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Blogger

2013年9月12日 星期四

黑龍江探索之旅

黑龍江探索之旅
顧庭銘
一、小興安嶺
此次離台,遠赴黑龍江流域作探索之旅,行經小興安嶺、大興安嶺、呼倫貝爾大草原、松嫩平原等地;計市、地區、縣、旗、自治旗等17處行政區;長途跋涉四千餘公里,對80高齡的旅者而言,算是一次體力挑戰。
九十五年八月二十二日,從台灣搭國泰班機啟程,經香港換南航,抵達哈爾濱時已是二十四日凌晨兩時,旅途長達10個小時,難以支持的疲睏,一進飯店便倒頭和衣而睡。4,000公里17處城市的旅程,在中國版圖中,只佔小小的一塊,使我又一次領悟到大哉中華的涵意。
五大連池
八月二十四日10時,在睡意惺忪中勉強從哈爾濱啟程,順著202國道向北急駛,兩年新的遊覽車,熟練的駕駛技術,平直寬廣的路面,致長途乘坐十分舒適。國道兩旁是白樺林帶,高約十餘丈,幹挺葉綠,綿密地結成綠色隧道。白樺林外側,都是一望無際直到地平線的大豆、玉米、麥、馬鈴薯等農作物,微風吹過,綠葉形成波浪,煞是好看。美的定義是簡單,是大,我首次見到了浩瀚田園翠綠一色的美,看得出神,心中陶醉,睡意全消。
  東北小興安嶺地形,不能聯想成崇山峻嶺,連丘陵都不是,只是一大片連綿起伏的高地,所以大部份土地可以耕作,從哈爾濱起到黑龍江畔的黑河市,看到的都是這種景象。過去這裡被稱為北大荒,但經過國人辛勞開發,現在已改稱為北大倉,富饒的程度實超過我想像。導遊介紹,世界上有三大黑土帶,北大荒即是其一,所謂沃野千里,就在眼前。
  中午到達北安市,下國道左行50公里即到五大連池市,這裡是著名的火山群自然保護區。公元1719-21年火山爆發,堵塞白河,形成5座堰塞湖,故名五大連池。從古代到近代,共形成14座火山,其中以老黑山年齡最輕,體態龐大,是最佳景點。
老黑山是14座火山中最高的一座,海拔515公尺,相對高度166公尺。山的東及北兩側,已築有盤山登山道,可直通山頂。沿途是黑色岩漿凝固成蜿蜒的石龍,向前延伸十餘公里,如同大海洶湧的波濤,舉世罕見。近看則怪石嶙峋,千姿百態。山頂有漏斗狀火山口,直徑約350公尺,深約140公尺,站在火山口邊向下探望,令人心驚肉跳。從山頂可俯視五大連池全貌,及屬於火山群的火燒山、藥泉山、鐘靈山、黑龍山等,都不高。但見火燒山卻被火山口衝成兩半,裂縫猙獰,狀態怪異,山坡多火石彈。
  從火山中流出來的泉水,當地人視之為聖水,傳說有治病療效。現已建成南北兩座公園,遊客多取聖水回家使用,或以聖水洗臉洗手,或以聖泥塗身,是否靈驗,則見仁見智,也許心誠則靈罷。
東北冬季氣溫,可降到攝氏零下三四十度,夏季地面雖然回溫,但地下低溫依舊。在五大連池開鑿了兩處冰洞,洞中氣溫保持在攝氏零下2-4度,內有一些小型冰雕作品,供遊客下洞去體驗冬季北國冰雕的景象,但須租用棉大衣禦寒。筆者深恐感冒,作罷,只在洞口向下望望,但仍被陣陣刺骨的冷氣逼退。
黑水湯湯
  離開五大連池市後,退回北安市,繼續上國道向北朝黑河市前進,兩旁景色依舊,但道路的坡度卻在緩緩抬升。車行約3小時,即到達小興安嶺中黑龍江邊的黑河市。
黑河市是黑龍江省的地級市,轄愛輝區、五大連池市、北安市、遜克縣、嫩江縣和孫吳縣,幅員6.9萬平方公里,幾乎是台灣的兩倍,但人口卻只有173萬,是一處人口稀少美麗神奇的邊境市。我們首先抵達新建的江濱公園,有一團民間國樂社,正在園中即興演出,給公園憑添幾分文藝氣息,也顯示這一帶的民康物阜。公園外側則是遊輪碼頭,故人煙麕集,相當熱鬧。
  小興安嶺西接伊勒呼里山,東南止於松花江邊,全長約500公里。黑河市約在嶺之中點,市境內有358公里長的國境線,設置許多界碑和哨所,因此他是北疆邊防上的重要城市。
