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氏族譜置疑
顧庭銘
前 言
余自民國三十七年(1948)冬,在戰亂中愴惶渡台,七十餘年來,無時不在思念故土。其間甚受顧墨公在台重梓《顧氏族譜》引領,尋找我根之所在,以慰異鄉思念之心。
族譜,記載以血緣關係之群體,乃史之基礎,貴在求真求實。但在研究過程中,發見所謂顧氏先人,如越王勾踐,東海王搖等,卻被史書冠以姒姓或騶姓,初始心中存疑。不過迄今已體會到此種錯誤之產生,實因漢越不同俗之所致。古時漢人治史修譜,多不懂越語越俗,強以漢人之俗加之於越。又族人修譜有些也不免俗,為光耀門楣,好傍名門大戶或偽造先世功名。
此種陋習始於北宋顧彥成之《英賢紀略》,延續到元顧興之《石函古譜》,再至明清各家之顧氏大統宗譜,蔚成風氣,亟須糾正。
茲將歷年研究心得,擇要評述於後,盼望能在宗親間引發讜論,以正史實。
夏之顧國
因《詩經‧商頌‧長發》有「韋顧既伐,昆吾夏桀」之句,後世參照春秋以國為氏之例,誤認夏之顧國,為顧姓源頭。廣受族內外撰譜時引用,稱之為北顧,或己姓之顧。
我國姓氏起源有以國為氏者,確為事實,例如唐、商、周、魯等,幾乎佔姓氏之大宗,但顧氏應不在列。按顧原為夏之屬國,己姓,伯爵。最早見於卜辭「在九月,王征人方,在雇」,其轄地在今河南范縣境。根據歷年范縣志載,其都城在縣之東南三十里之顧城。亦即是《左傳‧哀公二十一年》所載,為春秋魯哀公齊平公邾子會盟地。
夏之顧國,至公元前十六世紀,商湯伐夏桀時滅之,其地遂降為邑。距離春秋形成氏族制度時已亡五百多年。歷春秋之時,范縣為晉大夫范武子封地,後代以邑為氏,成為范姓源頭之一。
明大儒顧炎武即稱:「歷殷周秦三代,並無顧氏傳人,以左傳之該載,未有稱也」。今范縣鄄城一帶顧姓族人,多達三千餘眾。皆為明鎮遠侯顧成庶子亮之後裔,無一因以國為氏而來。北顧之說純屬誤解。
顧姓源頭探索
下列文獻最初記載顧姓族源,被後世研究族譜者一再轉述引用:
一、陳‧顧野王《輿地志》:漢文帝時封東海王搖之子期視為顧餘侯。傳至孫輩,坐酎金失國,族人以國為氏。
二、唐‧林寶《元和姓篡》:將卷七顧及卷八露兩交互錯誤糾正後,得:越王勾踐七代孫閩君搖,漢封東甌王,搖別封其子顧餘侯,因氏也。
三、宋‧鄭樵《通志‧氏族略‧顧氏譜》云:越王勾踐七世孫閩君搖,漢封東甌王。搖別封其子為顧餘侯,漢初居會稽,亦為顧氏。
查《史記》卷一一七,《漢書》卷十六及九十五,皆有搖及搖母餘之記載。歸納搖之二子,長曰昭襄(哀侯)承襲嫡統,依序傳至建(康侯)、省(哀侯)。但孝景十年省薨,因無子嗣,乃在搖之玄孫輩選未央承祧,封不更。再傳至賢(關內侯)已至漢末,祀遂絕。昭襄這支後人,並未衍生顧氏之姓。次曰期視,漢封於「顧」為餘侯,後人以顧為氏,即今世居太湖水系顧姓之源頭。
茲再申論如下:
一、由於搖有玄孫輩未央,承祧昭襄一支香火,說明搖之餘子當不只期視一人。
二、查諸《史記》東越列傳,搖於漢五年(前202)擊楚有功,繼於高惠三年(前192)封東海(甌)王,再於建元三年(前138)全族悉遷江淮,前後歷經60多年。但《史記》封禪書記載:昔東甌王敬鬼,壽百六十歲云云。如依此前推,則搖在西漢五年已近百歲,如何還能擊楚有功。又《越絕書‧吳地傳》:搖城者,吳王子居焉,後為越搖王居之。又曰:宿甲者其東大冢,搖王冢也。這都在說明越滅吳時已有搖之存在。
