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農文化見聞
玅林
布農原鄉
素聞台灣原住民布農族,其分佈在南投信義鄉之巒社和郡社兩群,擅長單口腔喉音,加上多聲部複音和聲。於小米豐收後酬神獻唱,名之巴希布布(Pasibutbut),即學名八部合音。此曲曾於1952年經日本音樂家推介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演出,掀起樂理論說,而致響譽國際。而余亦歷年來頗以未能親耳欣賞此曲為憾。
一一二年十一月,台灣島上氣溫漸降,已適於出遊;遠兒亦於年前卸任輔英科大校長,回任教職,已有餘暇悠遊山林。遂父子結伴,同遊南投縣信義鄉地利村,拜訪布農族卡社部落,欣賞達瑪巒文化藝術團之精彩演出,以了宿願。
十一月十九日,星期日,天晴。我們分從台北桃園兩地,如約於上午九時許,在高鐵彰化站會合。然後換乘計程車,以一小時三十分鐘車程進山,於午前抵達地利村。
地利村原名達瑪巒(Tamazuan),位於丹大林區入口,現有村民千餘人,乃布農族原鄉。據說該部落原居中央山脈之巴庫拉斯,因該地謀生不易,乃集體遷村於此。
今全村仍保持著布農族古樸文化,吸引外界遊人趨之若鶩。今沿路兩旁可以看到族人從事狩獵、農耕、祭祀等塑像,及經由結繩記事發展而來之曆板畫,指導著族人生活節奏。
入村已是晌午時分,我們先在Si Ka Ka餐舘打尖,欣賞著老闆娘用棕櫚葉摺成之器皿,和全店之鄉野情趣。遂點了麵餅等,胡亂地填飽饑腸。
從地利村往內深入,過濁水溪可到名勝雙龍瀑布及七彩吊橋,因限於時間和體力,未敢冒進。地利村給我的印象是寧靜、古樸和熱情。
天籟之音
午後遊人逐漸聚集到達瑪巒文化藝術團,等待著欣賞13:30—14:30之精彩演出。該團成立於民國九十年,由附近各部落組成,主在傳承布農族傳統文化。因由日月潭風景區贊助全部演出費用,故觀眾入場一律免費。
劇場是一座高大敞棚,四面無牆,與山林野趣結成一體,棚內地坪即是舞台。演員包含男女兩性和老中青三代。他們都穿民族傳統盛裝,十分驚艷。
演出指揮是一位壯漢,他手持一束青綠芒草。芒草代表生生不息,是巫師與靈界溝通法器。他指引著演員魚貫進場,和各種打擊樂器起音,乃全場靈魂人物。
在一小時連續表演中,包含著五個曲目,即:大自然的呼喚,獵槍之祭,婦女生活之歌,飲酒之歌,最後演出小米豐收之歌,掀起高潮,使全場觀眾都沉醉在古樸的樂舞中。
前四曲使用之樂器,包括木鼓、木杵、臼、簸箕、竹夾及不明竹器等。使用之道具有獵槍、腰刀、酒器和農具,都是古時使用之日常器具。
木鼓,剜木成腔,在劇場一側置地成行。用雙杵舂擊,發出孔孔之聲,引導著起音,和擔負全場配樂。
臼乃舂也,古者掘地為臼,其後鑿木石為臼。穀之始曰粟,舂之於臼,去其秕糠,發出沙沙之聲。今天演出增添十數枝木杵,直接舂地成音,錯落有致,在空靈曠野中,聽來十分悅耳,名為「杵音之樂」。
木杵,以堅硬木料製成,呈圓柱狀,長比人高,兩頭較粗,中部較細乃握把。舂地成音之良窳,全在木杵之材質和形狀。今日杵音技藝已漸式微,幸有年輕愛好者繼起,向耆老習製木杵,苦練杵音,曾組團在國家劇院演出,發揚光大。
箕乃圓形竹器,俗稱簸箕。古詩形容「竿頭擲穀一箕輕,忽作晴空驟雨聲」。簸時發出沙沙之聲。
竹夾用以夾物,用力空夾,發出答答之聲。
鼓、杵、箕、夾等配合發音,交織成樂,充份顯示布農民族累積之經驗及智慧,乃人類寶貴智慧遺產,願繼續發揚光大。
末後演出八部合音,被譽為天籟。天籟者自然界之音也。例如空木蜂鳴,瀑布迴音,松竹搖曳及水流潺湲等。所發出嗡嗡、嘩嘩、沙沙、呼呼……等音,都收入全曲旋律之中。今主唱者男子十二人,手牽手圍一圈,身子隨著節拍左右律擺。另有女子八人,牽手成排,不唱,僅配合全曲舞動,狀似陶醉。全曲無詞,僅以單腔喉音發出a, e, i, o四音,分成四聲部,由低音漸昇至高音。
