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Blogger

2013年9月12日 星期四

武夷山閩越王城遺址巡禮

武夷山閩越王城遺址巡禮
顧庭銘
  閩越族
  民國百年初夏,我再次進入閩北武夷山區,於欣賞丹霞地貌,及九曲溪漂流後,兼程南下,前往山區興田鎮城村,參觀西漢閩越王城遺址。這裡也是我顧氏遠祖閩君搖的發跡地,故不畏艱辛,欣然而往。
  武夷山屬閩江水系,三四千年前即有先民在此勞動生息,今尚遺留有船形懸棺可證。這支民族稱為閩族,其生存範圍包括閩北、浙東南及台灣,屬百越系民族之一支。
  《說文解字》說,閩是「東南越蛇種,從虫門聲」。《逸周書˙王會解》說:「甌人蟬(鱔)蛇,蟬、蛇順食之,美」。「東越甌人也,比交州蛇特多,為上珍也」。大概古時山陬之民,就地取材,以鱔蛇為美食,至今武夷山區,仍在大量出售蛇肉、蛇乾、蛇粉、蛇酒等。
蛇是閩越人的圖騰,今古鎮樟湖尚有原始蛇崇拜民俗。每年農曆七月七日,樟湖人聚集在蛇王廟前,迎蛇出巡,所經之處,家戶頂禮膜拜,巡罷,送蛇囬歸山林。
  台灣排灣族也以蛇為圖騰。三國吳人沈瑩之《臨海水土志》記載,台灣山夷呼民人為彌麟,彌麟兩字拼讀嚴密即是閩,說明福建台灣兩地一衣帶水,古時都是閩族生聚之地。
  這支古老民族之習俗,學者歸納為蛇圖騰崇拜,懸棺葬,拔牙,從妻居,穿葛蔴布衣,食水產物,住干欄,赤足,鬼俗等。《逸周書˙王會解》說:「越漚鬋髮文身」。《史記˙趙世家》說:「夫剪髮文身錯臂(歃血)左衽甌越之民也」。
  據《史記》卷四十一記載,越王句踐傳至第七代無疆,意欲北伐齊西伐楚,與中原諸侯爭強。齊威王派人向無疆遊說,略以越如伐齊,即使小勝未必稱心,得到大勝,亦未必能稱霸,應先伐強楚。無疆受遊說所惑,遂捨齊而先伐楚。然而楚是強國,乃舉兵迎戰,大敗越,殺無疆,越國一戰而亡。時在周顯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3年。
  越亡後,族人星散,諸子爭立,或為王,或為君,後裔濱於江南海上。《越絕書》稱或避居南山。《山海經˙海外南經》有南山虫為蛇,蛇為魚的說法,故南山被認定即今之武夷山區。
  越人避居武夷山區後,即與當地閩族融合,結為閩越族,建立方國,自立為王。推定起始年代約在公元前333年以後,因長期離群索居,與中原隔絕,致其嬗替演變,中土史無記載。直到公元前222年,秦始皇二十五年,派王翦定江南及百越,置閩中郡,才重見於史。中間空白之一百一十多年,令後世研究句踐世系及顧氏族源者,都感到萬般無奈。
  今武夷山區居民操閩北話武夷山腔,被稱為鳥語,細聽之下,似帶有一定成份之吳語口音,這或許是越族融入後所遺留之一絲痕跡。
  由於越族之融入,也隨同帶來越族原始領袖無餘的崇拜,演變成今日山區中特有神祇武夷君。無餘、武夷同音不同漢字記音。早在《史記》孝武本紀、封禪書,《漢書》郊祀志中,即有祭「武夷君用乾魚」的記載。唐陸羽在《武夷山記》中說:「武夷君,地官也」。即是掌管土地和人民的地祇。宋朱熹則認為武夷君是外來之隱士,為眾庶所臣服,也都與無餘的事蹟相吻合。
  閩越國
  秦置閩中郡後,廢閩越國中無諸及搖無餘為君長。
  秦末中原諸侯叛秦,諸、搖即率族投鄱陽令吳芮帳下,一同伐秦。但其時楚國由項籍主命,不王諸、搖,遂不附楚。
  漢高祖二年,劉邦伐項羽,諸、搖轉而佐漢。高祖五年(前202)論功行賞,立無諸為閩越王,王閩中故地,轄區包括福建全境和江西東部,都東冶,為閩越國正式建國之始。六年封搖為海陽齊信侯,孝惠三年(前192),再議搖當年助漢功多,族人歸附也眾,乃追封(?)為東海(甌)王,建都東甌,族人隨同遷往甌江流域。
  搖這一支族性溫順,在閩越國中歷來屈居無諸之下,自分封甌江後,頗受朝廷眷顧,率先漢化,以後在江南發展成望族,人才輩出。
  閩越國是當時南方方國中勢力最強者,他數侵百越,兼併鄰國。史載建元三年(前138)發兵圍東甌,建元六年又攻擊南越,迫得朝廷派遣大行王恢發兵討伐。
  時閩越王已傳至郢,據險抵抗。
  郢弟餘善與國人商議,認為天子討伐,是因郢擅擊南越,今如抵抗,即使倖勝,也難保終被消滅。於是鏦殺了郢,獻首級於大行。朝廷認為既誅首惡,即詔罷兵,並立未參與奸謀之無諸孫繇君丑為越繇王,奉閩越國祖先祭祀。
  但餘善殺郢後,聲勢益隆,國人也多有歸附,乃致震主。後朝廷姑念餘善殺郢有功,再立他為東越王,與越繇王同地並處。
  不料餘善急速擴張勢力,多次反叛,竟至自刻武帝之璽稱帝。元封元年(前110),朝廷派出四路大軍征討,並分化閩越內部,爭取越繇王居股殺餘善降漢。
  漢武帝以東越領土狹窄,險阻又多,民性強悍,反覆無常,乃將閩越族人悉遷江淮,予以漢化,至此閩地遂虛。
  有一說少數未曾隨遷者遁入山林,以後復出,聚眾成群,立為冶縣。
  閩越國,如從公元前202年封王立國算起,至前110年內遷為止,歷經無諸、郢、餘善、丑、居股五主,國祚延續了近百年。
  茲按照《史記˙東越列傳》等史料,將閩越國世系列表如下。
                                     
