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Blogger

2019年2月20日 星期三

論夏商顧國非顧氏姓源說


                                 論夏商顧國非顧氏姓源說

                                                   顧庭銘


  北顧之非
  我顧氏姓源,在史學界一直認為與夏商顧國有關,稱之為「以國為氏」。最早見於唐‧林寶之《元和姓篡》,如將原文顧、露兩氏內容錯置(1)調整後,略以夏殷侯國也,子孫以國為氏焉。顧氏譜云越王句踐七代孫閩君搖漢封東甌王,搖別封其子為顧餘侯等。南宋‧鄭樵《通志‧氏族略》亦採此說,並謂今范縣東南二十八里有顧城,是其地也。(2
        後人遂將以上兩說,稱之為顧姓之北顧與南顧兩源。
  此一論點,實衍生於《詩經‧商頌‧長發》中之「韋顧既伐,昆吾夏桀」詩句。屈萬里先生在《詩經詮釋》中稱(3),昆吾韋顧皆夏桀之與國,韋在今河南滑縣,顧在今河南范縣,昆吾在今河南濮陽,後皆被商湯所滅。但此一詩句並未涉及姓氏問題。
  所謂以國為氏乃我國姓氏形成之一種,鄭樵氏族志所列之三十二類型,是泛指周時之諸侯國,而顧國被商所滅降為顧邑,是在公元前十六世紀左右,到周初已亡國五百餘年,早無諸侯國身份。姓篡和氏族略所涉範圍過廣,致產生以偏概全錯誤。時至今日,例如《維基百科》等,以及網絡博文,仍在傳播此說。
  查我顧氏人物最早出現在文獻中,是西漢末年之孝子顧翱(45),及東漢尚書令顧綜(6)。最早見於正史並有傳者是川太守顧奉(6)。除此之外,西漢以前任何文獻皆未見有顧姓人物記載。明末大儒顧炎武在《顧氏得姓考》中稱,歷殷周秦三代並無顧氏傳人,以左傳之該載,未有稱也(7)。都顯示所謂北顧之說,事實確不存在。
  此種錯誤之產生,是因對夏商顧國不夠瞭解,茲特深入考證之。
  顧國春秋
  夏商顧國在今河南范縣地,明嘉靖、清光緒、民國及1993年等范縣方志中均有明文記載,略以夏商顧國陸終第五子都於此,己姓,高陽氏之後,城南三十里有顧城遺址。後顧君助桀為商所滅。(891011
  范縣是兗州之域,顓頊氏之故墟(10),於漢初(前206年)置縣,當代文獻維基百科》《百度百科》等都稱因「南臨范水」而得名。范縣位於今河南東北角,北以金堤河與山東莘縣相依,南臨黃河,隔河遙望山東鄄城、鄆城,東毗河南台前縣,西接河南濮陽縣。全境悉為沖積平原,向東伸入山東地界,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范水(20)地理位置,今已失蹤,但從文獻記載「縣南臨范水」,及從方志「范水河在舊縣城東下,大瀦潭之別派也」,研判其故河道,應是西東走向,在今黃河范縣段水域中。
  明進士陳鎬,於洪武十五年任山東按察副使時,曾寫下《渡范河》一詩:
  「碧流一帶遶城隈,兩岸清陰兩岸苔,鷗鷺前灣深蔭處,埋頭高築釣魚臺」。
  從詩中可看出范水是水清流緩,生機盎然,應是顧國母親河。
  初民大都傍水而居,沿着古范水,依次留下今丹徐莊之丹朱堌堆,龍王莊鎮之顧城,張莊鄉之舊城及鄰近閔子墓,顯示出古時這一帶之人煙聚集盛況。
        顧城與舊城,今人多有誤解,但在范縣各方志古蹟中,皆係兩城並列,且各有解說,故為不同地望,其理甚明。例如嘉靖范縣志記載:
       「舊城,在縣東南二十里。洪武庚申河決,徙今治,城墟如故,市井宛然,但視昔少減耳。」
       「顧城,在縣東南三十里,詩云韋顧既伐是也。」
  丹朱堌堆係四千多年前堯帝之子丹朱之墓。《史記‧五帝本紀》記載:「堯曰誰可順此事,放齊曰嗣子丹朱開明」。但「堯曰:吁!頑凶,不用」。後封丹朱於范地,讓其治理。丹朱帶領部落耕耘,田無荒蒿,深受百姓愛戴,死後葬於此,即丹朱堌堆。今墓園已被民居佔用,只剩碑記一方。
  閔子名損,字子騫,春秋末魯國人,孔子弟子。墓園亦被民居佔用,只剩碑記一方。墓北原有閔子坊,今已拆毀。
  舊城原係春秋范邑地,晉大夫士會封邑,到西漢置范縣時今舊城是縣治。明洪武十三年黃河決堤,縣治淹沒。據縣志記載當時是「城墟如故,一塔存」。後輾轉遷到今金堤河以北之山東莘縣古城鎮。
  據范縣各方志記載,顧城係夏商顧國之都城,據《左傳‧哀二十一年》記載,顧城又是春秋魯哀公齊平公邾子會盟處。(13
  郭沫若《甲骨文合集》第12冊第36487片卜辭有「在九月,王征人方在雇」。時在武乙或帝乙年代,人方指東夷,在山東濱海,是顧國最早之歷史紀錄(14)。雇是顧之字源,甲骨文象形是一隻蠶桑候鳥,停在門上,回首作還顧狀。今在字右加頁(頭),《說文》作迴顧或照顧解。
  顧國始封年代不明,滅亡後降為邑,時在公元前十六世紀左右,亡後又繼續存在千餘年。這處遺址,深受文人墨客青睞,留下不少詩篇,讀來令人發思古之幽情。例如五代張直之《宿顧城二首》,唐范令李倫之《吊顧城》,范教諭周弼之《顧城春色》等,茲錄《宿顧城二首》之一如下:
  「綠草展清裀,樾影連春樹。茆屋八九家,農器六七具。主人有好懷,搴衣留我住。春酒新撥醅,香美連糟濾。一醉臥花陰,明朝送君去」。
  這是描寫五代時之顧城情景,至夏商顧國風采,經過三千七百多年早已消逝無蹤,唯一留下的是一段夏代御龍氏劉累醢龍獻食近似神話之傳說。今遺址地面村落,經勘察都是明清以後之建築。
  據《尚書‧禹貢》記載,禹河故道出大伾山後,「北過降水,至于大陸」(15)。降水即漳河,大陸澤在河北鉅鹿縣境。大禹治水引水入澤,使北行入渤海。後因澤淤,黃河逐漸南移,襲奪大清河(濟水)入海,使沿途范水等都陷入今黃河范縣段水域中。如此,既改變了固有水系,也使范水流域原有之繁榮,為避開黃河氾濫而逐漸北移。
  顧氏之源
  姓氏發展,姓在前氏在後。姓代表母系社會之圖騰,在於明瞭近親血緣關係。氏初由天子胙土而來,以後兩者合一。但僅屬少數貴族階層,不普遍,亦不唯一。
  例如封於范邑之晉大夫士會,他是晉國中軍將、太傅,位居要津,但其名諱卻雜亂無章。士會,祁姓,士氏,名會。成伯缺之子,士蒍之孫。因封於隨、范,遂以邑為氏名范武子、隨武子。又被稱為士季、隨季、隨會、范子、武季等,說不清有幾個氏。
  現代人觀念中,孔子自然姓孔,但他父名叔梁紇,母名顧征在,與孔氏無關。《史記‧孔子世家》記載他是宋微子之後,到孔子已歷十二代,只有第七代名「孔父嘉」,即使名中帶有孔字,但也未必有氏之意義。(16
  可見姓氏發展過程中極為混亂,迄今有名無姓之中國民族仍然存在。如謂西漢以後才出現之顧姓,係源於千年以前己姓之顧國,實太過以偏概全。不過顧國之雇,確是顧字之字源,後人誤作姓源,積非成是。
  世上顧氏唯一起源於西漢以後,陳‧顧野王《輿地志》中稱:「漢文帝時封東海王搖之子期視為顧餘侯,後代以邑為氏」。期視之名尚係古越語漢字記音,原意不明。至顧餘侯之顧,據顧頡剛《玉淵潭憶往》(17)中稱,期視封地在江陰顧餘山,後代遂以顧為氏。今江陰有顧山,《清一統志》云,顧山一名東顧山,其地漢置毗陵縣,為東海王搖之食邑。竊以為顧之音是勾吳之切,借顧字予以記音,這種情形在古越語漢化過程中所常見。
  今世居河南范縣及山東鄄城一帶之顧姓族人,據顧雙進《濮州顧氏族譜》記載,共同祖先是明代開國名將鎮遠侯顧成。成公孫顧保任武昌中衛前所副千戶,明宣德五年改編為東昌衛,保公隨軍移駐山東聊城。正統六年濮州董氏聚眾僭號,又山西洪洞流民與濮州人爭田忿鬥,乃調東昌衛備禦濮州。保公也隨軍入濮州定居,歷明季依次傳位七代至清初改制而告終。(1819
  濮州顧氏繁衍至今,其族眾已多達兩三千人,儼然一地望族,但無人是夏商顧國後裔,也無一人是襲顧邑之顧而來。(18
  北顧之說,真是子虛烏有!
           
