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卑南遺址巡禮
玅林
東線道上
臺東縣古稱卑南覓(Pimaba),深藏台灣後山,因瀕臨太平洋山海交錯,蘊育出綺麗百景。尤以史前文化遺址特多,例如代表台灣最早舊石器時代之八仙洞遺址;新石器時代之卑南遺址等十餘處。
卑南遺址,經考古者以碳十四定年,可上溯至5,300年至2,300年前之間,與山東大汶口遺址同期,較台灣大坌坑遺址略晚。近年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已在縣內設立,予以研究和保護,使熱衷知性遊客,趨之若鶩,此亦為余此次參訪動機。
一百一十年金秋,來勢洶洶之冠狀病毒,在各方全力撲殺下,已漸行消戢。而余亦經注射兩劑AZ疫苗,身懷抗體,允許我安心出遊。
十一月十一日,天氣晴朗,余負笈攜杖,踽踽獨行。07:57在台鐵台北總站,搭乘410次自強號列車,直奔台東。
車經清水隧道北口時,回憶起今年四月二日,列車在隧道口之撞車,造成49人重大死亡,在國人心中之震駭和悲痛,至今餘悸猶存。路方也痛定思痛,在事故處加築堅固圍籬,願今後不再悲劇重演。台灣鐵路建設,始於清光緒十三年(1887),至今已歷134年之久,應已累積足夠經驗。至今仍有重大事故發生,令人無法釋懷。
車過花蓮縣,進入縱谷平原。遠望兩側平疇綠野,田畝方正猶如棋盤,灌溉渠道無處不至,且全已機械耕作。這是台灣光復初期,實施土地改革項目之一,農田重劃後之成果。原本是一項德政,但在政爭熾熱之今天,已聽不到絲毫讚美聲。
12:46,列車準時抵達台東,場站美侖美奐之造型,使我眼前為之一亮。此行身心俱悅,亟欲探訪之卑南遺址又近在咫尺。出車站,向右直行,轉入文昌路,卑南遺址公園即已在望。
卑南遺址
民國六十九年,台鐵台東新站在卑南鄉南王里興建破土時,現場露出大量史前遺物,乃由台大宋文薰、連照美教授領隊,進行十三次搶救性考古,前後歷時九年。出土建築結構、石板棺及玉石陶器等大量史前遺物。據考古推估,這處遺址最盛期約在距今3,500至2,300年前。但2,300年前以後都卻不知去向。
據陳奇祿先生考證,今日台東縣之卑南族人,遲至兩千年前才由南島或中南半島移民而來,中間或曾經過蘭嶼和綠島。故卑南族人和卑南遺址先民,雖同以卑南為名,卻非血脈相連。
今遺址面積約30萬m2,出土文物經過整理研究後,已擇要在遺址公園作系統性展出。而唯一留存原址是一座月形石柱,高約4m,已矗立約三千年,現為國家一級古蹟。
據前日本學者之考察紀錄,遺址內原有數不清石柱群,高約1.8-4.55m。現只殘留一座月形石柱和四塊石柱基座,餘已不知去向。
在花蓮瑞穗舞鶴,亦有掃叭石柱三座,傳為阿美族萬靈信仰中之具像,類似漢人之石頭公。但卑南月形石柱則解釋為建築物之山牆,用來鎮煞風勢。說法互異,莫衷一是。
遺址公園
卑南遺址公園分作兩處,但都在卑南山麓。遊客服務中心距離火車站約1.9Km,訪客需要些腳程。內設展示廳、史前家屋、少年聚會所、瞭望台、祭祀活動場等,還保存一處當初考古發掘現場。不過只有展示廳、發掘場為先民真實面貌,其餘大多為複製品,參雜著推想成分。余沿著參觀動線前進,憑目視、攝影、參考文獻,粗悉遺址文化概況。
石板棺 為本遺址最大特色,共約出土兩千餘具,除去原本破碎及施工挖碎者外,可供研究者尚剩千餘具。
