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Blogger

2013年9月12日 星期四

寧波天童寺與曹洞宗之東漸

寧波天童寺與曹洞宗之東漸

庭銘

  回憶童年在家鄉時,開門即見對面太白山頂雲霧繚繞,透著幾分仙氣,家母告知山中有座千年古剎,名天童寺,信眾甚多,香火鼎盛,有一口大鍋,煮飯可供千人食用。因路途遙遠,無緣朝山進香,而我則以未見此口大鍋為憾。轉瞬間我已八十高齡,家母早已仙逝,如不早日瞻仰寶剎,聆聽梵音,將成終身憾事。
        九十五年三月八日,我偕內人第四次返鄉,回到寧波市北侖區。九日在高塘村四顧山墓園,為父母墳重修後首次祭掃。十日在寧波候機,下午專程安排朝拜天童寺,得償夙願,心中欣喜無比。我們先到江東區汽車東站,搭乘362號公車,東行進入鄞州區,過育王寺後南行入太白山區。公車直開山門前,此時巍峨梵宮已經在望。
  寺院座落在層巒疊嶂的太白山麓,東西北三方有六峰相擁,故有群峰抱一寺,一寺鎮群峰之氣勢。唯獨南面天闊山遠,松風大道蔥郁清幽,迎接海內外每年五六十萬僧眾大德遊客前來敬香朝山禮佛。
天童禪寺
西晉永康元年(公元300),僧人義興雲遊至會稽郡鄮縣(今鄞縣)南山之東谷,結茅修行。相傳有一童子每日送薪擔水,精舍建成後,童子對大師曰:「吾乃太白金星也,因大師篤於道行,感動玉帝,命我化為童子前來護持,今大功告成,特來告辭」。言畢童子不見,由此將山名太白,寺名天童。歷代帝王雖多有賜名,諸如天童玲瓏寺、天壽寺、天童景德禪寺等,但總不忘天童護持之功,名天童寺迄今。
  唐至德二年(757),住持宗弼禪師有感於東谷中地狹谷淺,不利擴充,乃將精舍遷至天童寺現址。後幾經擴建,現有規模保持明代風格,布局嚴謹,主次分明,共佔地76千平方公尺,建地約4萬平方公尺。在中軸線上,依山勢坡度由前至後,由下至上,依次建天王殿、佛堂、藏經樓、羅漢堂等五棟主要伽藍,典雅古樸,蔚為壯觀。
  所有伽藍,均以長廊連接,故入寺香客晴天不曬日,雨天不濕腳,規劃獨具匠心。
  天王殿由住持圓瑛法師於民國二十五年重建,殿內左右分列四大天王,高7.4公尺,神態威嚴。中設暖閣,供彌勒佛。佛殿係密雲禪師於明崇禎八年(1635)重建,高二十公尺,廣七間,深四間,供釋迦牟尼佛、藥師佛及阿彌陀佛,佛高13.5公尺。大殿兩側分列十八羅漢,姿態各殊,殿正中懸掛清雍正御筆「慈雲密布」匾額。法堂是講經說法場所,上為藏經樓,供奉清順治御賜鎏金藥師佛。羅漢堂計19間,十八羅漢石刻像神態逼真,栩栩如生,畫像出自竹禪和尚之手,刻於民國七年。
  宋建炎三年(1129)起,正覺禪師住持三十年間,弘揚禪宗派下之曹洞宗,時僧人常住者逾千人,到明崇禎年間,一直是天童寺的鼎盛時期,現寺中保存一口千僧鍋可作佐證。此鍋直徑2.36公尺,深1.07公尺,重約四公噸。
  宋如淨禪師為禪宗曹洞宗第十三代祖師,住持天童寺時,於寶慶元年(1225)有日本僧人道元法師,渡海到天童寺參學,從如淨禪師受曹洞宗法。道元回國後創立日本曹洞宗派,迄今方興未艾,尊天童寺為日本曹洞宗之祖庭。
  天童寺現今住持明暘法師,係民國七十七年應天童寺兩序大眾懇請,進院升座,發揚禪宗不遺餘力。
