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Blogger

2013年9月12日 星期四

貴州屯堡文化

貴州屯堡文化
  顧庭銘
  貴州自古稱蠻疆,民族複雜,如布依族尚是顧姓遠祖的近親。今全省漢族人口佔62%,實因明代實施屯田戍邊之所致。
  筆者於2006年春,遊經天龍屯堡古鎮,考察當年屯堡人亦農亦兵之大概。古鎮位於安順,已有六百多年歷史,居民約一千兩百戶,因建築型式及文化風貌特殊,今人稱之為屯堡文化。                    
  屯是當年屯軍之所,為軍事設施屯、堡、驛、哨、衛、所、關、卡之一種。在安順地區為數甚多,人口約三十萬,都是明代戍邊軍屬之後裔。
  安順是貴州有名之平壩地,古時滇黔驛道所必經,素有滇之喉,黔之腹,粵蜀唇齒之稱,向為兵家所必爭。
  明洪武十四年,大將傅友德率顧成等征雲南,路經安順,擊敗元藩王巴匝刺瓦爾密,史稱白石江大戰。明為永固江山,實施調北征南制度,准南征軍攜家帶眷,建屯堡,墾田地,名之為軍屯。
  朱元璋更驅江南遊民入黔,開墾邊荒,稱民屯。為維持軍隊給養,鼓勵商人自行募丁入黔,稱商屯。以上兩者合稱調北填南。
  明代三屯穩定了西南江山,引進先進工農技術,也翻轉夷多漢少局面,但也出現社會對立,形成「軍堡鳴茄近,蠻夷荷戟多」現象。
  屯堡人多來自江浙安徽,古老的漢文化,在封閉屯堡中,傳承了二十餘代不變,致與外界產生強烈對比。故屯堡人一度被外界誤稱為鳳頭苗,而堡內人則自稱為老漢族。
  老漢族今已操貴州方言,但他們堅守離鄉不離腔古訓,仍帶有北方方言的捲舌音和兒化音。                                                              

                 
     女子未婚者稱小娘娘,已婚者稱大娘娘,當了婆婆稱老娘娘。不同娘娘有不同穿著。
  男性衣著尚青藍白布,上衣對襟短衫,中間布排扣,前襟下方有兩明袋,下著寬腰寬腳長褲,頭戴圓帽或包布帕,腳穿布鞋或細耳草鞋。
  婦女堅持鳳陽裝遺風,上身青藍色大襟長衫,腰繫兩條長帶,腰後吊長長絲帶,袖口和衣襟邊沿鑲花邊,腳蹬繡花翹尖布鞋。
  女子髮型較特殊,小娘娘較隨興。大娘娘將頭髮梳成三綹,左右兩綹挽成鬢角,中綹則在腦後挽成圓髻。女子出嫁前夕開臉,拔除額頭「苦毛」,看似禿了一塊,甚不雅觀,但她們自認為是「拔福」,以白色布帕紮蓋之。昔時稱為穿活孝,表示決心讓丈夫出征殺敵,為國捐軀。她們未纏過小腳,說是效法朱元璋的天足馬皇后。
  有句順口溜形容老漢族婦女的穿著:「頭上一個套套,耳邊兩個罩罩,腰間兩個吊吊,腳尖兩個翹翹」。
  屯堡建築型式迂迴曲折,如同迷宮,布滿死巷。敵人一旦誤入,即被「關門打狗」。
                                                     
        屯堡中的娛樂是地戲,戲台小得只容鑼鼓手二人,演員只好在地上演出,故稱地戲,實則是我國古老的儺。明代用於軍中驅邪,軍前嚇敵,平時安定軍心。
  演員頭「頂」面具,身穿戲裝,手持刀槍,隨著鑼鼓點出場。今天演出的是關雲長戰呂布,看得一頭霧水。解說員在旁指點迷津,說他們唱的是古老的弋陽腔,劇目有三國演義、說唐、楊家將、岳傳等,都在頌揚忠臣良將,標榜英勇作戰,激勵屯堡人的士氣。
  明代調北征﹝填﹞南制度,從事屯墾戍邊,類似今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十四個農業師,已傳到第三代,永久防守國土兼又開發邊疆,故明代的三屯,是一種極為經濟有效且十分理想的軍事制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