黑河市的對岸是俄國阿穆爾州,首府布拉戈維申斯克市,即中國所稱之海蘭泡。兩岸隔江相望,寬度不到1公里,乘船到對岸只需15分鐘,冬季江面封凍,則可行駛車輛。他是首批對外開放的邊貿城,因在江北屬凍土帶,五穀蔬菜不生,人民日常食用所需,全賴中國供應。據說1斤豬肉在黑河市是人民幣4元,運過江北即值16元,因此邊貿熱絡。在大黑河島設有黑河口岸,國際貿易城,及雙方商旅來往的港口,年進出口總值達5.85億美元,且在持續成長中。
我們在公園中,背對黑龍江及俄國阿穆爾州府攝影留念後,即下遊輪遊江。兩國是以主航道之中心線為界,俄國巡邏艇架著槍砲,在中心線上來回航行,耀武揚威,監視江中兩岸船隻動態。布拉戈維申斯克市,大概是工業城,人口約22萬,也有中國僑民,在遊輪上可以看到對岸高聳的大樓,漂亮的建築,還有十幾付裝卸貨櫃的大吊架,猜想這裡生產規模還不小。
黑龍江古稱黑水,俄國稱阿穆爾河,滿語稱薩哈連烏拉,蒙古語稱哈拉穆連,鄂溫克語稱卡拉穆爾,都是黑水的意思,自十三世紀遼史成書後,才稱黑龍江。
他的源頭有二,南源額爾固納河,發源於大興安嶺西麓之呼倫貝爾;北源石勒河,發源於蒙古肯特山北麓,南北兩源在中國漠河縣境合流,開始稱黑龍江,最後注入鄂霍次克海。以北源算起,全長4,350公里
黑龍江原是中國內陸河,是我國北方諸民族發祥的母親河,大約幾萬年前即有人在附近生聚繁衍,只怪國人守土無能,委曲他成了中俄界河。歷年因江中沙洲島嶼之歸屬,爭論不休,而談判結果,吃虧的一方,永遠是中國。近年江中面積350平方公里的黑瞎子島劃界結果,平白送掉了一半,即是一例。
璦琿國恥
八月二十五日一早,前往離黑河市不遠之璦琿縣遺址,現址已人煙渺茫,目前只剩一座魁星閣,一口滿洲國時期鑄造的古鐘,和新建的璦琿歷史陳列館,其餘蕩然無存,連地名都改為黑河市下屬的愛輝區。入內是新建的道路,直通陳列館,道兩旁植64棵行道樹,樹腳立一方石碑,上刻一村名,表示不忘沙俄侵略江東六十四屯的國恥。
  江東六十四屯,現已承認歸俄國所有,以後是否再能收復,大概已無指望。甚至因通俄語而生虛驕之心的女性導遊也說,哪裡的民族不一樣,言下之意那塊土地本非我所有。殊不知在沙俄東漸尋找出海口之前,江北之外興安嶺地區,向來是我北方鄂倫春、鄂溫克等民族遊獵區,是我固有疆土,無庸置疑。
  因此我得略費筆墨,摘述這段國恥,以示不忘,並正年輕一代的認知。
  璦琿是達斡爾語可畏之意。黑龍江流經璦琿時,已呈北南走向,縣境橫跨江之兩側,江之西側習稱江右,即今愛輝區;江之東側有塊沖積平原,約3,000平方公里,向來是滿族農墾地,已發展到64座村落,2,154戶,約萬餘人,故名江東六十四屯。清黑龍江將軍衙門原本設在江東,1685年方遷至江右建璦琿新城。
1858年之中俄璦琿條約,1860年之中俄北京條約,中國被迫將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含庫頁島約100萬平方公里土地,割讓給沙俄。但條約中明文規定,江東六十四屯永為中國所有。100萬平方公里土地,大約是台灣面積的28倍,這麼大筆土地拱手讓人,而不誓死捍衛,要譴責的是當時主持談判的黑龍江將軍奕山。他是皇室子孫,隸鑲藍旗,1855年調任黑龍江將軍,5年後闖下滔天大禍,為全國朝野所不容,後雖召回京師革職查辦,但也無補於國土之損失。而核定條約的是愛新覺羅奕詝,即咸豐皇帝,國人要牢記這兩位昏聵的君臣。