  天童寺是佛教禪宗著名道場,宋嘉定間,中國禪院五山十剎中,天童寺列為五山之第三山。明太祖冊封天下名寺,將天童寺列為禪宗五山之第二山。清代與鎮江金山寺、揚州高旻寺、常州天寧寺合稱禪宗四大叢林。因歷史悠久,建寺一千七百餘年,梵宮巍峨,禪意深邃,而被譽為東南佛國,蜚聲海內外。
禪宗南派
  禪從梵語Dhyana音譯而來,異譯甚多,意譯作靜慮解,也就是在寧靜中沉思之意,是我國佛教諸宗派中,形成較晚的一支。大興於唐代,續盛於五代兩宋,式微於元明。禪宗主張直接心傳,以心傳心,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所謂見性成佛,是說人的自心本來是清淨的,原無煩惱,只因受到外界一切事物現象,禪語稱之為「相」,之所迷而蒙住本性,所以要想成佛,便要在心中掃盡外界的相,而發明本心。故禪的修持要旨是淨心和自悟,淨心即心絕妄念,不染塵埃;自悟即一切皆空,無有煩惱。能淨能悟,即頓時成佛。說來簡單,參透卻難,即使出家人也有修持一生,而不能開悟者。
  佛教禪宗傳入中國,始自天竺僧菩提達摩(Bodhidhanma),意譯作道法解。他於梁武帝大通元年(527),泛海渡江到嵩山少林寺,面壁坐禪,謂一切眾生皆與佛同,以清淨之心,藉觀壁坐禪,即得信悟。他的衣缽真傳慧可、僧璨、道信等大師,傳到弘忍(602-675),已是唐僧,是為禪宗五祖。
  弘忍大師,蘄州黃梅人,出家於黃梅雙峰山東山寺,門下甚眾,一日命眾僧各述一偈,以憑遴選傳承衣缽之人。神秀於壁廊書一偈曰:「身為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惠能亦誦一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五祖見惠能已自悟見性,乃潛授衣缽,是為禪宗六祖。
  以後惠能在南方弘揚「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頓悟」心法,神秀在北方倡導,「漸悟」心法而因戰亂致式微。使惠能一枝獨秀,而門下又濟濟多士,各將其禪旨分化各地。不過各自稟性不同,產生不同禪風,至衍生溈仰、臨濟、曹洞、雲門、法眼等五宗派別。
  天目高峰禪師對於諸家禪風評為:臨濟之痛快,溈仰之嚴謹,雲門之高古,曹洞之細密,法眼之詳明。在五宗派中唯曹洞臨濟流傳較廣,延續迄今,其餘宗派宋以後皆已失傳,故曹洞臨濟成了禪宗南派之孑遺。
  曹洞宗由唐代江西洞山之良价(807-869),及嗣法弟子撫州曹山之本寂(940-901)兩人所創,合稱曹洞宗。洞山以為佛祖所傳正統禪法,除了修證自悟清淨一心之外,別無其他,他又以易理的解釋,說明一心的道理,他排斥名利,激勵學人,宣揚細密宗風。天童寺曹洞宗如淨法師對於修持,則偏重打坐,他說參禪是身心脫落,只要打坐,離五欲,便能和佛相見,此外不必燒香禮佛誦經。
  近代曹洞宗最受注目的一位禪師要數蘇曼殊(18841918),曼殊大師廣東香山人,光緒十年出生於日本橫濱,父蘇傑生,旅日茶商,生母河合若子,養母河合仙都,皆日本人。五歲隨父回廣東,十二歲在廣州長秀寺由贊助和尚剃度出家,受具足戒,嗣曹洞宗衣缽,但他曾三度出家還俗。