       
   由於歷史記述不清,有些學者主張郢未必是無諸之子,例如遺址博物館中所示之世系表,即與上表有些差異﹝1﹞。因立無諸為閩越王是在公元前202年,餘善被殺是在公元前110年,中間92年理應產生祖孫三代,推斷無諸至郢、餘善間另有一代。又無諸孫丑史初稱繇君,故與閩越王郢應屬不同支系。根據以上推論再立世系表如下:
                               
     
惟推論未必符合實際,閩越中原兩地隔閡,語言又不通,史料記載也難免失真,誠如福建博物院楊琮言,確實世系有待爾後考古發見。
  閩越國都城位置,《史記》謂在東冶,《漢書》則作冶,東冶是否即冶,後世有些爭議。其地理位置有人考證在福州或在浙南。直到公元1958年,在武夷山區發見閩越王城遺址後,才化解掉長久以來的歧見。
  近年在遺址西北方五公里處之蛇子山,又發掘出大規模之漢代貴族墓葬,基於閩越國曾有越繇王丑,與東越王餘善同地並處之事實,乃產生閩越國內有兩都之說法。
  閩越城
  五月十八日,頂着烈日,從武夷山市三姑村,驅車南行二十五公里,即到達興田鎮城村,面前是一片邱陵及田野,遠望前方山崗,即是閩越王城遺址所在。
  這座遺址,一度被《讀史方輿紀要‧福建三建陽縣》等,誤認為五代閩王王審知築城之所,近年方知是冶城遺址。
出土之三枚鈐記印泥,其中一枚鳥虫篆陽文,學者判讀為「冶氏」或「蜚氏」﹝2﹞。經筆者細察,此鈐記之右邊文字,為鍊鉄之象形,形中鉄砂、坩堝、煉爐、爐火齊全,似乎與冶字較為接近。
                                                
                                          
     
     遺址出土之木炭,經碳十四測定年代,約距今2,375年,與越人避走南山時間也大致相符合。
  遺址上主要景觀,依次有博物館、王城、古粵村三項,總面積約4.5平方公里。
                                                 
