率兵進攻之,以後又多次進兵。直到1227年春,蒙古大軍圍中興府,迫末主李睍投降,遭拒。是年秋七月,成吉思汗病故六盤山,為穩定戰局,密不發喪。此時中興府亦被元兵久困,糧盡援絕,末帝出降。成吉思汗第四子托雷遵亡父遺訓,仍殺李睍,屠中興城,燒宮室陵園,後經察罕勸止,但城中人口已所剩無幾。
  西夏亡國後,党項族一支東逃入宋,定居今河南西部,融入漢族;一支南逃渡洮河,到今甘孜藏族自治州之木雅,建立一小政權,存續了450多年,融入藏族,稱木雅藏民,保持党項文化迄今。
  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位於銀川巿西,賀蘭山東麓之平原上,是西夏文化少有遺產之一,故余在荒野中頂著烈日,不厭其詳地踏看,和冥思王朝昔日的風華。
  1970年春,某考古學者在賀蘭山麓,首次發見分佈著高低不同的土丘,當時視其規模,以為是唐墓。兩年後蘭州軍區士兵在當地服勤,無意中挖出陶製品和一塊方磚,上有一行不認識的方塊字。經博物舘專家鑑定為西夏文,才確定這裡是已消失六七百年的西夏王陵,立即震驚了全國。
  經過後續發掘考證,最後確定在陵園內共有帝陵9座,陪葬陵253座,佔地50平方公里。論其規模,可與北京明十三陵等相比。西夏王陵雖無中原歷代皇陵之舖張華彩,但在西北邊陲,論其獨特的建築風格,宏大的規模,已勝過一切,故被譽為神秘奇蹟,和東方金字塔。
  今陵區已整理就緒,包括新建陵墓博物舘,西夏文史舘和陵墓現場三部份。但不可諱言的,陵墓群經過歲月摧殘,盜墓者的挖掘,和蒙古大軍屠城時的破壞,都已殘破不全,有的只剩一蕞小土堆,地面附屬建築則蕩然無存。
  陵塔是陵墓的主體建築,原為圓形密檐塔,現只剩一座黃土夯築的塔身,很難禁得起日久天長的風吹雨打。
  李元昊稱帝建國後,曾追封祖父和父親為帝,故西夏有皇帝12位,除末代李睍無陵外,應有帝陵11座,但今在陵區僅發見9座,他們依次是:
  太祖李繼遷之裕陵
  太宗李德明之嘉陵
  景宗李元昊之泰陵
  毅宗李諒祚之安陵
  惠宗李秉常之獻陵
  崇宗李乾順之顯陵
  仁宗李仁孝之壽陵
  桓宗李純祐之莊陵
  襄宗李安全之康陵
  至獻宗李德旺和神宗李遵頊,是另有陵區,還是已被夷為平地,考古學者尚無定論,留下疑問迄今。
  九座王陵是按照昭穆葬制,排列成北斗七星圖案,分布在廣濶的陵園中。我們參觀一座保存最完整的三號陵,是李元昊的泰陵。基徑 36 m,殘高 24 m,周圍已無享殿、碑亭等,只有一座夯土塔身,矗立在黃土崇台上,顯得那麼淒涼和孤獨,已失開國元君的氣派。              
     承天寺塔,在銀川巿內,始建於西夏初期。1048年李元昊奪太子妃,太子憤而弒君,朝臣即殺太子。次子諒祚剛滿周歲,在母、舅操控下繼位,朝綱亂成一團。諒祚生母沒藏氏,建造這座承天顧命寺院,盼望毅宗「聖壽無疆」,及大夏江山「延永堅固」。今為銀川市內唯一西夏遺跡,可能因係佛教寺廟,竟逃過當年托雷之屠城浩劫,得以留傳至今。
  此外,拜寺口雙塔,在陵區稍北之拜寺口。附近原為夏王家寺廟建築群遺址,現寺廟已毀,剩下雙塔仍屹立在山坡上。塔係磚砌,正八角形,高十三層,東西兩塔相距百公尺,像一對情侶形影不離,故有夫妻塔、相望塔之美名。
  賀蘭岩畫
  此行最大收穫,是有幸看到賀蘭山的岩畫,因此處和廣西花山、江蘇連雲港和雲南滄源等,都是中國著名岩畫區。
  賀蘭山原意為駿馬,蒙古人稱阿拉善山,自古即是我國北方戎人、匈奴、鮮卑、敕勒、突厥、黨項、蒙古等遊牧民族生聚地。他們在放牧之餘,創造出豐富的岩畫,反映了民族的經歷和成長,留下生存活動的真實紀錄。
  賀蘭山岩畫發見很早,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河水》中,即對寧夏北部至內蒙陰山地區岩畫,有文字紀載。但近世第一位有系統的調查紀錄研究者,則是西北第二民族學院李祥石先生,他一生都在為岩畫付出,寫成《發見岩畫》一書問世。
