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Blogger

2013年9月9日 星期一

印度蒙兀兒王朝巡禮

印度蒙兀兒王朝巡禮

         顧庭銘

蒙古血胤
  九十三年九月十七日二十一時三十分,我們從臺北啟程,飛機越過南中國海及孟加拉灣上空,經過七個小時的夜間飛行,終於在次日凌晨當地時間兩點半,抵達印度首都德里,開始七天辛苦之旅。炎熱的天氣與嚴重的飲食衛生,是這次旅途中兩大考驗,不過這裡有豐富的人文景觀,足以補償在旅途中的煎熬。
  我們的行程是走德里、阿格拉、傑浦三角形迴路,全程約七百公里,在印度地圖上只是區區的一小塊,卻因位處恆河和亞穆納河的交會處,擁有肥沃的沖積平原,致麕集了14800多萬人口,佔全印度人口六分之一以上,已足以代表印度人文景觀之全貌。
  這一三角形地帶,是印度中世紀蒙兀兒(Mogul)或從波斯語稱莫臥兒(Mughal)王朝之政治文化中心,從遺留迄今之輝煌建築群及眾多遺址,可以體會出此一王朝過去強盛和繁榮的一面。
  蒙兀兒王朝是中華民族中最優秀的蒙古族的後裔所建,自西元1526年至1857年共歷時330餘年,時當中國明嘉靖至清咸豐年間,也算是國祚綿長的一朝。開國大君是巴貝爾(Barbur),父親是征服突厥之帖木耳五世孫,母親是成吉思汗後代,身內流著蒙古雙親的血,所以說蒙兀兒王朝是蒙古族所建並不為過。但印度籍的導遊並不贊同,他的理由是帖木耳汗國久居中亞,早被回教同化,巴貝爾固有蒙古血統,但他是烏茲別克王子,十足的穆斯林。
  九月二十二日在德里百老匯,我們欣賞印度民族舞,見其舞姿的快節奏,迴旋,舉手投足之間,逗趣的頸部動作,帶著濃濃的中亞及波斯韻味,導遊的說法似乎不錯。
  巴貝爾於1526年應邀率師從阿富汗進軍印度,在潘尼拍特地方擊敗佔領德里之蘇丹阿伯拉汗羅地,遂建立蒙兀兒帝國。但他只在位四年即傳位給兒子胡默元(Humayun)。
  胡默元接位後,首先在德里建丁伯納城,然而十一年後被統治北印度的阿富汗人希沙蘇里擊敗,退出德里,丁城亦被毀。1548年希沙蘇里逝世,1555年胡默元捲土重來,攻入德里,擊敗其子伊斯蘭沙,收復父親留下的基業。父子倆人奮鬥了30年,才奠定帝國基礎,可謂創業維艱。
  胡默元復仇後只一年,不幸在登梯時失足而亡,繼位者是只有十三歲的兒子阿克巴(Akbar)。
  胡默元的陵墓在德里,由妻子哈姬貝姑營建,歷時八載完成,雙層巨大圓頂,八角形基座,建材使用白色大理石及紅沙石,世人認為是爾後蒙兀兒建築風格之濫觴,也是泰姬瑪哈陵之雛型。
阿克巴大帝
  阿克巴是蒙兀兒王朝中最有雄才大略的君主,他自1556年繼位後開疆闢土,西至阿富汗,南至哥德佛利河,武功蓋世,奠定王朝爾後150年的盛世,而他自己統治帝國也長達半個世紀之久。
  不過強人統治難免殺氣過重,傳說他曾殺降將及俘虜並將頭顱建塔以炫勝利,也曾於1568年屠殺過三萬名無武裝之印度教農民,一直被世人所譴責。
  蒙兀兒王朝可說是中亞的回教勢力,進入印度教為主體的國度中,算是標準的「外來政權」。阿克巴先採恐怖征伐,佔據領土,然後收攬人心鞏固政權。他將回教、印度教、基督教、耆那教等結合成一種新的信仰,自己也身體力行,另一面免除印度人賦稅,派印度人出任民事及軍事要職,並與各教派權貴子女聯姻,將所有的敵對力量化成政治夥伴。