                                   
        博物館係一座仿西漢型式建築,入內先要經過一座巨大的闕門,後面是博物館設三個展示廳,內部的陳設和燈光都算一流,可以想見當初籌建時曾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可惜閩越王城這一主題也許太過冷僻,致少人問津。偌大的一座博物館現只有警衛、票房、解說員三人留守,遊客也只筆者一人,已形同閉館。
  館內主要展示品,為從遺址出土之建材、陶器、鉄器及王城宮殿等圖片模型。
  建材有陶水管、板瓦、帶釘瓦當、舖地磚、空心磚、陶井圈等。瓦當上有雲紋或文字,其中一塊瓦當文字為「常樂萬歲」四字。舖地磚、空心磚上有模印之菱形花紋及玉璧紋等,顯示南方越人的匠心獨具。
  陶器有瓮、蓋杯、提梁盉、鼎、香薰等,質地堅硬,造型優美,面有印紋及刻紋,顯示出閩越國製陶工藝水平不亞於中原。
  遺址發掘出鉄器多達四百餘件,主要為犁、耙、刀、劍、釜、矛頭等。其中鉄製之鏃、鋸、鏈、齒輪、弩機、魚叉等,都代表在這一時代文明之先進程度。
  中國有鉄器始於公元前六世紀,戰國時逐漸普遍,西漢時已取代青銅器。閩越國大量使用鉄器於農業、生活、作戰各方面,要歸功於越民族融合時,所隨帶之先進文明。
  遺址中發見多處冶鉄作坊、鉄渣、礦石等,表示這座城市自己在大量冶鉄和使用,致在歷史中留下冶縣地名。
                                  
           
        王城遺址呈不規則長方形,南北長約860公尺,東西寬約550公尺,東西北三面有溪水環繞。城垣是沿山勢起伏夯築而成,殘高四至八公尺。城址南端有兩座城門,東西相望,有路相通,路面舖卵石。城內分佈宮殿柱礎,冶鉄作坊,居住區,製陶場,墓葬等。從復原模型可看出當年城中繁華景象。
  宮殿遺址殘留很多礎石,礎與礎間距約一公尺,排列有序,其上發見樁柱和炭化木。從礎石之分布排列,研判出宮殿是一座四合院,包括東西大門,東西廂房,東西天井,門房,廊房,側殿等,正中是殿堂。
  殿堂面闊七間,進深八間,研判是百越民族習用之干欄式建築。
  殿堂兩側各有長方形天井一座,各長約10公尺,寬6公尺,方磚舖地。較特別的是地上排有陶製管道,因在管口處發見木炭渣,致研判為輸送熱水,供沐浴或寢宮禦寒之用。
  殿北有口古井,深約7公尺,井邊舖地磚,井周有礎石,現已復原建亭,並命名為天下第一井。井水含有鍶、鋅、偏矽酸成份,水質極佳。
  王城東門外有一座祭壇遺址,面積約2,600平方公尺,高出地面三至七公尺。無祭坑,祭時不殺牲,用乾魚。當壇上燃起白煙,邀請神明降臨,這時族人相聚狂歡,迎接他們心目中的武夷(無餘)君。
  閩越王無諸和搖都是開閩始祖,經過他們努力開拓,才使這片荒蕪土地呈現生機。今日景區中每一塊磚,都代表一部奮鬥史;每一片瓦,都是一首勞動的謳歌,還望國人珍惜先人遺產,善加維護,並使發揚光大。
        註解
    1.《漢書‧嚴助傳》說:「閩越王弟甲,弒而殺之,甲以誅死,其民未有所屬」。因而認為尚有一位甲的人物,應在世系表中予以定位。惟據清顧炎武《日知錄》卷二十八嚴助傳條:「臣聞道路言,閩越王弟甲弒而殺之。即下文所云閩越王弟餘善殺王以降者也。當淮南王上奏之時,尚不知其名,故謂之甲,猶云某甲耳。師古曰甲者閩越王弟名,非」。因此甲就是餘善,上表亦據此而製作。
    2.見《閩越國文化》,楊琮著,第387頁,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