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無知的慈禧太后激起義和團動亂,引來八國聯軍入侵中國。沙俄遠東軍即乘機燒殺搶劫江東六十四屯,將屯中國人全部驅離,並於渡江時大開殺戒,據《黑龍江省志》稱,當時死難者共七千餘人,說是「骸骨漂溢,蔽滿江津」。以後多次向俄國索討均相應不理,但我國從未承認放棄該地領土主權,仍將這塊土地畫在我國版圖上。不想近年卻承認了侵佔事實,致江東六十四屯在我國地圖上永遠消失,而七千餘條人命也永難昭雪。
參觀璦琿歷史陳列館後,聯想到今日中日間釣魚台領土主權之爭,如果海峽兩岸政府一直曖昧不明的敷衍下去,難保將來不會步上江東六十四屯的後塵。思至此,心中感到萬般無奈,何以國人總是內鬥強悍,外抗懦弱。我急想離開小興安嶺,好暫時忘掉這段怒氣填膺的往事,到大興安嶺去洗一次森林浴,解開我心中的鬱悶。
二、大興安嶺
  八月二十五日,結束璦琿遺址參訪後,隨即沿黑龍江邊之省級公路西行,向呼瑪縣前進,自此進入大興安嶺地區,但道路兩旁,仍是大豆玉米等田園風光,顯然尚是農作和森林的過渡區。
  什麼是大興安嶺地區,他是黑龍江省下的一處行政區,相當於地級巿,下轄呼瑪、塔河、漠河三縣,呼中、新林、松嶺、加格逹奇4區,首府設在加格逹奇,奇怪的是松嶺和加格逹奇兩區,卻在內蒙古呼倫貝爾巿地界內,每年以人民幣200萬元向內蒙租用。這一地區面積大到85,000平方公里,人口卻稀少得只有53萬人。
  自從大陸承認蒙古獨立後,中國地圖已從過去一片秋海棠葉,變成一隻老母雞,而我們現在所在位置,相當在母雞頭部正走向雞冠。
呼瑪縣是因一條黑龍江支流呼瑪河而得名,5萬人的小縣,但因瀕臨黑龍江邊,對岸是俄國的庫馬拉,可通西伯利亞大鐵路,因而成為邊貿及國防重要口岸。二十六日清早,參觀過呼瑪濱江公園,及附近之口岸和碼頭,還有豎立在江邊的國界碑後,又匆匆上路,向著塔河縣前進,正式進入大興安嶺森林區,眼前的景觀也完全改變。
林莽蒼蒼
  大興安嶺地質形成過程複雜,非外行人所能說清楚,從略。他介於內蒙和黑龍江之間,呈東北至西南走向,全長約1,100公里,海拔1,0001,400公尺。東側以陡坡向松嫩平原降落,西側以緩坡向內蒙傾斜成草原,我們經過的地區,只是大興安嶺北部一小段。經過長年的自然浸蝕,各處山頭都呈渾圓,林莽蒼蒼,積翠遍山,森林覆蓋率達74%,蓄積林木5億立方米,是面積最大的國有林區。林中人煙渺茫,無污染,保持著原始、古樸、自然的特性。
  大興安嶺之美,是春天滿山杜鵑紅,夏日涼爽又飄香,秋天層巒盡染色,冬季林海換銀妝。
  樹種繁多,主要以落葉松、樟子松、白樺樹、楊樹為主。因在凍土帶,成長不易,故所見樹木枝幹多不粗。據導遊告知,每年直徑平均只長2毫米,不過因成長慢質地便堅硬,因此都是上等木材。
  在綠色林海中,自然是動植物的天堂,繁衍生息著寒溫帶的馬鹿、馴鹿、駝鹿、梅花鹿、雪兔、狍子、飛龍等動物四百餘種;野生蘑菇、猴頭、靈芝等山珍及植物上千種;二十多條大小河流都匯入黑龍江,盛產有名的鱘鰉魚等冷水魚類。故遊人常以「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進飯鍋裡」,來形容野生動物之多。但這種景象,可能是在原始森林開發前,或在深山老林中才有,至我們所經之處,則連一隻野兔都未遇到。
  狍(ㄆㄠˊ)子,是林中為數眾多的動物,屬鹿科,比梅花鹿小比山羌大,前肢短後腿長,食青草,善奔跑,肉鮮美,皮毛禦寒性強,故是老虎和獵人最喜歡捕捉對象,命中註定是悲劇性動物。捕捉方法有下套子、挖陷阱、狗攆、槍打都行。據說獵人看到狍子時,大聲一吼,狍子即停止不動,四處張望,辨別聲音來源,這時射擊,多一槍命中。故東北人常以儍狍子三字以奚落對方。因狍子經濟價值大,成本低,現已開始人工豢養。