  我們先參觀位於山麓之岩畫博物舘,詳細瞭解這一冷門學科的全般,然後坐電瓶車到賀蘭口岩畫現場,察看刻在岩石上的真實情形。賀蘭山岩畫一般分佈在山之東麓山口兩側懸岩峭壁上,和山坡洪積扇的岩石上。經多年調查紀錄全部十三處山口,約有岩畫上萬幅。
  岩畫圖像都用減地陰刻,也有不少是陰刻線條描繪輪廓而成。據考證,他們是用石器或金屬等工具,在石頭上鑿刻、敲擊、研磨、劃刻而成,但也發現有用赭石粉繪製者。刻劃的線條多雄壯豪放,剛健有力。
  岩畫的斷代極困難,用麗石黃衣測定法,得知賀蘭山成畫最早是8500年以前,至今已歷石器、青銅、鐵器三時代。此種測定並非絕對,還得視刻痕、製作方法、題材等綜合推定。少數有西夏文題辭者,則可直接推定成畫於西夏。
  概略的分類,岩畫包括人面像、放牧、狩獵、征戰、祭祀、娛樂和交媾等多方面。而八成是神秘詭譎的面具或人面像,且大部份是類人面像。他的深層意義難測,或許是透過符號圖像,表示出圖騰崇拜或神話傳說。
  有一幅太陽神面像,是眾多面像岩畫之代表作,那是古人對於太陽的崇拜。頭上的三角形具像,正符合《山海經.海內北經》:「戎,其為人,人首三角」的記載。面像頭上三角裝飾,可分為直桿、三角、半圓三種,各自代表著不同含義。           
 
       人面岩畫中發見有些缺耳和無鼻,經考證是古代劓鼻馘耳酷刑的慘狀。古時各遊牧民族經常在賀蘭山一帶征戰,凡被俘虜的戰士,都會被受這種酷刑,人數可以成千上萬。
  在遊牧和狩獵岩畫中,以羊圖像為最多,其次是馬牛虎等。古時稱牧羊人為羌,牧羊女為姜,羊大為美,羌字可在甲骨文中找到,惟都已進化而致簡化,沒有岩畫中的羌符號來得寫實。
                              
  我國最早成熟的文字是甲骨文,但他並非憑空產生,而是順著圖像、符號、文字的歷程,逐漸進化而來。在賀蘭岩畫中,共發見了約1,500個符號圖像,已接近象形文字,有可能是甲骨文的前身。
  邊溝遺址
  邊溝又稱水洞溝,位於靈武巿臨河鄉,靠近內蒙毛烏素沙地邊緣,全長60公里,北流至橫城入黃河。溝寬50200m,沿岸有許多水洞,地下水自洞中流出,滙入溝內,故稱水洞溝。
  溝水充盈清澈,長年不涸;溝中滿長蘆葦,青葱挺拔,頗有《詩經》「蒹葭蒼蒼」情調。但在這樣水草肥美之地,四周却渺無人煙,只有一爿張三小店,供來往行客打尖下榻。
  19201923年,比利時神父紹特,法國古生物學家桑志華德日進等相繼來此調查,發掘得大量打製石器,破碎的動物化石等,立即震驚全國,引起各科研機構派人進行有系統研究。至今確定水洞溝附近,是三萬年前舊石器時代晚期之人類生聚地。
  我們先參觀新落成之遺址博物舘,感受一下三萬年前人類如何與大自然環境相處,及細看出土之石製品及古動物化石。
  出土石製品共三萬多件,其製作技術,與歐美非出土同時代石製品雷同,學者認為這是受人類大距離遷移之同化影響。
  動物化石有野驢、犀牛、鬣狗、羚羊、牛猪等,還有一件鴕鳥蛋殼穿孔製作之飾物。此說明三萬年前整個西北地區之氣候生態,與今大不相同。
  從考古中,已確認水洞溝先民之居住遺址有29處,部份予以復原,起名為水洞村。其建築型式,是先在黃土坡上挖一地穴,然後在地穴四周邊緣,用土坯壘起矮牆,使之高出地面,再以桁條木椽搭頂,上舖蘆葦,糊以泥土,以防漏雨。據說這種遠古人半地穴式居室,到二十世紀還有人在使用,由此可見先民們的智慧程度。
  張三小店是行三名梓者開設,簡易的住舍和馬棚等,成了當時所有考古人員駐紥的基地。由於小店的貢獻才揭開水洞溝舊石器時代考古篇章,故現已照原樣整理成紀念舘,供後人永遠緬懷。
  邊溝之東即是明代長城,北起黃河邊之橫城,東南延伸入陝北定邊縣,是明長城中較完整的一段。城外內蒙毛烏素沙地,古為胡人馳騁之區。史書記載秦將蒙恬曾奪回河套,沿河建44縣城,故合理的推測明長城是建在秦長城遺址基礎上。
