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Blogger

2015年11月4日 星期三

山西紀行

山西紀行

顧庭銘

  山西省(晉)位於華北黃土高原東緣,東以太行山為屏障,北南迤邐400km。西依呂梁山脈,山之西為黃河中游。兩山之間必有一水,即是發源於蘆芽山之滔滔汾河,她南流700km,直穿晉中腹地,形成膏腴之區,再西折到河津市滙入黃河。
  汾河是山西之母親河,沿途盆地素稱華北魚米之鄉,先民們賴以生聚繁衍。
  今日臨汾是傳說中之堯都平陽,永濟是舜都蒲阪,夏縣是禹都安邑,都集中在汾河流域晉南鄰近,四千多年前的華夏文化在此發祥,比素有中原之稱之河南還早,故旅遊界有句口頭禪是「五千年看山西」。
  一○四年十月三日,我們搭東方航空班機,在神州大地上空飛越三小時後,平順地降落在太原武宿機塲。驅車赴下榻之酒店途中,見到現代化的機塲,寬直的道路,車水馬龍,兩旁高樓林立,處處都顯示出蓬勃氣象,與我八十二年時遠遊外蒙古途經太原之所見,有了天壤之別。
  佛教勝地
  次日行程,登中國四大佛教勝地之首之五台山,位於太原東北隅240km處。
  高速公路在忻州大平原上平直地向北延伸,一眼望去前端沒入地平線。今日陽光燦爛,車輕輪飛,兩旁的白楊樹挺拔有序,綠葉青翠可愛。行道樹之外,即是一望無際的玉米田,深秋時節金黃一片,諒必又是豐收的一年。
  五台是指東台望海峰,南台錦繡峰,中台翠岩峰,西台掛月峰,北台葉斗峰,五台懷抱著中央台懷鎮。最高峰海拔3,058m,稱為華北屋脊。
  五台山是文殊菩薩道塲,與普陀、峨嵋、九華等地不同,始建於東漢永平年間。曾有大小敕建佛寺128座,現有寺院47處,分青廟黃廟兩種,前者信仰漢傳佛教,後者信仰藏傳佛教。漢滿蒙藏各族信仰在此和諧共處,互不排斥。限於脚力和時間,我們只朝拜四座主要寺院。
  萬佛閣,又稱五爺廟,是五台山香火最盛的一處,屬於塔院寺的附屬廟宇。主要建築有文殊殿,龍王殿和古戲台三座。萬佛閣始建於明代,重修於清代,至今有泥塑小佛像萬餘尊,故名萬佛閣。
  塔院寺,有座標誌性建築大白塔,高56.4m,通體潔白,被譽為五台第一聖境。塔頂懸有銅鈴兩百餘個,風吹鈴響聲音清脆,使人聽後內心收歛平靜。白塔之東有座小白塔,相傳內藏文殊顯靈時遺留之金髮。大白塔北側是藏經閣,木結構,內藏漢滿藏蒙等文字經書兩萬多冊。
  顯通寺,規模最大,歷史最久,與洛陽白馬寺同為中國最早佛寺。大雄寶殿供奉三寶佛,即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和藥師佛。大殿開闊明朗,古色古香。無量殿磚砌結構,無房樑形制奇特,供奉銅鑄之毗盧遮那佛(大日如來),有很高藝術價值。銅殿是一座青銅建築物,內有上萬尊小佛像。寺前鐘樓之長鳴鐘,鐘面刻有一部萬餘字之楷書佛經,堪稱稀世之寶。
  菩薩頂,是五台山最大最完整之藏傳寺院。寺內亦有天王殿,釋迦牟尼殿,菩薩殿等。歷代帝王都曾巡幸此寺,留下不少御筆題字碑匾。有兩座漢白玉四稜柱碑,碑身四面分別刻有漢滿蒙藏文字,傳說均為清康熙帝手書。
