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Blogger

2013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貞觀氏族志與顧氏族源之研究

貞觀氏族志與顧氏族源之研究

顧庭銘

氏族志
  唐代士族,源自曹魏九品中正制。士族又稱門第、世家等,指世代為官之望族,享有政治及經濟特權,較今日之「官二代」又有過之。其流弊所及,使政治資源遭受壟斷,形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望族」及「世冑躡高位,英俊沉下僚」現象。.
  自隋唐伊始,逐漸興起開科取士,以革新政治,但因利之所趨,門閥制度仍牢不可破。例如唐太宗執政不久,即命編撰天下《氏族志》,作為政府取士之範本,以鞏固皇權。《舊唐書.李義府傳》云:
  「初貞觀中,太宗命吏部尚書高士廉,御史大夫韋挺,中書侍郎岑文本,禮部侍郎令狐德棻等,及四方士大夫諳練門閥者,修《氏族志》勒成百卷,升降去取,時稱允當,頒下諸州,藏為永式。」
  此志於貞觀十二年(638)修成,但太宗視而不悅,指示應以當時官爵高下作等級,飭令重修。重修後共收錄二九三 姓,定出九等級,以皇室宗室為首,外戚次之。
  到唐高宗時李義府和許敬宗,又以原有《氏族志》無李氏和武氏世系為由,奏請重修。據前引李義府傳中續稱:
  「義府恥其家代無名,乃奏改此書。專委禮部郎中孔志約,著作楊仁卿,太子洗馬史玄道,太常丞呂才重修。志約等遂立格云:皇朝得五品官者皆升士流,於是兵卒以軍功致五品者,盡入書限,更名《姓氏錄》,由是搢紳大夫多恥被甄敍,皆號此書為勳格,義府仍奏收天下《氏族志》本焚之。」
  《新唐書》卷九十五,列傳二十稱,《姓氏錄》共收錄天下二三五姓,二二八七家,於顯慶四年(659)書成。「以四后姓,酅公、介公及三公,太子三師,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僕射為第一姓。文武二品及知政事三品為第二姓。各以品位高下敍之,凡九等。取身及昆弟子孫,餘屬不入。」
  傳說《貞觀氏族志》,至南宋已不見傳本。幸而至清末在敦煌莫高窟,無意中發現敦煌殘卷,使今人得以重見千餘年前此志抄本之片段。
  敦煌殘卷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莫高窟道士王圓籙,在清理洞窟流沙時,偶然發見石室中有數以萬計之經卷及文書。被英國考古學家斯坦因知悉後,巧取豪奪,並於 1907 年運往西方,連同日本在內開始研究此批文獻,名之為敦煌學 (Tunhuangology),日人曾自詡「敦煌在中國,敦煌學在日本」。但在中國也不乏研究此學之知名學者。
  敦煌殘卷《貞觀氏族志》,現僅存兩頁,首殘尾全,計四十六行,每行字數不等,紀錄 六六 郡 ,二六六 姓。卷末附記兩段文字:
  第一段大意:貞觀八年(634五月十日壬(庚)辰,高士廉疏和詔敕。
  第二段原文:大蕃歲次丙辰(836)後三月庚午朔十六日乙酉,魯國唐氏蒭苾悟真記。
  悟真乃沙州(敦煌)靈圖寺僧人,大中四年(850)奉使長安,朝廷授京城臨壇大德,賜紫色袈裟,沙州釋門義學都法師,研判此殘卷為他壯年時所抄,離志成已有一兩百年。
  《貞觀氏族志》殘卷如圖,翻印自《敦煌古籍敍錄新編》第六冊。
  殘卷係以行草寫成,字迹潦草,脫落錯訛,學者視為惡本。所幸與我顧氏家譜有關之濮陽、武陵、會稽、吳興、吳五郡抄寫尚稱完整。經學者逐字考證,認為濮陽郡之僕非彳部;武陵郡下之州,上脫朗字,應作朗州;武陵郡供氏當作拱氏;會稽郡鐘雜當作鍾離;吳興郡胡州當作湖州;吳郡豫州當作蘇州。
  茲將考證以後之五郡各氏族抄錄如下:
  濮陽郡(濮州)六姓:吳、徐、袁、扶、黃、慶。
  武陵郡(朗州)二姓:拱、仵。
  會稽郡(越州)七姓:虞、孔、賀、榮、盛、鍾、離。
  吳興郡(湖州)七姓:姚、明、丘、鈕、聞、施、沉。
  吳 郡(蘇州)四姓:朱、張、顧、陸。                                 
                              