石棺是由兩塊長側板,兩塊短側板,及底、蓋共6塊,拼架成立體長方之棺形,但並未固接成整體。且可能限於工具,都加工粗糙。有時在兩長側板間加一橫向支撐,以防側板向內傾斜。少數長短側板間有扣榫。
卑南式石板棺是兩長側板夾兩短側板;岩灣式則是兩短側板夾兩長側板。卑南、岩灣為相鄰之兩地,卻發展出不同型制。
棺之三維皆依遺體量身製作。有僅長50-70cm者,可能殮葬夭折兒童。有短至15cm者,可能殮葬流產胎兒。亦有僅在頭部有棺者,亦有僅有蓋板及土壙者。
石板棺分單體葬,一棺一遺體;複體葬,一棺數遺體,有多達14具者。
石板材質為粘板岩,產自中央山脈,運至卑南,算是稀罕之物。
石板棺散亂各地,卻都平行排列,同作東北至西南指向。使內部遺體都面向都蘭山,似有某種特定意義。
遺體入葬順序,據推測,是先在地上挖一棺形大小深坑。然後舖設底板,將遺體仰面直肢平躺底板上,放入隨葬品。再緊貼坑邊四周樹立四塊側板,最後覆加蓋板,及在上填土至滿。較高級者再在穴位四周舖排卵石,以作裝飾。
有一說在石板棺上層,發見有建築痕跡,聯想到卑南先民也有室內葬習俗。
玉 器 出土玉器多達4,600餘件,其中3,600件出自陪葬,餘出自文化層,大都保存良好。玉器以飾品居多,分別為人體之頭、耳、頸、胸、臂、腕部飾物。呈玦狀、棒形、環形等。有時也製作錛、矛、鏃等,都在彰顯主人之財富和地位。
其中最珍貴的是「雙人型人獸玉玦」,共5件。但以民國七十三年台東修築大排水溝時出土石棺中者最完整,為世所獨有,現指定為國寶。遺憾展示廳未展出原件,僅以圖片代替之。
該玉玦呈暗綠色,半透明。高7cm,寬4cm,厚0.45cm,重15.9g。由兩個對稱之人形,和一隻貓似動物所組成。動物足部正好是下面兩人之頭部。兩人雙手扶腰,兩腳打開,站在橫槓上。此玦構造巧妙,顯示匠人之巧思和製作之精細,堪與花蓮出土之「蛙形」玉飾媲美。
古人治玉單靠「解玉砂」手工磨製,所費功夫之深,可想而知。
此外,尚有5件管狀玉飾,也製作精細,令人歎為觀止。管長28.4-29cm,直徑0.95-1.05cm,重38.2-56.7g。這麼細長之玉件,卻是中空的,無法想像是如何深鑽而成。也是一件國寶。
玉器材質為台灣閃玉,產自花蓮豐田。究竟是卑南先民購玉料自製,抑購自成品,難有定論。
石 器 遺址出土石器有打擊和磨製兩類,或打擊成形後再磨製成器。例如用於農耕之石刀、石鐮、石斧、石鋤;用於狩獵或戰爭之石矛、石簇;一般生活用具之石錛、石錘、石杵、石臼、砥石、尖器等;用於漁撈之網墜,以及前述石柱等,種類繁多。
某些石器製作,要選硬度七級以上之燧石、石英、黑曜石。因堅硬材質,能打擊出鋒利斷口,成為切、割、削之利器。絕大部份石器使用燧石製成,此類石材,即使在今日工業界也大有用途。
陶 器 出土陶器甚多,主要用於日常生活之盛器、儲器、烹器,亦有作為陪葬之冥器。製作步驟是先選泥料,以含有沙粒者佳,因不易燒裂。然後用杵搗泥,使均勻一致,大都手捏成形。陶坯置室內陰乾四五天。選空曠處架柴成堆,置陶坯於其上,再覆以柴枝乾草穀殼。在巫師祈禱下點火悶燒。此法燒成陶器因火候低,一般皆呈土紅色。
卑南遺址陶器有陶罐、陶鉢、小口瓶等容器,及陶紡輪、陶勺與工具。間有少數為裝飾品,如陶珠、陶環、陶偶等。亦有童玩獸偶,如陶羊牛豬狗猴等。陶紡輪分圓扁形,錐形和蕈形多種,用來捻紗成線,上腰機織布。
陶罐(壺)為土紅色夾沙陶,造型上部短頸敞口,雙(單)耳,利於手持或繫繩。下部為圓腹圈足。整體作對稱或不對稱。
所有陶器外側,均未見有原始之圖記、刻畫符號留存,尚無陶文可言。