  這段明長城用黃土夯築,似巨龍起伏,蔚為壯觀。沿途有墩台、垛口、烽火台等。城外還挖許多品字形深坑,以防敵騎靠近。深坑、長城、邊溝,構成三重防線,目的為了「防秋」,即防止胡人於秋收時進入掠奪。現長城已老態龍鍾,有的附屬設施,只剩痕跡。
  在邊溝西側還有一排高崗,稱紅山堡。守邊軍士在山壁開鑿出五十來間窰洞,作為營房。據說始建於明弘治年間,現加以整理,名之為藏兵洞,是水洞溝景點之一。我們入內參觀,因內部閉塞局限,每次限進十人,深深體會到古時戍守軍士們的艱辛。
  黃河石林
  黃河石林景區,位於甘肅省景泰縣中泉鄉之龍彎村。我們從寧夏中衛巿出發,以3.5小時車程到達景區,注定今日要行色匆忙,無法玩得盡興。
  黃河流經中泉鄉,受到石林阻擋,轉了一個大彎奔向寧夏。千萬年來河沙在彎中沉積出一片膏腴土壤,那就是今日的龍彎村。村中三面是石林,一面是黃河,村民在彎中種植棗、蘋果、李及蔬菜等農作物,自給自足。遠看龍彎村一片翠綠,像是鑲嵌在石林中的一顆翡翠。他的富足、寧靜,與世無爭,堪稱世外桃源,使一群在塵囂中打滾的過客,羡慕不已。
  一方高約十餘丈的巨大人造石,樹立在景區大門前廣場,上刻黃河石林四個紅色大字,氣勢巍峨,造型不俗,遊人爭與合影,留下見證。
  從景區大門附近俯視龍彎村,不過近在咫尺,但兩地落差估計約有三四百公尺。環保車在陡坡上作之字形來回行駛,拐了22個彎才降到平地。路的驚險也算得上是石林中的一景。
  午間在農家享用真材實料的農家宴,大快朵頤,那碗土雞燉成的湯,鮮美滋味至今難忘。
  我們聚集到黃河渡口,乘古老的羊皮筏子渡河。羊皮整隻剝下,紥實充氣後,十幾隻組成一筏,上舖木板,供乘客席板而坐。連划手四人同筏,在黃河中緩慢漂流,沿岸一切情景,和滾滾流水,盡收眼底。沒想到使用幾千年前的古老工具,却是如此的稱心如意。約一小時後,漂流到石林飲馬溝大峽谷口,靠筏上岸。
  石林中共有8條迂迴曲折的峽谷,都是千萬年來被雨水沖刷深切而成,飲馬溝集峽谷景觀之大成,故被景區選為代表。            
        在峽谷中往返長約 公里,上行略有坡度,如自己步行,在烈日下舉步維艱,幸而一進谷口即有畜力可供代步。年輕遊客好騎馬,在谷中來回遛達,悠然自得。愚夫婦則雇用騾車一輛,由村婦趕車,四平八穩的走著,一路瀏覽石林之千姿百態,並在景點停車拍照。
  這片石林廣達三四十平方公里,生成於距今兩百萬多年前之第三紀末第四紀初的地質時代,由于地殼運動將黃色砂礫岩抬出地面,再經風化雨水侵蝕,切割成無數石柱和石筍,高約 80 至 200 m 不等。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賜予的夢幻傑作,錯落地排列成林,氣象萬千。
  導小姐跟著車隊,一路上對石柱指指點點,說一些典雅的名字,有龍口聽濤、霸王別姬、飛來石、孔屏山、西天取經、十二生肖等,遊客也附和著說形神兼備、栩栩如生的話。儘管不同導遊有不同說詞,但黃河石林是中華自然奇觀的說法不會變更。
  回程改坐快艇過河,匆忙地趕路,必須在天黑前回到中衛巿。因時間倉卒,景區內有人間仙境之稱的盤龍洞,風情萬種的篝火晚會,清涼寺等,只能留作遺憾,期盼下次彌補。
  在寧夏八天,非全是如上所說苦燥的知性之旅,其實在平羅縣之沙湖,中衛巿之沙坡頭,鎮北堡的電影城,都是不錯的大遊樂區。無奈年事已高,力不從心,諸如騎駱駝、越野衝浪、滑沙、溜索等,都只能望而却步。永寧之中華回族文化園,銀川之南關清真寺,中衛之高廟,青銅峽之108塔等,皆屬於文化深厚的景點,都在內心留下了記憶。此行,凡在眼前掠過的一切印象,只要為我所須者,皆收進腦海,滿載而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