  曼殊天才橫溢,能詩文擅繪畫,通曉英法日梵文,佛學造詣深厚。詩代表作是一首「春雨樓頭尺八簫,何時歸看浙江潮,芒鞋破缽無人識,踏過櫻花第幾橋」。小說代表作是一篇「斷鴻零雁記」,以細膩文筆,描述自己徘徊在道心與親情尤與未婚妻雪梅之間的兒女情長。但終將一己之多情,化為佛家無限的慈悲,表現出修道者的真情,世人稱他為情僧。無奈天公偏不疼好人,讓他在三十四歲的英年,早逝於上海。
永平禪寺
宋寶慶三年(1227)八月,日僧道元自天童寺修法返日,開創了日本曹洞宗派,於福井縣創建永平寺,其禪林戒律,皆取法天童。七百多年來,今日本曹洞宗寺院已擁有一萬五千座,信徒八百萬人,成為日本一大宗派,永平寺也被尊為日本曹洞宗大本山。
  道元禪師生於鎌倉時代正治二年(1200)於京都,八歲時因母往生而悟人生之無常,十三歲在比叡山出家,二十四歲渡海到天童寺參學,二十八歲回國後一度駐錫京都建仁寺,再在宇治建興聖寺,日本寬元二年(1244)開創今永平寺。
  我於八十五年十一月一日,遊日本越前地區經過福井縣,有緣到永平寺朝山。寺座落於大佛寺山,附近山色蔥蘢,林蔭深邃,時值初冬,紅葉已開滿山野,初入山門,即感幽幽禪意。寺有七堂伽藍,殿堂樓閣約七十餘棟,寺境廣約十萬坪,在古木參天群林環繞下,誠乃出家人最佳修持道場。
  山門具唐代建築風格,一進山門,兩側供奉守護神四大天王。樓上為羅漢堂,中央供奉釋迦牟尼佛,五百羅漢分列兩側。僧堂係供僧眾坐禪及朝午用食,又是夜晚就寢之處,殿中央供奉文殊菩薩,可容九十位僧眾修持,改建於明治三十五年,建築具宋代風格。佛殿位於七堂伽藍之中央,乃祈求國土安穩,萬民和樂之道場,中央供奉釋迦牟尼佛,左側阿彌陀佛,右側彌勒佛,建築具宋代風格,壯麗典雅,明治三十五年重修。法堂位於七堂伽藍之最後,為住持、禪師說法場所,在須彌壇上供奉觀世音菩薩,是一座可容納千人聽道的大會堂。
  入內參觀戒律甚嚴,限著適於參禮之服,脫鞋,沿左側行,保持肅靜,禁觸摸鐘鼓等法器,禁拍攝寺內僧侶。
  僧侶仍嚴守當年天童寺如淨法師傳授之戒律。早課先在僧堂面壁坐禪,戒僧持戒板監視於後,如有人覺得心緒雜亂,不能定靜,則自動起立,接受戒僧杖脊。然後至法堂梵唱誦經,清淨心靈。誦經聲要不亢不沉,渾厚適中。每月四及九日之早上,在眾寮互相淨髮,了斷一切煩惱。每日修行從洗臉開始,舀一盆水,手掬些許水洗臉漱口洗頭,使自身所須減至最少,以示愛惜天地萬物。
  修行重點在坐禪,但坐禪非修行之全部。每日早餐後,上百修行僧即開始將全寺九百公尺長迴廊,在一刻鐘內清掃擦拭完畢,即使隱蔽角落處也不能遺漏,稱之為動的坐禪。總之打坐、行、住、臥、工作都是修禪時機。僧袍潔淨燙平,穿著整齊,法相莊嚴。僧堂、浴室、東司(廁所)為三默道場,入內禁止談話。洗浴的意義是洗身也洗心。
  寧波天童寺自1979年劫後重光以來,日本曹洞宗法門兄弟,即紛紛來華至祖庭朝山,至1990年止,已有貫首、管長、住持、信眾等四五千人之多。僅日本禪宗學校橫濱鶴見女子高等學堂,組團來天童寺修學,四年內即有3,700餘人次。天童寺亦派出禪師、住持等赴日本各禪院弘法,雙方交流密切。中日兩國一衣帶水,曹洞宗又一脈相承,但願今後兩地永結佛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