  阿克巴繼位九年後,即在亞穆納河畔建設阿格拉紅堡,歷經三代才完成。九月十九日下午我們到達堡前,但見用紅沙石築成高約十公尺的城牆,及巍峨的城門,在陽光照耀下發出粉紅色光芒,顯得美麗莊嚴,又洋溢著粗獷的氣質。內部建築採用白色大理石建材,精緻的雕刻與裝飾,細膩地表現出印度及中亞的藝術風格。公眾廳是帝王聆聽臣民諫言之處,柱壁頂部都鑲嵌著美麗的裝飾。會議廳是接待大臣、使節、貴賓之處。賈汗季宮係紅沙石結構,雕刻之精細舉世無與倫比,宮前放置巨大石雕浴缸一口,引得遊客都駐足探視。什希宮是沙賈汗大帝王妃寢宮,也是沙賈汗晚年被兒子囚禁之處,牆壁及屋頂鑲嵌著鏡片及寶石,極盡奢華之能事。
  阿克巴一生喜歡打仗和女人,二十六歲時已掌握住帝國全部權力及財富,雖然後宮數千卻無子嗣,一位回教聖者沙里姆卻斯特預言,如與印度教女子結婚,日後將得三子,他即遵聖者之言,娶印度教背景的安珀堡主妹妹為妻,後果應驗。實際上是一樁印回間的政治婚姻,阿克巴藉此吸收了統治傑浦的拉加曼辛格家族的強大勢力。
  安珀堡在傑浦城郊十一公里處的山腰間,是1592年拉加曼辛格王公始建,地勢險要,下有護城河,周圍築城牆相護,易守難攻。我們是在九月二十一日上午到達堡下,換乘大象上山,沿途小販阻道,行進遲緩,卻也因此飽覽了山巒風光。堡內也有公眾廳、會議廳等建築,而以勝利廳為宮殿建築之極品,此廳四壁及頂部都鑲嵌著千萬塊寶石及彩色鏡片,藉著鏡片反射熱量,以保持室內溫度,因此這是王公的冬宮。冬宮之上又是夏宮,山風徐來,全無暑氣。勝利廳之對面是歡喜宮,是王公們宴會跳舞之處,地面設有水道,用來消除暑氣。
  阿克巴為慶祝王子賈汗季(Jahangir)誕生,特在阿格拉城外40公里山上,再建一座城堡,以示紀念,此堡名法德普希克里堡。我們是在九月二十日上午到達,雖也用紅沙石建成,似乎沒有阿格拉紅堡之雄偉。堡內亦有公眾廳、會議廳等設置,較特別的是各棟建築之雕刻圖案,都融合了印回及基督教藝術,名之為阿克巴利(Akbari)風格,以示對各派宗教之包容。這座城堡曾是阿克巴1570-85年的首都,後因供水困難,於建都14年後毅然放棄,重回阿格拉紅堡。
  阿克巴之陵墓建成於1623年,在阿格拉附近之希坎特拉,建築型式亦混合印回風格,波斯鑲嵌技術,回教的呼拜樓,讓各教派都能接受,故能安然保存迄今。
  賈汗季於1605年因阿克巴去世而繼位,在位22年間,浸淫在父親的餘蔭中,一生除了繼續發揚蒙兀兒藝術及文化外,留給後人的只有兩座陵墓,一座是自己的,一座是岳父兼重臣的,都使用不同顏色的大理石築成,裝飾著碧玉黃水晶等寶石,顯示出不可超越的尊貴和藝術精華。
沙賈汗大帝
  沙賈汗(Shah Jahan)大帝意思是世界之王,他1627年繼位,1658年被纂,在位三十餘年中承繼了祖宗留下富強的國家,及大到不行的權力,一直醉夢在盛世的歡樂中。
  他一生留給世人的兩件大事,一是在舊德里興建的紅堡,一是在阿格拉興建之泰姬瑪哈陵,及一段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流傳千古。
  可惜此行因時間倉促,德里紅堡無緣得見,不過據導遊轉述,此堡亦係紅沙石建成,與阿格拉紅堡大致相仿。德里紅堡又名拉爾奎拉城,周長2.4公里,八角形的平面配置,西及南各建大門一座,堡外有壕,水通亞穆納河,工程歷91639-48)。內部建築有公眾廳、議事廳、鏡宮、歡喜宮、清真寺及愛妃蒙泰姬宮。建築風格採蒙兀兒式樣,精工切割的大理石鑲嵌著寶石,構成美麗的圖案及花紋。
                                                     