  討 論
  濮陽郡,在豫省東北,古因濮水而得名,是華夏民族發祥地之一,五帝中之顓頊,夏代之昆吾韋顧各諸侯,皆在此區活動。境內顧國,伯爵,已姓,為夏禹所封,在今范縣地。《范縣志》光緒二十四年本,民國二十四本及 1993 年本等,皆有顧城之記載。後為商湯所滅,事見《詩經.商頌.長發》。據云因黃河改道,顧國城址今已陷黃河灘中。
  唐代林寶《元和姓篡》,南宋鄭樵《通志‧氏族略》相繼引用《詩經》顧國之記載,認定在顧國滅亡後,必有國人以國為氏,致有北顧之說。
  惟顧國領主本為已姓,顧乃地域名,非姓。在西漢以前,無論經史子集,亦未發見有以國為氏之顧姓人物紀錄,故北顧之說,純屬子虛烏有。至於今日濮陽一帶之顧姓,則多為明初民族大遷移時進入定居者。此或是《貞觀氏族志》濮陽郡無顧姓士族之原因。
  武陵郡,在今湖南常德,《舊唐書.地理志》云:武德四年置朗州,天寶元年改為武陵郡。
  一般顧氏族譜多以武陵為顧氏之郡望,但經翔實研究,今湖南各地顧氏,皆係明代屯田戍邊由江南各地遷入定居者。此一謬誤之造成,實因吳郡武陵溪畔,有顧野王父顧烜居也,以武陵為堂號,俗稱武陵顧,而致訛傳。後經顧氏族譜輾轉誤引,至今已至積錯難改。
  會稽郡,我國古郡名。唐代置越州,玄宗時復為會稽郡,轄地縮小僅有紹興至寧波一帶。
  會稽乃春秋越國之發祥地。鄭樵《通志.氏族》稱,顧氏始祖乃越王句踐七世孫閩君搖。然句踐之姓,史籍聚說紛紜。《史記》說是禹之苗裔,姒姓;《國語》《世本》說是祝融之後,羋姓:孫詒讓《墨子閒詁》說是越章王之後,亦是羋姓;閩君搖並不姓顧。故唐代顏師古註《漢書》時,即說句踐非夏禹之後,近世梁玉繩、林惠祥、衛聚賢都同意此說。
  句踐姓氏說法之分歧,實因古時漢人不諳越俗,強以漢人思維加諸越族,實則越族之姓氏另有制度,與漢人不同。例如越族近鄰之苗族及台灣原住民等,係採父子連名制,並無萬世一系之姓。今苗族等為適應漢俗,被迫採用漢苗雙姓制。
  越滅吳後,舉族北遷吳郡,後再遷瑯玡,在會稽之越民已無士族。
  《西京雜記》記載西漢隱士顧翱,是我顧氏族人,有史以來第一位見諸文獻者,是會稽人。但西漢末年之會稽郡轄區,廣及江浙福建。衡諸顧翱種菰米孝母情節,則仍應是太湖水系之人。《貞觀氏族志》之會稽郡無顧氏士族,應是正確。
  吳興郡,今之湖州,在太湖南岸,三國吳主孫皓取「吳國興盛」之意,而名之,並在吳興設郡。據《姓氏考略》載,句踐後裔無疆次子蹄,封於烏程(湖州南)歐餘山之陽,後代以地為氏,乃有區、歐、歐陽、歐侯等姓,連同顧氏皆未列入郡之士族。
  吳郡,即今之蘇州,乃春秋戰國吳、越先後之都,位於太湖水網,土地肥沃,鍾靈毓秀。自隋滅陳,改吳州為蘇州,以後蘇州、吳州、吳郡交替更換,最後定名蘇州。
  吳郡為顧氏發祥地,即郡望之所在。陳顧野王《輿地志》:漢文帝時,封東海王搖次子名期視者為顧餘侯,傳至孫輩,坐酎金失國,後代以邑為氏,為顧姓之始。但封邑或食邑何在?尚無定論。惟湖州長興縣西北有顧渚山,又名西顧山。《海塩縣志》載東有東顧山。顧頡剛《玉淵潭憶往》云,江陰有顧餘山,其地漢為毗陵縣,為東海王食邑。故所謂顧餘侯之顧,無論源自東顧、西顧或顧餘之山,皆在吳郡鄰近。如假設不錯,應是先有地名,後有爵名,再演變成越民漢化過程之顧姓。此與吳興郡之歐氏以地為氏情況相同,但顧氏成姓年代更晚。
  顧炎武《顧氏譜系考》云,顧氏並出吳郡。吳郡自古人才輩出,不勝列舉,茲選唐代以前出仕者為例,摘要如下:
  顧雍,字元嘆,任三國吳丞相十九年。
  顧野王,字希馮,吳郡人,梁太學博士,參軍,招遠將軍,國子博士,黃門侍郎,光祿卿等。
  顧愷之,字長康,無錫人。善丹青,有三絕:才絕,畫絕,痴絕。義熙初官晉之散騎常侍,年六十二卒於任。
  顧琮,蘇州吳人,武后時為天官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相當宰相),卒於任。
  顧道衍,字正平,吳郡人。舉進士,登文學優贍科,授四門博士,新鄭主簿,湖州司參軍,後解官歸鄉終老。
  顧況,字逋翁,蘇州人。登進士第,能詩歌工書畫,性詼諧,在朝為校書郎,著作郎。後結廬茅山,隱居以終。
  故《貞觀氏族志》,將顧氏列為吳郡朱張顧陸四大士族之一。
  結 語
  敦煌殘卷《貞觀氏族志》雖僅兩頁,但其內容,對於研究顧氏族源,北顧是否存在,及顧氏郡望之正確所在等,頗有裨益。
  本志之敦煌殘卷,應是附於卷首之提要表。至於全書百餘卷,可能記載各郡各氏族之世系及傳略,如留傳至今,在族譜界將價值連城。可惜篇幅浩繁,非悟真法師所能抄寫,或抄錄後又散佚,留下千古憾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