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聊城顧氏族源拾遺
顧庭銘
聊城,古因聊河而得名,位於魯西平原,扼黃河與運河交滙處,屬戰略要地,自古為兵家所必爭。明初開國名將徐達藍玉等,都曾在此練兵屯兵,故又是軍事重鎮。
明洪武元年,將元之東昌路改為東昌府,聊城為府之附廓。洪武四年城內設寓兵於農之平山衛(4),復於宣德五年調湖廣武昌左護衛至聊城,改名東昌衛(4,7)。兩衛並處,以加強南北漕運暢通及區域安全。
平山衛指揮使司,設指揮一人,正三品;同知七人,從三品;僉事十二人,正四品,署指揮僉事四人,及鎮撫經歷知事等職官,下轄各千戶所,分司防務(4)。
洪武二十二年,安徽巢縣人顧銘調升為本衛僉事,後代子孫大多世襲平山衛軍職,家眷遂世居東昌,後為聊城望族。
東昌古城坐落在聊城東昌湖之中,呈正方形,面積一平方公里,四面環水。原有之土城始建於宋熙寧三年(1020),洪武五年(1372)改建為甎牆,高十二公尺 ,堅固易守。城設東西及南北四門兩通道,在城中央十字交叉,將城內區分為四區。光嶽樓建於交叉點,瞰制四門。
平山衛指揮使司官署,即是設在古城東北區,歷任平山衛要職之顧氏將軍府,則位於城之東南區,俗稱南口之南熏門之內。府第周遭日久自然形成東西南三條顧家胡同,相連成一凵字形。這處聚落,曾因將軍府而繁榮,但入清廢除軍衛後,豪門不再,亦因年久失修以及變賣、搬遷等,沒落成雜姓街巷。
據方志及研究聊城鄉土文史者稱,由明至清,在將軍府及顧家胡同內,曾長期居住過不同族源之平山衛顧銘,壽州顧欽,侯營寨顧仲安等三族。人才濟濟,風光過一兩百年,迄今尚遺留少許文獻古蹟,可資緬懷當年風華。據說在今東昌府區及陽谷縣兩地,尚分布著十二處顧氏聚落,延續著香火。
顧 銘家族
平山衛僉事顧銘家族,始自父顧恭,在《聊城縣志》(1)及《東昌府志》(5)職官志中,皆有明文記載,在人物志中另有顧瑛傳等,故應視為信史。
顧 恭,安徽巢縣人,元至正十六年歸明太祖,隨廖永忠元帥克苗軍水寨,授昭信校尉,歷任濟南後所千戶,世襲。子銘。
顧 銘,襲承信校尉,洪武二十二年升平山衛指揮僉事。子稷。
顧 稷,洪武二十八年襲平山衛指揮僉事,永樂七年從軍陣亡。子鑑。
顧 鑑,永樂七年襲平山衛指揮僉事,十二年從征有功。洪熙元年扈從至臨清指揮同知。子瑛。
顧 瑛,洪熙元年襲平山衛指揮僉事。正統八年,署都指揮僉事,留京操練。九年領本營官軍,從總兵官成國公出征,進至富裕山熱水川等,二次當先,殺賊有功,升都指揮僉事(正三品)。天順八年,總兵官宣成、衛穎等,調撥追勦犯邊番賊至俄思哥等族,連日與賊交鋒,殺獲甚眾。成化二(四)年升本司都指揮同知(從二品)。子晟。
顧 晟,成化十六年襲平山衛指揮僉事。
顧 潮,弘治間襲平山衛後所副千戶。
顧九思,正德十五年,襲平山衛指揮僉事,升歸德守備,又升山東軍政僉事。子言。
顧 言,隆慶元年,襲平山衛指揮僉事。子景初。
顧景初,萬曆二十六年,襲平山衛指揮僉事。
明代軍衛制度,係太祖得意傑作,常自傲養兵百萬,不費國家一粒糧米。但此種亦兵亦農之世襲制度,使將校久任一職,多德不配位;軍士屯薄田不足糊口,又多棄逃。到正統三年,全國逃亡軍士已多達一百六十多萬人,致各衛所兵不足額。據明代內閣檔案(3)稱,山東巡撫王國賓曾參劾顧景初徵屯完欠不清,請議處,御批兵部知道。可能平山衛至明末亦已衰落,但上級官員仍按制論事,致有參劾。傳說明末襲平山衛官職之顧元佐,即是棄武從文,出任昌邑縣訓導,授修職郎,脫離軍衛體系。