               
        泰姬瑪哈(Taj Mahal)陵位於阿格拉亞穆納河畔,是沙賈汗於1630-52年所建,現被列為世界七大人文奇蹟之一。
1612年沙賈汗尚是王子時,在巴札中邂逅到身為大臣之女的波斯美女雅瓊曼(Arjamand Bano Begam),驚為天人,遂娶為第二任妻子,15年後沙賈汗繼位,封她為蒙泰姬瑪哈(Muntaz Mahal ),意為「宮中寵妃」。
  泰姬源自蒙泰姬,簡稱表示尊敬。
  雅瓊曼聰慧絕倫,年輕貌美,能詩善畫,又長音樂,且以過人智慧,協助夫婿取得王位繼承。他們朝夕相處,鶼鰈情深,相伴於沙場,同遊於天涯,不幸在沙賈汗繼位後第三年,她陪伴夫婿在南部德幹高原征戰時,因臨盆第14胎難產而香消玉殞,時年39歲。臨終向沙賈汗泣訴:「毋忘我,勿再娶,為我建陵,以示永遠相愛,留芳千古」。
  沙賈汗因喪妻而發狂,一夕間頭髮盡白。
  我們是在九月十九日參觀泰姬瑪哈陵的,入內要經過兩重電子安全偵測門,及兩次人工搜身翻查隨身攜帶物品,以防恐怖份子混入破壞,顯然印度人視陵墓為國寶。
  陵墓建築師包括波斯人阿剌伯人,真實姓名各方說法不一,無法確認。
  陵墓融合印度、波斯、中亞回教等風格,確是舉世無雙的巨構。外表給人的觀感是聖潔高雅,美得令人窒息。主體圓頂高65公尺,四角各有39公尺高的呼拜樓一座,左右兩側各建清真寺一座,陵前是蒙兀兒式的廣大花園,陵區三面建紅沙石高牆,整體看來莊嚴無比。
  據云陵基是挖18口深井,井中填入一層石頭一層柚木,層層壘實,以資防震。四座呼拜樓建成向外傾斜八度,以防一旦坍塌不會撞及中央主體建築。每日鳩工兩萬兩千人,連續建造22年。
  全部用白色大理石建成,鑲嵌著36種不同顏色之寶石、翡翠、孔雀石、水晶等,構成美麗圖案花紋及回教經文。大理石來自印度西北方及巴基斯坦馬克拉納,材質堅硬,不吸水份不風化,雇用千頭象隊來回搬運。寶石來自巴格達、中國、阿富汗、錫蘭等地。
  正堂靈座安放兩具大理石棺,小型居中者是泰姬瑪哈的,大型居左側者是沙賈汗的,但是這兩具石棺是供人參觀的仿品,真正石棺則安放在地下室,禁止外人參觀。
  印度詩人泰戈爾形容,泰姬瑪哈陵是:「臉上永恆的淚痕」。
  沙賈汗於陵墓完成後復生狂想,要在河之對岸,為自己再建一座黑色大理石陵墓,兩墓間以橋相連,表示生死與共,但因宮廷禍起未能如願。
  建陵耗盡國家財力,朝廷驚恐,致引起1658年諸子奪嫡,禍起蕭牆,第三子奧朗卻布(Aurangzeb)得回教勢力擁戴,取得王位。
  奧朗卻布殺兄纂位成功後,將思妻發狂的父親囚禁於阿格拉紅堡內,以後八年時間,他在女兒賈哈納拉陪伴下,每日只能透過小窗遙望泰姬瑪哈陵在亞穆納河中的倒影,以迄1666年孤寂抑鬱而逝,享年74歲。
帝國之覆亡
  奧朗卻布是一位暴虐而又剛愎自用的君主,他繼位後廢棄帝國一脈相傳的政治制度,一心一意想將印度導向於單一的回教國家,而排斥印度教人出任公職,加他們稅,拆他們廟,引起廣大農民反抗,政局陷入動盪不安。
  他在遠征南印度時,耗盡了帝國的財力,又助長了馬拉他族和印度教人乘勢結成敵對同盟,很快橫掃印度中北部地區,最後連蒙兀兒王朝都成了他統治下的兒皇帝。
  1707年奧朗卻布死後,各地城邦紛紛割據獨立,此時歐洲勢力又乘勢侵入,迫使帝國開始以後150年的苟延殘喘,到十八世紀下半葉統治疆域縮小到只剩德里周圍區區一隅。到1858年完全覆亡為止,中間竟更替了13位皇帝,甚至1719年一年中更替了三位皇帝。1803年以後所謂帝國王朝,是依靠英國東印度公司每年提供260萬盧比過日子,條件是讓出主權及准許英國在印度徵稅。王室卻並不以喪權辱國為恥,反而高高在上的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
  巴哈杜沙察法二世(Bahadur Shah Zafar II)(1837-57),名義上算是帝國的末代皇帝。1857年因英國配發印度傭兵來復槍,使用牛油及豬油作保養,觸犯印回雙方教徒禁忌,而釀成暴動,一齊攻進德里,擁護巴哈杜沙為皇帝,傳檄各地共同起義,驅逐英國。不意各地城邦王公,貪圖英國給與私利,竟都袖手旁觀,不肯響應。故不到半年時間起義失敗,巴哈杜沙也被判有罪,流放到緬甸仰光,度殘年至1862年去世,自此蒙兀兒帝國最後一點影子也消逝無蹤。
  此行看到蒙兀兒帝國強盛的一面,也聽到帝國敗亡之慘象,其中因果關係,給與後人莫大啟示。
  蒙兀兒帝國之所以強盛,全要歸功於阿克巴大帝的政治智慧,他感到作為「外來政權」立足之不易,乃決心遷就統治地區的情景,與大環境融為一體,將印度各宗教勢力由排斥轉化成互相合作,使國家得到長治久安。反觀奧朗卻布不顧大環境中百分之八十的印度教信仰,卻逆勢而行,一意孤行的獨尊回教,而本身又無能力去鎮壓大環境的反撲,終於斷送帝國命脈。
  國家、民族、政黨、企業、個人都是一個道理,如果在生存競爭中忽略了環境因素,不知調適因應,卻一味的陶醉在自我的憧憬中,終將在人羣中陷於孤立,遭受到排擠,最後不是被時代淘汰即是自己消逝無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