  在茫茫林海中,長途跋涉十分辛苦,開車師傅體諒遊客,作短暫休息,導遊即引導我們走進林中,隨興採摘藍苺、黑越桔、草莓、黑加倫等野生漿果,每人都採一大捧,卻無人敢吃,不過藍綠紅色,顆粒晶瑩,放在手心把玩,饒有情趣。
  在這片大森林中,早在原始社會末期,就有神秘部族在內遊獵,從周之肅慎,鮮卑到室韋,都曾在林中留下歷史故事和動人的傳說,至今仍可追尋當年痕跡。
  森林中到處是枯枝敗葉腐草,最易滋火,有時是人為的疏忽,有時卻是旱雷的打擊,只要一引著,即成燎原之勢。大興安嶺森林大小火災幾乎年年都有,惟1987年哪一場最大,計燒燬森林100萬公頃,存材85萬立方米,房屋40萬平方公尺,其餘鐵路、通訊線路、輸電線等500公里,受災群眾5萬多人,死傷400多人,投入滅火人員共約3萬人,事後林業部長副部長遭國務院撤了職。
  一路經過,受過火災波及的林區,都可從枯立烏黑的樹幹看出。但大體上多已復甦,有些災場遍地長出樹苗,有些枯木也從根部發出新枝,看來都在奮力地成長,搶佔騰出的空間,若干年後又是一番新氣象;生命在大自然中,原本就是循環不息的。呼瑪、塔河、漠河等縣,都曾回祿,現都是全新的建築,寬廣的街道,代替過去破舊的木楞房,也算因禍得福。
極吐加國
  塔河只是行程中繼站,中午在此打尖,下午又直奔中國最北的縣份,漠河。
  漠河人口雖少,但近年為了發展觀光和邊貿,漠河機場和中俄洛古河大橋都在興建。我們在西山公園鳥瞰漠河巿容,都是1987年森林火災後重建起來的,紅瓦白牆整齊的建築,寬廣的道路,十分耀眼。現有人口85,000人,土地面積卻有台灣的一半大,巿區佔地12平方公里,將來機場大橋邊貿設施完成後,商旅如梭,遊客麕集,漠河會是「雞冠」上的一顆明珠。
  漠河歷史悠久,境內發現老溝和洛古河遺址,說明距今13萬年前即有人類活動,從出土文物證明,他們是屬於母系社會,過漁獵生活,且已定居。春秋戰國為東胡山戎地,兩漢屬烏桓鮮卑地,隋唐屬契丹室韋地,明設木河衛,民國六年設縣迄今。
  八月二十六日在漠河下榻,二十七日一早即北行往縣之北極村前進,此行最重要目的地。
  途中經過胭脂溝,一條廢棄的產金荒溪,停車駐足參觀。我們先拾級登至山腰,參觀前清漠河金礦督辦李金鏞的祠堂,新修建的,相當潔淨雅緻。然後徒步到荒溪,參觀當年淘金的現場,純示範性質,政府為防止繼續破壞生態,已禁止開採。溪旁還有幾十戶殘留的採金人家,大概都已改業,但在背後卻隱藏著一段往事,說來話長。
  1883年我國一位鄂倫春人,在胭脂溝為母親挖掘墳墓,無意中挖得金塊。此事傳開後,各地採金礦工一擁而進,到1885年已匯集了一萬多人,其中以俄國人最多,中國人次之,還有朝鮮、猶太、德國、法國、波蘭等人。隨著淘金人的增加,商肆、酒店、旅館、賭場等也隨之在荒野中興起,儼然成為一座小城鎮。在沙俄主導下,自行成立極吐加共和國,設金礦政廳,擁有礦工宿舍醫院及兩門鑄鐵大砲,地下火藥庫等。
  極吐加共和國,由民選之長老及區長領導,有行政及司法權。區長有下級裁判權,區內民事及輕微刑事案,由區長全權行之。長老有上級裁判權。審判重大案件,殺人案則由居民大會決定。極吐加法律極嚴,殺人罪依摩西法則罰之,即必須償命。盜竊、男色、醉態、攜武器、偽造金沙等則抽500鞭。鞭刑以釘有尖釘之鞭抽之,殆與死刑無異。攜婦人入礦者杖400,夜間騷擾者杖300,不勝盡述。政廳設衛隊150人,每天分三組巡邏,維持秩序。政廳可徵營業稅、酒稅等。
188385年,共被盜採黃金26萬兩,此事引起清政府震驚,在向沙俄交涉停採都不理會後,被迫於1886年令璦琿副都統派兵強制驅逐,極吐加共和國也隨之消亡。