合理的解釋,搖非單一人名,而是勾踐之部族名,故可延存至百六十歲。搖為古越語漢字記音,後世多稱為搖母餘、搖毋餘、搖無餘。
三、從《史記》卷四十一,知勾踐世代,依次傳鼫與(鹿郢)、不壽、朱勾(翁)、翳(不揚)、諸咎,及初無餘之(之侯)、無疆。但因諸咎係弒父篡位,引起越人不滿,殺諸咎,越大亂。吳人另立諸咎子孚錯枝為君,又引起越人不服。直至周烈王元年,越大夫寺區出面平息,於二年改立初無餘之為君,方穩定政局。
無論如何演變,搖都不在勾踐後裔名單內。今既已確認搖為部族名,且在勾踐時代已有,故無法說是勾踐第幾代孫。
四、期視為古越語漢字記音,原意不明,其封地顧在何處?據顧頡剛《玉淵潭憶往》稱:東海王食邑在毗陵縣,有顧餘山。其實漢時太湖周圍以顧為地名者甚多,例如烏程之西顧山,海鹽之東顧山,即使今日江陰市亦有以顧山為名之顧山村。
窃以為顧(ㄍㄨˋ)是越人口語勾吳之切,漢越雙方以顧字記音,而成顧姓,屬於以地為氏。另有一例,無疆次子蹄,封於烏程之歐餘山稱歐侯,衍生歐、歐陽、區氏,亦是以地為氏者也。
勾踐及搖之姓氏
《史記》卷四十一越王勾踐世家,稱勾踐乃夏禹少康帝之庶子無餘之後,故與禹同姓亦為姒氏。又卷一一四東越列傳稱,閩越王無諸及東海王搖者,皆越王勾踐之後也,姓騶(ㄗㄡˋ)氏。後世多予引用,有逕稱姒勾踐者。現經學者研究,兩者皆不是。
春秋之越或稱於(于)越。在《國語》《吳越春秋》《竹書紀年》等,皆無勾踐為禹裔之記載。《史記》所稱勾踐姓姒者,經今人研判,為越人在漢化過程中產生之攀附。認為始作甬者是勾踐,目的在於以漢裔身份利於稱霸江淮。
綜合《越絕書》《吳越春秋》等,知少康庶子俶,封於會稽,以守禹祀。俶從俗,亦斷髮文身,披草萊而居,因而深受越民愛載,尊稱之為無餘。但傳十餘世後,末君微弱,轉為編戶庶民,禹祀遂絕。後有越人號壬者,冒稱無餘之後,號召復禹之祀。並藉神道設教,受眾信擁立為「無」,即文獻所稱之無壬。後代傳至允(元)常拓土始大,再傳勾踐,稱霸江淮。無壬已是越人,勾踐已非禹裔,自然非姓姒。
無餘,乃古越語漢字記音,無意為王或首領,例如無諸、無疆等。古越語是形容詞倒置的,今壯語、越南語仍然如此。無餘即餘王,餘意為庶子。
至於《史記》所稱東海王搖為騶姓者,徐廣《集解》已發見為錯誤。曰:「騶一作駱」,即《史記》《南越列傳》中所說「閩越、西甌、駱」族。黃懿陸先生研究壯語,稱駱即雒,後轉音為僚,乃百越之一支,壯族之先民。故騶是民族名,而非個人姓氏。
越王勾踐、無諸、搖等,原本無漢人方式之姓,漢人強以漢俗加之,誤導至今。
西漢孝子顧翱
顧翱,出自《西京雜記》卷五及《尚友錄》卷十七之七。今顧氏宗親尊翱是千古顧氏第一人。
《西京雜記》舊本為漢劉歆所撰,或東晉葛洪所撰,或兩者皆不是。或言葛洪得劉歆遺稿,錄班固所不載者。雜記內容係採擷西漢宮廷制度,風俗習慣,怪異傳聞及人物軼事等。其中卷五略稱:「會稽人顧翱,少失父,事母至孝。母好食雕胡飯,翱常帥子女躬自採擷…,郡縣表其閭舍」。
本卷記載顧翱等人物,多為漢武帝前後軼事,應皆屬西漢人,確切年代不明。
明‧廖用賢《尚友錄》,屬於自上古至宋末之萬姓統譜。其內容編排以韻目為綱,同姓人則以年代先後排列之。其中卷十七之七顧姓,前三名依次為顧綜、顧翱、顧雍。顧綜被確定是東漢人,則顧翱亦當是東漢人。然世人多以《尚友錄》記事殊多失格,不予採信。今顧氏宗親大多認為翱確是西漢人,並應在期視坐酎金失國之後。至其先世與後嗣,則無任何文獻可予查考。