  今天適逢十一長假期間,遊客如梭,香客稀少;人聲鼎沸,却少人唸佛,吵雜聲振動禪房,僧眾不得安寧。倒是三不五時有僧侶在人群中穿梭,身著藏青色僧袍,衣袖特長,走路時左右甩動,脚下健步如飛,數尺高台階,一躍而過,看來五台山僧侶似乎有些練過「一葦渡江」般輕功。                                                                                  
  晉北風情
        從五台山北行,即進入大同地界,為晉北重鎮,也是古代胡漢民族交會、爭奪之地,迄今留下不少漢墓群遺址。這顯示有眾多戍守邊城將士,為國捐軀,埋骨異鄉。胡漢民族在這裡經過長期接觸,反而融合繁衍出優秀的下一代,故大同歷來是出美女的地方。
  恆山是五嶽之一,最高峯海拔2,016m,山中有不少名勝古跡,我們選擇了古今建築奇蹟之懸空寺。
  懸空寺原名玄空閣,位於渾源縣恆山金龍峽西側翠屏峰之峭壁間,素有「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的俚語,形容她形勢險峻。始建於北魏太和十五年。唐開元二十三年李白遊此,在峭壁上題過「壯觀」兩字。明旅行家徐霞客在遊記中描寫「西崖之半,層樓高懸,曲榭斜倚,望之如蜃吐重台者,懸空寺也」。現存建築為明清兩代修繕後之遺物。
  寺前山谷,有條北魏時期留下之棧道,是行旅南上五台北去大同必經要塞。傳說當時建寺,是方便行旅休息和進香,又說為了鎮煞寺前渾河泛濫時水勢。
  懸空寺呈一院兩樓格局,現有樓閣殿宇40間,懸掛在刀削一般的峭壁上,離地高約50m。從前面望去,是靠十幾根碗口般粗的木柱支撐著,實際是裝飾物。整座建築的重量全落在一排插入岩壁之懸臂樑(Cantilever beam)上,俗稱鐵扁擔,用當地特產鐵杉浸泡桐油製成。工匠巧妙地使插入岩孔之一端製成楔形,內大外小,永不鬆脫。因懸臂樑承載限制,各殿堂進深都很淺。
  寺門南開,攀梯而上即是佛堂,左供道教太乙真人,右供蜀將關羽,中間大雄寶殿供奉佛教三寶佛。其餘南北兩樓,均高三層,九脊歇山頂型式,供奉呂洞賓、孔子、老子等像,故此寺是三教合一寺院。
       雲崗石窟,是中國三大石窟之一,位於大同城西武周山北崖,面對武川河,依山開鑿,東西連綿一公里。一說始鑿於北魏興安二年,由曇曜法師主持,已有1,500多年歷史。現有洞窟53處,造佛51,000餘尊,佛像最高17m,最小只有2cm
  石窟分東中西三群,東群以造塔為主;西群開鑿於公元495年以後,佛像造型保存從印度傳入之痕跡。中群稱曇曜五窟(16-20),已完全漢化,開鑿最早。以第18窟佛像最雄偉,面帶笑容而不失莊嚴,傳說是模仿北魏皇帝面相。第20窟露天大佛,結跏趺坐,是北魏佛像之典型。
                                                        