據懂樂理者言,耳敏者能聽出五度泛音;在聲譜儀中,可顯示八度泛音。此曲之奇妙,非文字所可盡述,還須讀者前往親耳聆聽。
布農族傳統信念,認為此曲唱得越好,越對神明崇敬,則來年小米越發豐收。
全程演出以杵音之樂及八部合音最受激賞。可惜樂團設於深山老林中,道路艱險,外界愛好者不易進入。
曲終意猶未盡,邀請聽眾共舞,台內台外一片歡樂。
民族概況
布農族(Bunun)係自稱,人的意思,舊稱武崙族(Vonun)。總人口約六萬餘人,四分之三集中在中央山脈兩側之南投、高雄、花蓮、台東四縣。而在南投之仁愛、信義兩鄉又集中總人數之三成,乃該族分佈之重心。
據說其民族發祥地,是在雲彰投交界之濁水溪流域,因故內遷南投山區。至十八世紀,再往中央山脈擴散至花蓮之卓溪、萬榮,台東之海端、延平諸鄉。
山地崎嶇,溝壑阻隔,歷久產生文化差異。今已分為六群,即卓社、卡社、丹社、巒社和郡社。另有蘭社群者,分佈在阿里山附近,據說已被鄒族同化。
但該族定居濁水溪流域之前,來自何方?學術界及布農族自己都心中茫然。民族學者說她先祖可能住過華中地區,以後遷入南海島嶼,改變了語言文化。陳奇祿先生推想,大約於三千年前,進入台灣生聚。
布農族各群間,對於祖先之創始,流傳者不合常理的說詞。例如郡社群說是一對男女來自巨大的葫蘆和鍋子,婚後繁衍成族。卓社群說是在拉蒙山區有一隻糞金龜做成糞球,十五天後一對男女始祖從糞球中走出來。巒社群說祖先是虫子所變。又曰祖先是從山上巨石裂開所生。或某女因感恩嫁狗,此狗後轉化為人……。
此外,布農族也有射日神話。在太古時期,天空出現兩顆太陽,日夜照射大地,使河流乾涸,草木枯萎,農田歉收,民不聊生。一對農民夫婦到田裡工作,褓襁中嬰兒亦被晒成蜥蜴。父親氣極,決心偕長子前往征討太陽,以報殺子之仇。他們千里跋涉,最後射中一顆太陽之右眼,使之變為月亮。從此天地分清日夜,草木開始繁榮,田裡有了收成。又說月亮常用鏡子照看右眼傷勢,此鏡即是台東山區之嘉明湖。
語言是隨著時空因素不停的在演變。六萬餘人之布農族,竟形成五種方言。余前曾偶讀齊姓語言學家編撰之布農語讀本,雖不知出自何支方言,但見其例句「爸爸打Alang」,作:
Maludah(打)tama(爸爸)alang
其句子結構,亦為動詞在句首之南島語VSO模式,亦證明此族遷移過程必然經過南島。在今日通行國閩客語之大環境中,布農語想保持歷久不衰,也確非易事,今原民會竭力維護中。
布農族體質,膚色較深,身材略胖,小腿腓腸肌發達,整體觀感似乎接近亞洲北方人體型。因久居山林,養成堅毅不拔精神,對人不苟言笑;但相處時久,也會感到幽默熱情一面。布農族是一支極為優秀之民族,在政學藝體各界人才輩出,詳見《維基百科》記載,有紀曉君、高勝美等名人56位之多。
社會習俗
親族 社會習俗是約定俗成之無形規範,包括生計、風尚、禮節、習慣、信仰、祭儀等。布農族社會,由個人依次形成家及家族。再由數個家族組成氏家族。亦可由幾個世代組成大家族,人口常聚居數十人。親族間擁有共同獵場,擔負共同生計。該族是屬於父系氏族,子女從父,由子繼承家業。
部落 布農族集各親族為部落,過社會生活。部落有首領,負責對外事務處理,包括協商、結盟、保衛領域等,通常由功勳彪炳者擔任。祭司需有豐富農業和氣象知識,並熟習各種祭儀。在現行政治體制下,傳統組織尚可並行不悖。
婚姻 布農族屬於嫁娶婚,過去多由長輩決定。也知近親婚配其族不蕃,故選擇對象有嚴格禁忌。諸凡同一氏族,或五代之內之姑表和舅表親,四代之內之姨表親,都在禁婚之列。婚後生育,男方必須殺豬送至女方親家,生女送半條,生男送一條。女方家族要準備嬰兒服、被子、刀等回禮祝賀。
命名 布農族取名,是按照「自己名+氏族名」方式,氏族名亦可置前。目前氏族名已有百餘個,例如住山上、神箭手等。至於自己名,則是長子女襲祖父母名,其餘子女按排行襲叔祖叔伯姑姑等名。在這種方式下,會有同名現象。同名者互稱Ala,彼此有特殊情感。