  清光緒十二年(1887),直隸總督李鴻章派候補知府李金鏞,籌辦漠河金礦,他奉命後即帶員弁數人,由嫩江入山,穿密林,過急溪,吃樹皮,戰猛獸,徒步行走三十多天才到漠河,歷盡艱辛。光緒十四年正式開工,使用俄式木製機器集沙淘金,開辦兩年,即得黃金四萬兩。正當礦務日有起色之際,不料李金鏞積勞成疾,吐血而亡。以後接辦者,獲金亦不少,直至辛亥革命成功而停辦。
        神州北極
  辭別胭脂溝後,前行不到半小時,即到北極村,時間是民國九十五年八月二十七日中午,值得牢記並懷念的日子,大家欣喜若狂,距離八月二十三日從哈爾濱出發,至今已走了1,500公里
北極村位於東經122度,北緯5327分至3330秒間,1860年以後方有人定居,現有常住居民243戶,963人,入村先看到中華北陲石碑,再前行到達黑龍江邊,新建一處大型廣場,約可容納五六百人。靠江邊一側建神州北極碑一座,字紅色,草體,1994年豎立,碑高2.8公尺,由天然花崗石刻成,是北極村的地標,我即與此碑合影,留下見證。
對岸是俄國伊格那思依諾村,枯水期江面寬只兩三百公尺,對岸兒童嬉戲和老翁垂釣,依稀可見,懂俄語者常互相招呼。黑龍江盛產冷水魚,如哲羅、大馬哈、鰉魚等,鮮美無比。
  然後進入中國最北郵局,購明信片5張,簡單書寫後,分寄在台家人,萬里傳書,諒有錯失,回台檢點,只收到3張,遺憾。
再參觀中國最北哨所,內有駐軍若干。瞭望塔為六面柱狀建築,高約8層樓,可六方監視,減少死角。塔上寫有「祖國利益高於一切」的標語。塔兩側各建一座二層樓房,分別是會晤站和士兵營房,建築新穎而美觀,有紅色圍牆保護這所據點,因屬軍事重地,不對外開放。
  中國最北一家,位於黑龍江邊,木楞式建築,面南坐北,屋前有田園,院大門朝東,居室寬大,庭院面積約600平方公尺,可供停車。據說這一家已申請到專利,別人不准再在他北面蓋房。
                                                             
        再往北是中國最北點界碑,字紅色,正楷,碑高約3.5公尺,緊貼江邊,我再次與此碑合影,見證我已到達中國陸上北極點。
北極村的氣溫,一年之內可由攝氏零上42度到零下52度,溫差幅度多達90餘度,創下了中國之最。北極村的白夜現象聞名於世,每當夏至前後,整天幾乎全是白晝,午夜向北方觀望,天空泛白,西邊晚霞未逝,東邊朝暉又起,像黃昏又像黎明,可通宵不睡。這只是聽聞,但我曾於八十六年六月在波羅的海遊輪上體驗過白夜現象,可閱讀可攝影,十分奇妙。
  北極村也是觀賞北極光最佳地點,不過北極光易被陽光及雲彩遮蓋,故宜夜間及晴朗天氣觀賞。夏至前後漠河天空晴朗較多,容易見到北極光。在天空中常見的有條狀、帶狀、傘狀、扇狀等,變化多端;赤橙黃綠青藍紫等,各色相間,絢麗無比。此次來不逢時,無緣得見。
我曾於民國八十二年十月四日到過蒙古首府烏蘭巴托,是我在中國版圖上到過的最北點,現在到了北極村,已打破我以往的紀錄。北極村是中國最北的陸上極限,因此今後不會再次超越。
  但我是中華民國的國民,簡稱中國人。就法理言,中國最北點,應是中俄尼布楚條約所訂之唐努烏梁海西北的薩彥嶺山脊,那裡是北緯5357分,較北極村尤往北約24分。不幸此塊領土於1944年被赤俄併吞,現建立名為圖瓦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附庸在俄羅斯聯邦之內,為千古憾事。
                                                  三、呼倫貝爾草原
  八月二十七日,結束漠河北極村之遊後,傍晚又回到漠河下榻,二十八日一早循著來時路,於中午退回塔河打尖。午後折向南行,目的地是加格達奇,大興安嶺地區的首府所在地,同時也進入呼倫貝爾巿地界。不過目前四周地貌,仍然是林海一片,被稱為北國林都。