  九龍壁,位於大同市和陽街,完成於明洪武二十五年,是朱元璋第13子朱桂代王府前之照牆。壁長45.5m,高8m,在中國九座九龍壁中最雄偉之一座。壁面九條飛龍姿態各異,背景是行雲和流水,用426塊黃綠藍紫黑白各色琉璃磚併砌而成,氣勢磅礴,堪稱明代藝術之傑作。(重修時併錯一塊,現嵌於壁之右下角)
  由大同回程時,路經寧武縣之蘆芽山,順道遊懸空村和冰洞二景。
  懸空村,建在海拔2,300m高之峭壁上,因全村皆姓王,故名王化溝村。背倚懸崖,面臨峽谷,建築因崖就勢,掛在半山腰,驚險萬分。
  傳說明末北京失陷,崇禎第四子朱慈炤由近侍護衛著逃到此處隱居,直到近年被探險者發見,公諸於世,喧騰成蘆芽山奇景。
  村前有條木石混築之棧道,直通半山腰。峭壁上空間狹窄,房屋後半坐落岩石上,前半則靠木樁支撐,頗有搖搖欲墜之感。羊群在山坡放牧,村民已寥落無幾,都說不清何以要在絕境建村。
  冰洞位於蘆芽山中麻地溝海拔2,300m處,因位於低緯度帶十分罕見而有其價值。據推算形成於新生代第四紀冰川期,大約已有三四百萬年之久,何以能保存至今,在地質上是個謎。
  洞深約百公尺,有木質台階步道上下,但坡度甚陡,限健脚者進入。參觀動線設計不佳,冰洞景觀亦頗平平。余前遊黑龍江凍土帶時亦曾見過冰洞一次,景觀較佳。
  晉商文化
  晉中市榆次常家莊園和平遙古城,代表晉商文化之典型,繁榮在明清兩代,民國後走向沒落,迄今留下一部極為輝煌的歷史。
  常家莊園位於榆次區東陽鎮車輞村,其規模之宏偉,令人覺得十分霸氣。園門是一座城堡式建築,高大門堡上築五開間雙層飛檐翹角式箭樓,比一般官方城樓還氣派。大門前建有石拱橋。整座莊園有8處堡門,內建南北向和東西向兩條大街。佔地百餘畝,共有房屋1,500間,樓房50座,園林13處,還設有常氏宗祠和書院。
  我們從堡門進入,沿著大街向內依次參觀,建築仍保持精緻新穎。有幾座院落大門前掛著千總、游擊、朝議大夫和進士第等紅色燈籠,這顯示常氏家族,有晉商文化中賈儒一體的傳統。
  一世祖常仲林原係山西太谷縣人,於明弘治十三年遷居本村劉家寨,到八世常威致富,開始經商,往返於多倫諾爾、張家口、大同、繁峙等地。到乾隆年代生意已做到恰克圖。極盛時在大江南北有玉字及昌字大商號22家,家產多到難以計算。
                        