生計 布農族傳統生產方式,是以山區燒墾為主。主要農作物有小米、玉米、甘薯等。目前飲食習慣已有改變,多半以稻米、地瓜為主食。副食則為野菜、蕈類與樹豆。樹豆別名木豆,可食可榨油,為多年生灌木。與外族接壤山口,近年發展觀光產業,日益蓬勃。
服飾 男子服飾較簡,特色是一件白色有紅色條紋之無袖對襟無鈕之上衣。女子服飾較繁,上衣右袵斜襟鑲邊,以藍黑為底色。給人一種低調、冷靜的感覺,又有奔放優雅的一面。再以色線在上綉出圖案,增添美感。外罩紅色肚兜。
酒禮 此行發見布農族飲酒,亦有飲酒之先敬天敬地敬祖先之禮,人人皆有暢飲豪爽氣概,手舞足蹈之歡。
信仰 布農族傳統信仰中,有天神和精靈兩個觀念。天神主宰人類一切,是倫理道德最高典範。人在做天在看,違反天神意志,即會降禍於身。精靈是指宇宙萬物之靈,萬物消亡靈即離開。人之靈魂有善惡之分,一旦離開人身,人即死亡。善終之祖靈會保佑族人。近年已有天主、基督教傳入,族人信之不悖。
禁忌 布農族習俗中也有不少禁忌,例如女人織布機具,忌諱男人觸摸。男人獵具、腰刀等亦忌女人觸摸。屋中爐火,左爐煮人食,右爐煮豬食。祭儀時左爐禁熄火。孕婦忌吃飛鼠。新嫁娘入門不吃豬腸。女兒出嫁不吃豬頭肉。小孩不吃雞內臟。女人不吃豬蹄……,時代在進步,禁忌諒有改變。
祭祀 因對天神和精靈之敬畏,而有歲時祭儀。在台灣各族原住民中,布農族是祭祀最多之一族。在一年四季中,按照祭期順序,依次有播種、封鋤、除草、驅疫、打耳、收穫、嬰兒、新年、進倉、開墾、拋石、番薯以及首祭等十三種之多。每種祭祀都有固定日程、方式及配合演唱之歌曲。
例如每年12~1月行播種之祭,唱播種之歌及前述小米豐收之歌。4~5月打耳祭,上山打獵回來後,全體男性輪流射鹿之耳。唱狩獵凱旋之歌,打耳祭之歌,傳授巫術之歌。6~7月收穫祭,感謝神明賜予豐收,唱收穫之歌。8~9月新年祭,唱正月之歌。
從祭祀中,也可知悉布農族過去曾經有過現已杜絕之獵首行為。例如每年3~4月及9~11月農閒時,到外社出草,獵回首級舉行首祭,炫耀戰功。唱首祭之歌,獵首凱旋之歌,報告戰功之歌。
感 想
由於布農族有一支奇妙的巴希布布,促使我對她作近距離觀察,再查諸靜態文獻,概略地瞭解此族文化。但始終難解的還是這支民族來自何方?台灣民族學者將之歸類為南島民族,又說源自大陸百越或百濮,也說其先祖生存過華中地區。這些終久是推測,難作確證。
我在探索布農族源過程中,聚焦在下述幾點。一、射日故事;二、神與靈的觀念;三、石生或狗生之說;四、祭儀的樂章。似乎也看到一些華夏文化的殘跡。是巧合,還是淵源,特再闡述於次。
布農族之射日傳說,也可見之於先秦文獻。例如楚辭章句中說,堯時十日並出,草木焦枯,堯命羿射十日,中其九。日中九烏皆死,墮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不少古文獻都有類似記載,例如「羿射九日,落為沃焦」等,內容稍異,情節雷同。
天神和靈魂觀念,與漢人完全一致。即使今日科學昌明時代,仍然深植人心。飲酒之先亦有敬天敬地敬祖先之禮,則與北方滿蒙習俗全同。
布農族祖先起源石生之說,與我國古文獻記載全同。大禹治水時變為巨熊,孕妻塗山氏見而驚嚇變巨石,禹追索其子,石裂子(啟)生焉。至於布農祖先狗生之說,則與苗族始祖盤瓠說同。
而最難得的是布農族祭祀時之樂曲,此與先秦雅樂如同出一轍。
我國雅樂是在西周初年由周公制定,乃祭祀天地祖先等大典之正樂。《詩經》大雅小雅等傳其歌詞,以後傳入日本朝鮮琉球越南,而在我國反而式微,不過在祭孔八佾舞中尚可見之。
至受漢人詬病布農族古時出草獵首之俗,殊不知在我國殷商廢墟中,乃司空見慣之事。
余今雖不能明確認定布農族,源自華夏民族何一支脈,但也不能全般否定其關聯性。
傍晚安返家門,圓滿完成布農族原鄉之旅,給我晚年歲月增添光彩。有勞遠兒一路相伴,殷勤照料,甚慰我心。(九十六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