  呼倫貝爾巿原稱盟,是內蒙古地級巿,轄海拉區(巿首府),根河、額爾固納、牙克石、滿洲里、札蘭屯五巿,陳巴爾虎、新巴爾虎左、新巴爾虎右、阿榮四旗,鄂倫春、鄂溫克、達斡爾三自治旗。西及西南與蒙古交界,西北以額爾固納河與俄羅斯相望。全巿面積25萬平方公里(台灣之7倍),人口只272萬,出奇的地廣人稀,但有綠色淨土,北國碧玉的美譽。
  近年在海拉爾哈克遺址,出土屬於鮮卑、室韋、契丹、女真、蒙古等遺物千餘件,可以推論呼倫貝爾草原是北方遊牧民族的搖籃,嬗替到今日,成為蒙古、鄂倫春、鄂溫克、達斡爾、錫伯等民族。
鄂倫春旗
  八月二十九日,匆匆登上加格達奇北山公園,展望巿容後,前行到達鄂倫春自治旗的阿里河鎮,旗政府所在地。自治旗面積約6萬平方公里,是呼巿最大縣級單位,人口31萬,但鄂倫春人卻只有3,000人,這種以少數統治多數的現象,在大陸十分常見,原因是這塊土地原本是屬於鄂倫春人所有,算是客不僭主的道理罷。
  鄂倫春的含義是使用馴鹿的人,或山嶺中人,有自己的語言,屬阿爾泰語系,通漢語文,信奉薩滿教,崇拜自然。在二十世紀40年代以前,還在山中遊獵、採集和捕魚,過著殘餘原始公社的生活。獵物獲得後在家族中均分,老弱傷殘還可多分些。遊獵區域最早在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貝加爾湖以東至庫頁島的廣闊地帶,自從簽訂璦琿條款,沙俄入侵獵區後,不得不陸續南遷,集中到大小興安嶺,繼續過着山中遊獵生活。
  1996年鄂倫春旗宣布禁獵,兩千多獵民主動放棄遊獵,下山定居從事農耕。今7個獵民村,村村都成種糧大戶,最偏遠的獵民村也有了三件寶:千里眼(電視)、順風耳(電話)和長明燈(電燈)。我們到達阿里河鎮,看到他們有了新建的房屋,還有一所鄂倫春博物館,介紹他們的族源、文化、過去生活等,以示永不忘本。
  鄂倫春人散布在旗外的很多,總人數八千餘,族源可追溯到室韋,與鄂溫克、蒙古人都有牽連。以前居住的是「撮羅子」,也叫仙人住,用三十多根樹條搭成錐狀,張開似傘,夏覆樺樹皮,冬蓋獸皮,易架易拆。撮羅子內整天燒着篝火,一可取暖二為熟食。家庭行一夫一妻制,嚴格的氏族外婚,大多親上加親。在節慶日子,穿起民族服裝,模仿野熊搏鬥,樹雞等自然韻律,載歌載舞,男女均可參加。使用朋奴化(口琴)文土文(手鼓)、鹿哨、狍哨等樂器伴奏。家中財產屬於男子繼承。婦女生產須在另一撮羅子內。人死後即盛以棺木,高架於野,稱為風葬,自下山定居後已改為土葬。
  鄂倫春人注重尊老愛幼,無論什麼場合,都得讓老者坐正位,飲酒老人先開杯,吃肉吃飯老人先動刀筷。飲食以獸肉為主,也捕食飛禽、魚類。一日一餐或兩餐,用餐時間不固定,近年下山定居後,已改變飲食習慣,也以米麵為主食。
  離開阿里河鎮後,前往鎮北9公里的嘎仙洞森林公園,在公園內一處峭壁上有一山洞名嘎仙洞。我們拾級而上,進洞內參觀,但見宏偉寬闊,穹頂渾然,高約二十多公尺,長約百公尺,寬約二三十公尺,約可容納數千人。洞底幽暗深邃,神秘莫測。
1980年考古學者,在洞內石壁上發現一篇石刻祝文,經判讀是北魏太平真君四年(公元443年),中書侍郎李敞來此尋根祭祖時所刻。祝辭內容與魏書禮志所記大致相同,從而確定嘎仙洞是拓跋鮮卑先祖舊居石室。據魏書記載,鮮卑係以山為號,今證明嘎仙洞是鮮卑族發祥地,則大鮮卑山即今之大興安嶺。
  石刻祝文是重要古蹟,現用鐵板遮蓋,再以鐵柵圍住,另在一旁仿原文及式樣另刻一石碑,供遊人參觀研究。我在鄂倫春博物館攝到一張真跡,字跡已甚模糊。石刻辭通高約70公分,通寬約120公分19豎行,每行1216字不等,全文201字。字略小於拳,參差不齊,漢字,魏碑楷體。
                                         
    