然明清某些顧氏族譜,多胡亂予以定位,例如:
清武陵宗譜:建→貴→翱→綸、經
吳江蘆墟譜:期視→翱→綜→奉
世系線代表血親關係,前後世代必須是親父子,有其絕對性。時至今日,仍極為重視,常見有驗DNA以明親子關係者。明清顧氏族譜常見將先人、先世、先祖,草率混成直系血親,胡亂予以入譜,為世所詬病。
東漢太守顧奉
據《後漢書》傳二十六,蜀郡成都人張霸,在永元中,為會稽太守,表用郡人處士顧奉為潁川太守。
顧奉公乃顧氏先人見諸正史之第一人。永元(89-105)是東漢和帝劉肇年號。潁川郡屬豫州,轄今河南許昌、平頂山、漯河、登封等地。治所在陽翟,今禹州,為東漢重鎮。
據嚴耕望《兩漢太守刺史表》中,東漢豫州潁川太守章(P125)載:顧奉(季鴻),會稽人,蓋安帝(107-125)時有名聲,見《後漢書》張霸傳,程曾傳。可證明確有顧奉其人,但皆未見奉公之先世與後嗣。
今顧氏族人,好引此據,將之尊為吳相顧雍(168-243)之曾祖。如從年代先後,三十年為一代推算,可以相當於雍之曾祖。但不知父、祖,焉知曾祖。古今視奉雍有血親關係者,似屬牽強附會。
顧野王之子嗣
陳‧顧野王,字希馮,吳人。以儒術知名於當世,後遷國子博士,大著作,掌國史。一生著述等身,其中《玉篇》三十卷,至今仍為研究漢字寶典。公生於梁武帝天監十八年(519),歿於陳宣帝太建十三年(581),享年六十三歲。《陳書》《南史》皆有傳。遺憾的是1400多年來,希馮公子嗣問題,頗受後世誤解、附會、捏造,以致無所適從。
例如北宋顧彥成《英賢紀略》之二子說:胤、宗。經考證為張冠李戴。《大明一統志》一子說:安饒。不知所據。元‧顧興《石函古譜》之五子說:盛南、夏南、周南、允南、鴻南,且皆封侯。誇張難信。其餘野王祖籍吳江一帶,例如顧紹業《英賢紀略十八傳》(1639)、顧寅方《蘆墟顧氏族譜》(1920)、和顧久雄《同理西宅顧氏族譜》(2005)等,皆稱希馮公有二子,安饒、安文。至今莫衷一是。
其實,想確定希馮公子嗣問題,仍應回歸正史。在姚思廉《陳書》列傳二十四,姚察《南史》卷六十九各有希馮公傳,皆未見有子嗣記載。姚氏與公乃同朝史官,對希馮公家世,應知之甚詳,當不致明知有子而不予記載。基此,應可確定希馮公本無親子。
惟傳中記載「野王體素清羸,迨不勝衣」,及「第三弟充國,早卒。野王扶養孤幼,恩義甚厚」。窃以所謂安饒、安文者,疑是充國之子,經希馮公扶養長大,納為嗣子,後世視為嫡子。
梁朝遺譜之質疑
顧野王《梁朝遺譜》與北宋《英賢紀略》,經清顧鼎勳於康熙四十年,一同收入所撰之《顧氏族譜》內,曾一度失傳。後經顧墨公參照日本國會圖書館收藏之該譜手寫原稿,在台重梓,再經顧雙進收入《顧氏世系探討》中,至今已流通海峽兩岸。
《梁朝遺譜》傳今,被視為顧氏第一族譜,倍受重視。本譜記錄東漢至南陳六百年間二十八位顧氏先賢傳記,內容長達萬餘言。梁譜辭藻華麗,頗似文學佳作,卻也因詞害義。如逐一核對,可議之處頗多,茲舉數例如下:
一、譜云:顧綜於東漢明帝永平初任尚書令。既為尚書令,何以《後漢書》無傳。東漢尚書令,自郭伋到華歆共55位中,並無顧綜其人。
二、譜云:雍是揚州刺使克讓之子。按揚州刺使,為當時全國十三刺使部之一,轄區廣及長江以南,乃國之重臣,而國史卻無克讓之傳。揚州自西漢元封五年始設刺使,到東晉末廢除,全部刺使名單中並無克讓其人。
