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濮州顧氏族源再考
顧庭銘
前 言
濮州,因濮水而得名,隋置濮州沿用至清。民國二年改州為縣,建國後降為濮城鎮,併入范縣迄今。今濮州顧氏分佈在范縣、鄄城、菏澤等地,歷明清至今,已繁衍族眾多達三千餘人,乃一方望族。
根據《濮州顧氏族譜》記載,本族系出東昌衛濮州備禦千戶。
東昌衛,係明代寓兵於農之軍事組織,駐山東聊城,與平山衛並處。明宣德五年(1430),從武昌左護衛移駐而來。又據明《英宗實錄》卷八十二載,正統六年(1441)八月,山西流民附籍濮州者,與州人爭田,忿鬥不息;又董氏聚眾攻打東昌,明廷遂將東昌衛所轄中左兩千戶,移駐濮州,建立濮州備禦千戶,以加強地方治安。
明制,千戶下轄十個百戶所。每百戶所為一屯,下轄百戶二十四員。平時負責守衛、運糧、墾田、徵糧,戰時聽命征調。准攜眷世居一地,代代世襲。
茲依據《濮州顧氏族譜》,節錄其始祖世系如下:
明初軍衛之中,同名顧成者甚多,已知有江都鎮遠侯顧成,及滄州、雷州、密雲、平度、漢陽等地顧成多起,詳見《明初同名顧成史料》。但以鎮遠侯顧成,係明開國功臣,身世顯赫,族人樂於相傍,深受同名之累。
故《濮州志》或《濮州顧氏族譜》所載之顧成,是否即是江都鎮遠侯顧成,得先予證實之。
按鎮遠侯顧成,係明開國功臣,對貴州開衙建省著有功勳。其生平事迹詳見《明史‧顧成傳》及《明國朝獻徵錄》卷七等。濮州顧成事迹,則詳見《濮州志‧武烈傳》,原文抄錄如下:
一、明顧成,淮安人。
二、元丙申春三月,歸附明太祖,克丹陽。
三、丁酉,克常州馬馱沙,取揚州。
四、癸卯,接應安豐,征鄱陽湖。
五、甲辰,克湖廣廬州。
六、乙己,調虎賁右衛,克永新。
七、丙午,攻巫子門,蘇州。
八、吳元年三月,從征中原,克沂州、益都、濟南等處。
九、洪武元年,克東昌、棣州、汴梁、河南長盧,直沽河,西務通州、北平、真定。
十、二年,克西京、鹿台、安西、鳳翔、涇州、慶陽、平涼等處。
十一、三年,克定西,始授虎賁左衛百戶。
十二、四年三月,授流官,敕命。七月調成都衛,後改成都中衛。
十三、六年,收捕連九寨蠻寇。
十四、八年九月,世襲。
十五、十年,剿水西未附蠻寨,及進威茂、松壘等處。
十六、十一年,復征松疊等處。
十七、十二年,收捕忠州大竹等寨妖賊。
十八、十四年,克落南安蠻、順原關等處。
十九、十五年,克陸涼州、龍海、大理、河尾、芒都、宜良州等處。
二十、十六年,克鄧川三營、佛光寨,開通楚雄路道。
二一、十七年,授武略將軍,武昌中衛前戶副千戶。
二二、十九年,改武昌左護衛。
二三、二十五年,調本衛中左所。
二四、永樂初年,移置山東東昌衛。
二五、宣德六年,備禦濮州,遂世家其地,今千戶顧世勳始祖也。
以上二十五項事迹,如與《明史‧顧成傳》記載比較,則文辭、年代、範圍不盡相同,致引起外界質疑。認為該志所載之顧成,非鎮遠侯顧成,而是另有其人。
惟經詳細剖析,發見史、志雙方所載事迹,大致外異實內同,說明如下:
一、《濮州志‧兵防志》記載:「茲千戶所官襲蔭可計,其一為顧成子亮、子保、子昇、子恩、子翱、子世勳也」。此志所述事迹,可明顯看出涵蓋成、亮、保三代。即一至二十屬顧成,二一至二三屬顧亮,二四至二五屬顧保。
二、《濮州志》初版,完成於明萬曆九年(1581),較《明史》完成於清乾隆四年(1739),早150餘年。故志中所載事迹,並非取材於《明史》官方標準史料。諒情來自家傳元末明初天下混戰之片羽,經過記憶、傳說拼湊而成。自然難與正史吻合,亦難免錯誤。但隨著歲月進展,成公事迹亦漸明朗。例如清康熙三十五年裔孫顧霖、顧煒修《濮州顧氏族譜》時,即明確記載成公字景韶,建文四年(洪武三十五年)敕封鎮遠侯,永樂十二年九月敕封夏國公等,已符合《明史》。