        原文加標點後連書為:
「維太平真君四年癸未歲七月二十五日,天子臣燾,使謁者僕射庫六官,中書侍郎李敞、傅莬,甪駿足、一元大武、柔毛之牲,敢昭告于皇天之神:啟辟之初,佑我皇祖,于彼土田。歷載億年,聿來南遷。應受多福,光宅中原。惟祖惟父,拓定四邊。慶流後胤,延及沖人。闡揚玄風,增構崇堂。克剪兇醜,威暨四荒。幽人忘遐,稽首來王。始聞舊墟,爰在彼方。悠悠之懷,希仰餘光。王業之興,起自皇祖,綿綿瓜瓞,時維多祜。歸以謝施,推以配天。子子孫孫,福祿永延。薦于皇皇帝天,皇皇后土。以皇祖先可寒配,皇妣先可敦配。尙饗,東作帥使念鑿。」(註)
     註:僕射,官職。庫六官,人名。駿足,駿馬。一元大武,壯牛。柔毛之牲,肥羊。可寒、可敦。古代北方民族對最高統治者的稱呼,即皇帝、皇后。
  北魏統一中國北方後,悉採中土文化,後全部融入漢族,民族消逝無蹤,至今只知元姓的祖先是鮮卑人。
草原風光
  參觀嘎仙洞後,再從鄂倫春旗出發,向西行,傍晚到根河巿下榻。根河巿土地面積約2萬平方公里,人口約18萬,少數民族佔一成。
  八月三十日自根河巿出發,才正式進入呼倫貝爾大草原,極目所見,全是綠油油的一片草原,有大批牛馬羊在草地上靜靜地啃食青草,這裡出產三河馬三河牛聞名於全國。
  鮮卑敕勒族人,曾用母語唱過敕勒之歌:「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何等豪情壯闊。內蒙草原,鮮碧如畫,一望無際,藍藍的天下白雲飄,白雲下面馬兒跑。遇上大群牛羊時,都會停車讓我們拍照,獵取難得一見的鏡頭。
  騰格爾曾唱過一首蒙古人的歌,意思是:「潔白的毡房炊煙升起,我生長在牧民的家裡;遼闊的草原,是哺育我成長的搖籃;養育我的這片土地,當我身體一樣愛惜;沐浴我那江河水,母親的乳汁一樣甘甜」。草原上牧民們的愛鄉心聲,外人是很難體會的。
  八月底的季節,牛羊成群的景觀仍在,但大部份牧草已被收割,捲成圓筒狀,整齊地排在草場上,等待運回供牛羊過冬,故風吹草低景象已少見了。牲口吃草有不同習性,通常馬吃草尖,牛用舌捲,羊則啃到草根。所以羊吃過的草場,復甦較慢,如放牧過多過久,將使草場沙化,因此今日草原都是劃區輪牧、輪休,嚴格控制草場復甦和品質。
  途經額爾固納巿,車子暫時駛入叉路,前往黑山頭口岸,先經過一座黑山頭古城遺址。遺址建在山頂,有夯土城牆,外城呈方形,周長兩公里多,城牆殘高12公尺,多塌陷,似乎很難引起遊人注目。但這座古城卻是遼代遺址,在蒙古汗國時期,連同附近草原,都是成吉思汗大弟拙赤哈撒爾封地,想必當年亦曾風光過。
黑山頭口岸,是額爾固納河沿線中俄三處通商口之一,年吞吐量是150萬噸。修建之中俄跨河大橋,在中國一側已修建完成,但俄國一側尚在施工,期待著將來商貿大幅成長。我們隨即乘遊艇遊額爾固納河,他是黑龍江的南源,兩國以主航道之中心線為界,最近已劃界清楚,對岸是俄國新粗魯海圖村,有鐵路支線通達。
  從黑山頭回來繼續前進,經過陳巴爾虎旗地界,訪問一處名為蒙古金帳汗的部落,進寨門先喝迎賓酒。內部蒙古包甚多,敖包、摔角場、騎馬場等設備齊全,可惜是一處遊樂場,而非蒙古牧民們真實居所,因而興趣缺缺,草草瀏覽後即離開繼續趕路,預備在天黑前趕到海拉爾歇息。
  巴爾虎是蒙古部族之一,歷來都在呼倫貝爾草原放牧,曾歸順過柔然、突厥、薛延陀等統治,歷史過程複雜,無須探究。重要的是族中出過一位偉大的女性,名阿蘭卦哈敦,她是成吉思汗的十二世祖母,與一代天驕攀上了關係。現巴爾虎分陳巴爾虎、新巴爾虎左、新巴爾虎右三旗,據說都是出美女的地方,成吉思汗曾稱讚巴爾虎的男孩勇敢,女孩靈巧美麗而且品德端正。