顧 欽家族
明壽州人顧欽,係壽州衛軍籍之後,與兄嵩因執法嚴格遭忌,北上東昌府,卜居南口顧家胡同。詩書傳家,勤儉自律。約至明中葉,有顧守節者傳子光祖、光前(1),《聊城縣志》人物志中皆有記載,當亦為信史。
顧守節,以子光祖貴,獲贈工科給事中。
顧光祖,字耀三,號繩武。萬曆三十四年中舉人,天啟二年中三甲 第一百二十三名進士(11)。歷任行人司行人,工科給事中,尚寶司卿,大理寺卿等。以清直聞名於朝野,被譽為聖人。明亡,隱逸不仕,息身終老。墓在李海務運河東岸(1)。子翊鵬。
顧光前,光祖弟,天啟二年中舉出仕,聰穎廉潔。累遷至南京刑部左侍郎加一級俸。明亡,不仕。
顧翊鵬,字來之,諸生。父卒廬墓三年。子鴻年。
顧鴻年,字遐菴。有收書者張某欠官銀,賣女西商以償。其女幼字劉氏,劉聞,即日來娶,鴻年代還西商銀,俾劉娶女去。又典宅三十金,葬史姓五喪云云。
顧仲安家族
顧仲安,亦軍衛中人,清末才從聊城侯營寨顧莊,遷入南口顧家胡同落戶。仲安字竾庭,幼嗜讀書,勤奮自勵。善事父母,出告返面,未嘗稍違詞色。友于甚篤,終身怡怡無間。年逾冠入邑庠。施食餼里居授徒,遠來者甚眾。迭主書院講席,成就尤多。據說武訓曾敦請至柳林崇賢義塾教學。光緒八年領鄉薦中舉,十八年中三甲 第三十七名進士(12),即用安徽知縣。十九年二十年兩次分校南闈,所得多知名士。署青陽縣事,有政聲。遽奉母諱,星夜馳歸,哀傷過情,精力頓減。塋葬後回皖,適太平府試于役,襄校未竟,以急疾卒。子寶年、紹年。
顧紹年,字逢臣,清末中秀才,候選縣丞。曾任《聊城縣志》監刻(1),《山東通志》繕寫(6)。精書法,縣光嶽樓楹聯,重修光嶽樓碑記,重修聊城縣政府碑記等,均出自紹年手筆。
顧天德,寶年之孫,於抗日戰爭保衛聊城一役中,壯烈捐軀。
聊城顧氏各族,因無族譜遺世,致對族源世系等皆不甚瞭解,茲將方志及文獻中記載之片斷,彙整如上,作為爾後修譜之參考。
聊城顧氏各族,自發祥以來,都曾有過輝煌歷史,讀書屢中舉人進士,出仕官至從二品都指揮同知。後代哲嗣也都能克紹箕裘,發揚優良家風,不失為武陵世家中較傑出之家族也。
參考資料
1.《宣統聊城縣志》,清˙陳清蕃葉錫麟靳維熙修,宣統二年刻本。資料:顧韶年監刻,顧光祖墓,顧恭世系,顧守節,顧光祖,顧光前,顧瑛,顧仲安,顧翊鵬,顧鴻年。
2.《聊城通史》,程玉梅主編,2005年。
3.參平山衛指揮顧景初原本,藏中央研究院明清檔案工作室。
4.《萬曆東昌府志》二十二卷,王命爵纂修,萬曆二十八年本。資料:東昌衛,平山衛,顧瑛,顧九思,顧言等。
5.《嘉慶東昌府志》,清˙嵩山修,謝香開張熙先纂,嘉慶十三年刻本。資料:顧恭世系,顧氏名錄。
6.《山東通志》,百卷首一卷,楊士驤孫葆田修,宣統三年本。資料:顧氏職官名錄,顧韶年繕寫。
7.《山東通志》,明˙陸釴張寅纂修,嘉靖刻本,天一閣藏書。資料:東昌衛,濮州備禦中左千戶所。
8.《山東昌邑縣志》,清˙周來邰纂修,乾隆七年本。
9.《巢縣志》,清˙舒夢齡修,道光八年本。
10.《青陽縣志》,編委會,1992年本。
11.拙作《明代顧氏進士名錄》。資料:顧光祖。
12.拙作《清代顧氏進士名錄》。資料:顧仲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