三、第一項成公籍貫,文獻有不同記載。有湖南湘潭,揚州江都,安徽淮安,淮安濠州等。成公祖上世居湘潭,自大考千二公方流寓江都。江都乃成公祖塋及墓葬所在地。明太祖朱元璋祖籍淮安濠州(今鳳陽)。元至正十二年在濠州投身郭子興參加紅巾軍,開始反元。至正十六年(丙申)春,成公在濠州歸附太祖,初任帳前親兵,執傘蓋相隨。故湘潭是成公祖籍,江都是本籍,淮安是寄籍。《濮州志》記載成公籍貫淮安,並非錯誤。
四、二至二十項,記載成公歸附明太祖後,隨同徐達、常遇春、李文忠等,轉戰大江南北,及河南、四川、雲南等地,最後鎮守貴州。史、志記載文辭苟有不同,而實質過程大致「類同」。詳見顧雙進《明鎮遠侯顧成史志事迹比較》。
五、《濮州志》顧成,即是鎮遠侯顧成,無庸置疑。此項結論,早自明萬曆九年進士李先芳撰《濮州志》,及清康熙三十五年成公裔孫顧霖撰《濮州顧氏族譜》時,即已認定。
李先芳乃明嘉靖進士,以詩作著稱於當代,自不會誤認魚魯與亥豕。
成與亮
顧成與亮之父子關係,除《濮州志》有明確記載外,成公之墓誌銘亦作同樣記載。
1958年在揚州笊籬彎出土成公真身墓,其墓誌銘撰於明永樂十三年,曰:
「子男八人,統為普定衛使,先卒。勇為貴州衛同知。曰銑、曰銓、曰銳、曰亮、曰三聖保皆早世。源方弱冠」。
「孫七人,曰再興、曰興祖、曰旺興、曰長壽、曰福壽、曰普忠、曰普德。興祖襲普定之職」。
再根據沈庠《顧成祠傳記》,曰:
「長統,任普定衛指揮使,次銳、次銓、次銑,並卒於難。次勇任貴州衛指揮同知,次亮、次三聖保,先卒。次源」。
對照以上史料,顧亮可確定為成公庶子。亮早世或先卒,意味於永樂十二年成公崩逝前已去世。但從上述史料可知,亮在洪武十七至二十五年間,尚在漢陽出仕武略將軍,武昌左護衛及本衛中左所等。後因該所於永樂年間移駐山東,因而在各種版本之漢陽府縣志之封守志中除名。
因成亮之父子關係,同見於成公墓誌銘,則《濮州志》中成公,為鎮遠侯顧成,又得一確證。
亮與保
顧保為濮州顧氏始遷祖,通常尊為一世祖。他創始基業,傳承後世。
顧亮因係庶出,遠離貴州,又早世,形同淡出家族。子保乃庶房之後,在家族中亦不再聞達。連同庶子勇之子能,皆未寫入成公墓誌銘孫輩名錄中。
據《讀史方輿紀要》山東五稱:宣德五年(1430)武昌中衛改制為東昌衛。此時顧保即隨衛移駐聊城。又據前書同卷記載,謂濮州備禦千戶,係正統六年(1440)所建,則保又隨千戶移駐濮州西大街,落戶生根。以上記載事迹及過程,各文獻均無異說。
玘與瓚
據《濮州志‧孝友傳》稱:「顧瓚,濮州備禦千戶顧玘弟。玘弘治間鬥殺郭氏,法當處死,除籍。瓚年方十八,以身自代,鞫訊者憐其非罪,竟死獄中,卒無怨悔」。
郡人李先芳為之作樂府義士篇,讚其義行:
兄勿殺人,兄竟殺之。
殺人抵罪,兄自身祖。
功不敘怨,吾人兄弟之間何彼此,我室未聘死可矣。
不謀諸兄不告母,手持銅錘首官府,大人莫疑我何苦。
東園露井桃李芳,蟲來齒桃李代僵。
年年桃花開滿枝,開花結子,兄嫂當知之。
後玘雖未處死,然依律除籍,改由顧昇襲千戶。濮州老譜云,玘失考。
又成公嫡長子統,亦有孫名玘者。玘之子溥,襲鎮遠侯爵,諒係同名之兩玘。
結 語
濮州顧氏一族,經以上考證,為明江都鎮遠侯顧成後裔。顧亮一支,因係庶出,早世,無顯赫戰功等原因,致未見重於史冊。幸賴《濮州志》記其梗概,方未讓世人遺忘,默默地在濮州傳承香火。
參考文獻
1.顧雙進《濮州顧氏族譜》。
2.《明代同名顧成史料》。
3.《明史》卷一四四,列傳三十六。
4.《濮州志六卷》,明萬曆九年李先芳篡,清康熙十一年張實斗增修。
李先芳(1510-1594),字伯承,號北山,祖籍湖北監利人。明嘉靖二十六年進士,歷任知縣,戶部主事,刑部司官,亳州、寧國府同知。祖上遷來濮州李莊,今山東鄄城李進士堂村。萬曆初辭官回籍,與郡中名士編修《濮州志》。
5.《濮州志十卷》,明鄧韍撰。
6.《濮州州志》,清高志英撰。
7.《濮州續志二卷》,清郅玠修。
8.顧雙進《明鎮遠侯顧成史志事迹比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