遺 骸 人骨考古,可以判斷死者性別年齡,人種歸屬,社會結構,婚姻制度等,十分重要。遺憾的是卑南石板棺中骸骨保存甚差。據記載,統計152具石板棺,僅54具尚餘頭骨和肢骨,餘均風化,難供研究。展示廳亦未見有3D列印複製品展出,更何況頭骨復原顏面如何,誠屬遺憾。
但據《骨說史前人》(P139)一書中說,在10顆卑南先民頭骨中,大都已擠壓變形,只可辨識出為6女1男。PN250,女性,明顯缺側門齒。PN326及PN10364疑似缺側門齒,但PN269有側門齒。因此可以認定卑南先民有鑿齒習俗,展示廳也有成年鑿齒之模型展出。至於是否有東北亞民族之箕形門齒,書中未予著墨,筆者不敢妄議。
鑿齒習俗,在中國百越民族及東夷部落中自古有之。《山海經‧海外南經》:羿與鑿齒戰於壽華之野,羿射殺之。三國時吳國沈瑩《臨海水土異物志》:夷洲女已嫁,皆缺去前上齒。夷洲,指台灣島。《山東文物縱橫談》(P215)中記載:山東泰山大汶口遺址,出土四五千年前先民遺骸,無論男女性別,有三分之二缺側門齒,且將枕骨變形,如同滿族古俗,視扁頭為美。
這種缺損牙齒習俗,究竟用意何在,歷來眾說紛紜。有謂犬齒代表凶悍,期許拔除能使個性柔順。有謂表示成年,確立社會地位。有謂成年男女,鑿齒互換,作定情之物。泰雅族人謂在缺牙處能看到紅紅舌頭,甚美。這些說法都嫌牽強。所幸有此習俗者也覺悟到為陋習,自鐵器時代起,已逐漸式微。今大都在成年禮上由長老在側門齒上象徵性敲擊一下,以示不忘祖宗家法。
卑南先民
卑南先民於四五千年前定居在卑南溪流域山陬水涯間,繁衍三千年間,形成固定群體聚落。從出土之陶器玉器,及大量石板棺等遺物研判,這支民族在當時雖無文字,卻已有相當程度之文化水準,宗教信仰,和社會組織。
復原後之先民住屋,略呈南北座向,遙指都蘭山;門開向東,面向溪流。結構平面呈長方形,以卵石、石板奠基,立木為柱,編竹成牆,結茅為頂。從石梯之出土,各方判辨用途各異,窃疑卑南先民居屋可能亦有干欄式者,似為門前之石梯。
先民之農業粗具規模,在河階平原上開闢田地,種植小米和旱稻。狩獵為重要生業,入山捕野豬,平地捉野鹿。
先民之工藝技術已能磨製石器,製作陶器,以應日常生活之需。隨身佩戴玉器,彰顯身份和地位,死後以玉器陶器等陪葬。
認為人死,不論夭折或流產皆有靈魂。生與死,只是生存空間之轉換。魂魄到達陰間仍可享用人間一切。大批石板棺出土,型制略同,座向有序,可知先民已有殯葬禮儀,尊重先人。
在石板棺中,也發見有無頭遺骸,顯示先民有馘首行為。大概為爭奪生存資源和保護領域,不得已引起戰端。
這支先民來自何方?由於其文化可上溯到五千年以前,似為從華南百越或東夷部落直接移民而來,未必如時下流行說法,要繞道南島。
又這支先民去向何方?使文化在2,300年前中斷。學者從文化習俗推想,認為可能有兩個演化方向。一是向山區移民,成為魯凱族排灣族祖先;一是在平地北上,成為阿美族祖先。所持理由是魯凱族發祥在卑南鄉大南山下之大南社,先民翻過大南山建立霧台社。又今阿美族中,有一支稱卑南阿美,世居台東附近。今卑南族人也有傳言,卑南遺址一地,曾是阿美族舊社云云。
這是筆者在憑吊懷古途中之道聽塗說,並於懵懂氛圍中記之,姑且作為腦力激盪(Brain storming)時之參考。
今日有幸,能在九四殘齡之年,參觀卑南遺址文化公園。承蒙遊客中心、導覽等工作人員,熱心、親切、周到的服務,使遠道前往的我,有賓至如歸殊榮,內心由衷感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