        本文承蒙河南范縣顧雙進宗親與當地實況核對,校閱訂正,特此誌謝。
  參考資料
        1.元和姓篡,唐‧林寶。載四庫全書,子部,類書。卷七顧:「風俗通有上黨都尉顧平」。卷八露:「露氏譜,越王勾踐七代孫閩君搖,漢封東甌王,搖別封其子為露餘侯,因氏也…」。顧、露兩字互為錯置。
  2.通志‧氏族略,宋‧鄭樵。載四庫全書,史部,通志卷二五,別史類,以國為氏。
  3.詩經詮釋,聯經,頁六二四,屈萬里。
  4.西京雜記,卷五。
  5.尚友錄,卷十七之七,明‧廖用賢。
  6.後漢書,卷二,列傳二十六、六十九。
  7.顧氏得姓考,明‧顧炎武。
  8.嘉靖范縣志,東時泰。范舊城,龍王莊、顧城,范水河。
  9.范縣鄉土誌,光緒三十四年本,楊沂謹。顧國。顧城(附圖)、范水、黃河。
  10.續修范縣縣志,民國二十四年本,張振聲。地理志沿革顓頊氏故虛、古蹟舊城、龍王莊、顧城。
  11.范縣志,1993年,編委會。顧國、顧城。
  12.清光緒山東通志,卷二輿圖志。大瀦潭。
  13.左傳,哀二十一年。
  14.甲骨文合集,郭沫若。第十二冊,頁4541
  15.尚書‧禹貢。
  16.史記‧孔子世家。
  17.玉淵潭憶往,顧頡剛。
  18.濮州顧氏族譜,2015年,顧雙進。
  19.濮州州志,清宣統三年,高士英。
  20.范,說文解為草也。但據象形字典(vividict.com)記載,范字之金文由屮、立、巳三單元組成,表示祭祀時一人站立手持之草,會意是祭祀時之香草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