  額爾固納河流域,是蒙古族的發祥地。蒙古族的族源,可追溯到額爾固納河東岸森林中的蒙兀室韋。室韋是森林的意思,一些學者們認為與鮮卑、西伯利亞、錫伯都是同名異譯,在唐代前後用作族稱,現尚保存室韋這一地名,也是一處中俄通商口岸。大約在十一世紀蒙兀室韋從森林中走出,進入呼倫貝爾大草原後,有了豐富的生活資源,遂改變生活方式,族稱也逕稱蒙古。到1189年成吉思汗被族人推為可汗,打敗世仇塔塔兒,統一草原上各部落,蒙古民族才迅速壯大,以後勢力擴及歐亞兩大洲,最西抵達馬札兒(匈牙利)和孛烈兒(波蘭)。
不料這位蓋世英雄,於1226年征西夏時,從馬背上摔下受了重偒,次年逝世於甘肅之清水,享年73歲(有說65歲)傳說中他祕葬於克魯倫河上游之山中,依俗不作墳,挖深坑掩埋覆土,驅馬踏平,俟長出青草,即不辨墳址。埋葬時牽母子駱駝一對到覆土上,殺死子駝,流血於土,次年牽母駝憑嗅覺辨出子駝殺死處,即是埋葬所在,供族人祭拜。今各國考古學者動用金屬探測器,甚至衛星遙測,仍遍尋不著葬處,成了千古之謎。
鄂溫克旗
  八月三十一日自海拉爾出發,先遊巿區西山森林國家公園,園內以粗大高聳松樹見勝,下山後趕往鄂溫克自治旗之旗政府所在地巴彥托海鎮。鄂溫克自治旗,1958年成立,土地面積約2萬平方公里,人口約15萬,但真正鄂溫克人不超過兩萬,又是一處以少數統治多數之實例,這在台灣人的思維中是不會理解的。我們先參觀鄂溫克族博物館,瞭解這支民族的生態。
鄂溫克意思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們,全國人口只三萬多,而分佈却甚廣。鄂溫克語屬阿爾泰語系,有三種方言,沒有本民族文字。牧區通蒙古語文,農業區和山區通漢語文。據考古學家研究,他們的祖先原生活在貝加爾湖以東,和黑龍江上游石勒河一帶山林中,使用弓箭扎槍打獵和捕魚,知道熟食,也住撮羅子。
  他們族源可以追溯到北室韋和鉢室韋,習俗與鄂倫春族有淵源。同樣於十七世紀沙俄侵佔獵區後,清政府將他們遷到大興安嶺嫩江流域定居。1732年清政府抽調1,600名鄂溫克壯丁,攜眷遷至呼倫貝爾伊敏河流域,其後裔即今日鄂溫克旗內之鄂溫克人。因此他們是原住民,這塊土地的主人,以後遷入的其他各族,人數再多也只算是客,所以有以少數領導多數的現狀。
  這支民族過去的社會、經濟組織,在農牧區是由封建牧主和貧苦牧民兩階層組成,牧主和牧民佔有牲口數量十分懸殊,存在着剝削現象。少數遊獵者尚處於公社階段,在原始森林中飄泊不定,過著飼養馴鹿,共同狩獵,平均分配的原始生活。自治旗成立後,乃逐漸改變逐水草而居,開始定居放牧並兼副業,生活大有改善。
  離開巴彥托海鎮後,即向東往札蘭屯巿前進,因已在大興安嶺東麓,致完全脫離草原風光,眼前是一片農田景象。札蘭屯巿,土地面積1.7萬平方公里,人口已較稠密多至40萬。巿區位於茫茫林海中,有著江南秀麗的風光。一條雅魯河穿過巿區,伴隨蒼郁的森林,令人心曠神怡,故有小杭州的稱譽。我們參訪巿內金剛寺後,結束黑龍江流域探索之旅,途中的辛苦自不在話下,但滿載見聞而歸,足以告慰平生。
  呼倫貝爾大草原的住民,實際上有33族之多,他們都在跟著時代腳步,由遊獵經濟走向遊牧經濟,由遊牧經濟走向農業經濟,在廣大地域內,人口稀少,無須發愁生產資源不足,大家和樂融融。
  牧民們在藍天白雲下,馳騁在遼闊的草原上,那份快樂的感受外人是享受不到的,誠如蒙古牧民的一首長調:「騎上輕快的紅鬃馬,須把繮繩拉緊些,要去的地方在天邊,不要泄氣耐心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