三、譜云:野王祖諱子喬,父諱烜。兩人離野王年代最近,關係最親,理應記載最詳實。然而對烜之謝世,僅說終于家三字。不知何年謝世,享壽幾何,實簡得不合情理。
惟一解釋是野王撰譜,僅及祖父,餘為後人補述。部分人物及功名,亦經後人捏造或篡改,以期光躍門楣。
錯亂的英賢紀略
顧氏《英賢紀略》古譜,係北宋浙東西轉運使顧彥成,於宋徽宗政和五年所撰。將顧野王以降九百年間二十八世,以「本支直系」模式連串,分別作傳,名之《英賢紀略》。
因成譜於北宋末年,屬於鳳毛麟角,故受重視。但在資訊不發達之古代,能否完成九百年一貫本支直系,令人懷疑。經將原文逐條與相關文獻核對,發見全譜偽造世系人物及功名,痕迹斑斑。茲舉兩例如下:
一、譜云:十四世顧野王子二:胤、宗。
根據《唐書》,顧琮(B-702),蘇州人,武周時任鳳鸞台平章事。父胤,唐餘杭縣人,任起居郎,撰《太宗實錄》,係顧徽一系後代。故二子說是張冠李戴,河南顧雙進最先提出此一質疑。
二、譜云:二十九世顧彥成之祖父,諱瑩,西陵錦使。
但據《蕭山縣志》(1672)人物誌稱,彥成之祖父名務德,因子貴追贈中順大夫,生平事迹失考。《姚江顧氏族譜》作同樣記載。兩相比較南轅北轍。
總之,本譜記載諸多失實,甚至連彥成公父名沂之功名,亦錯亂不堪。其所揭示之本支直系模式,只徒具形式,毫無意義。卻讓後世撰譜者倣效,衍生所謂大統宗譜模式。
荒謬之石函古譜
元‧顧興所撰之《石函古譜》,因成譜年代較早,受到珍視。實則此譜來源神秘,人物名諱怪異,頗富緯書色彩,廣受質疑。
一、成譜之謎:譜云元貞元元年二月己卯,祖考郡馬公塚前大松,因暴風雨拔地而起,地裂成坑,從中得一石匣。破之得先世譜牒,乃編之成帙,以遺子孫,為《石函古譜》。
按族譜在於提供子孫萬代明瞭先世之血緣關係,何以要封入石匣,埋入地下,密不示人。顧興藉道家石匣秘笈之說,故弄玄虛。
二、偽造世代:譜中記載勾踐先世後嗣共三十七世,歷夏商周三代,跨越1,700餘年,各世代名諱如下:
夏:1.俶,2.榯,3.囗,4.沐,5.佧,6.囗,7.無囗。
商:8.伫,9.履綏,10.梧瀧,11.冠英,12.爾囗,13.延紘,14.木蓬,15.如圻,16.存勗,17.竌。
周:18.毋壬,19.無曎,20.囗,21.匄,22.囗,23.伯暹,24.雲鶼,25.囗,26.懋,27.囗,28.夫鐸,29.允常,30.勾踐,31.鼫與,32.不壽,33.翁,34.翳,35.之侯,36.無疆,37.勳宰。
註:囗,字典不載之字。
顧興偽造世代之原因,在於《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述及「越王勾踐,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後二十餘世至於允常」。後世多質疑後二十餘世,怎會傳了1,600多年,平均每世代竟長達80歲。顧興為圓此說,乃蓄意杜撰,在世代2-17,20-27,補入24個怪異名諱,讓人無法辨其真,也無法證其偽。其餘各世代,則為《史記》《越絕書》《吳越春秋》所原有者。
《石函古譜》內容,雖荒誕不經,但在顧氏族譜間卻影響深遠。例如明清所謂大統宗譜者,大多予以收錄,愚弄族人至今。
2022年春月寫於台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