  平遙古城始建於西周宣平年間,明洪武年間擴建成現在規模,是中國保存最完整之一座古城。現城內保存明代古城牆,建於五代之鎮國寺,建於北齊之雙林寺,合稱平遙三寶。
  平遙是晉商發源和集中地之一,極盛時擁有票號20多家,通滙天下。清道光四年設立第一家日昇昌票號,極盛時在國內外開設分號22家,是當時中國金融業之翹楚。
  古城內仍保存著漢民族型式的縣衙、街道等古建築及商肆。我們下榻在城中平遙會館之南寧館,內部陳設有古老的睡坑、桌椅、花格門窗。不過已添設空調、燈光、電視和衛生設備,使用稱便。
  晉中市西南端之綿山風景區,橫跨介休、靈石、沁源三縣,最高峰海跋2,566m,山勢陡峭,懸崖絕壁,上多佛道兩教寺院。
  綿山又稱介山。《左傳》和《史記˙晉世家》記載,文公賞從亡者及功臣,介子推不言祿,偕母隱居綿山至死。文公求之不得,乃環綿山而封之,號曰介山,以旌善人。後世訛傳文公焚山,介子推死之。《後漢書˙周舉傳》記載,舉任并州(太原)刺史時,士民為紀念介子推焚骸,有冬日禁火一月之俗,稱之為寒食節。舉以寒食之習,老少不堪,歲多死者,使還溫食,予以變革。
  在綿山首先參拜雲峰寺,始建於三國曹魏時期,位於山之抱腹岩下。抱腹岩是一座巨大懸崖,內空如腹,其空間竟可容納雲峰寺全部殿宇200餘間。
  雲峰寺寶殿供奉介休真神,及中國第一尊肉身菩薩。山門聯曰:天開巨石抱古佛,地闢靈境來遠人。由介邑人宋力奇補書。
  傳說雲峰寺內有三尊肉身菩薩,現香火鼎盛,全寺繫滿信眾許願之紅絲帶,在風中飄揚,極為壯觀。懸崖頂部也掛滿香客還願鈴,還有一根鐵索掛在峭壁上,供香客吊掛同心鎖。老朽夫婦亦隨興從俗,打製同心鎖一把,刻上姓名後,卻帶回留作紀念。
  綿山大羅宮在介休縣境,是一座道觀,創始於唐玄宗年代。現有依山而建之七層仿古宮殿,係原有道觀遭暴民焚毀後,於1995年由居士閻吉英籌巨資重建者。主殿供奉無名天尊,無極天尊,最高雲霄殿則供奉玉皇大帝,天皇大帝等,莊嚴肅穆。
  堯都臨汾
  臨汾位於汾河下游,古稱堯都或平陽,有華夏第一都之稱,是黃河文明發祥地。附近河流交會,土壤膏腴,自古即是棉麥之鄉,故四千多年前唐堯在此建都,司牧萬民。
  此行有幸,能下榻在臨汾堯都區,附近有堯廟、堯陵,還有蘇三監獄,及明代民族大遷移集散地大槐樹古蹟,令人發思古之幽情,而境內吉縣更是壺口大瀑布之所在。
  堯這一朝代,雖史有明文,但無實證,一直認為是傳說。自1978年起在市內襄汾縣陶寺遺址大規模發掘後,已可具體證明陶寺就是堯都平陽。唐堯已具備王權統治,禮制,及國家雛型。自此堯舜傳說可以轉化為真實存在之信史。
  陶寺堯墟遺址中發見之都城遺跡,面積大到280m2,出土觀象台,眾多墓葬,及陶器、銅鈴、玉鉞、玉獸面、圭尺等文物,極為珍貴。
  一件破碎陶扁壺,上有兩個紅色圖案,經考證為「文堯」兩字。陶文家解釋,文是對先王之尊稱,引伸為「文德之人」,文堯兩字是對堯之崇敬。
  陶寺遺址外側,發掘出半圓形夯土平台,上有夯土祭壇,13處夯土柱基,呈半圓形排列。從祭壇中心向各柱隙看去,可分辨出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等節氣,研判這是一座觀象台,證實了《尚書˙堯典》中所說「曆象日月,敬授人時」。
  一件陶盤上有彩繪龍形圖案,研判為中國龍圖騰之濫觴。
  元末明初黃河地區天災頻仍,戰亂四起,人口驟減,良田荒蕪,出現禾不入土人相食慘狀。而晉南平原,農業發達,人口過剩,明初即強迫移民到豫冀皖等地。據《明實錄》記載,先後移民18次,都以洪洞縣廣濟寺一棵古槐下為集散地,大槐樹成了移民們心中記憶符號。
  壺口大瀑布,與黃菓樹、德天合稱中國三大瀑布,而前者可在平地觀賞,別有一番景象。她西瀕陝西宜川縣,東臨山西吉縣,是晉陝大峽谷中奇景之一,也是一處遠古自然遺跡,因《書經˙禹貢》已有「既載壺口,治梁及岐」之記載。
  九十九年春余遊陝西時,曾從宜川縣下至黃河灘,已觀賞過她的雄姿,並在《陝西紀行》一文中留下紀錄。此次改從吉縣進入,自然另有一番新的感受,補述於次。
  瀑布所處之河盆屬於砂岩和泥岩,質地鬆軟。今壺口斷層寬30m,深50m,受到水力冲削,斷層面逐漸後退,千萬年來從未中止。
據《百度百科》記載之壺口瀑布地質形成稱,史書記載公元前770年時,瀑布位置緊連前方孟門,到公元813年時,已遠離孟門1,660m,即瀑布每年向北後退1.05m。按此速率計算,則壺口瀑布脫離前方65km處之禹門,至今也應有6.5萬年之久,大自然真是奧妙啊!
  十月十日上午,從太原搭機飛返桃園,匆匆結束八天知性之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