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Blogger

2013年9月7日 星期六

明代地理學家顧祖禹

明代地理學家顧祖禹
顧庭銘
  顧祖禹(1631-1692),秉承父訓,入清隱逸不仕,全心著述曠世鉅著《讀史方輿紀要》,後世稱為明代地理學家。
  生平事蹟
  他的生平事蹟,主要載於《清史列傳》卷七十文苑傳一,附於父親顧柔謙傳內;及《清史稿》列傳二八八等史料,綜述如下。
  顧祖禹,字復初,又字端五,號景范。因久居無錫城東宛溪,被稱為宛溪先生,也曾自號為宛溪子。生於明崇禎四年(1631),一生思想行誼受父親影响至深。
  顧柔謙精於史學,嘗謂《明一統志》於戰守攻取之要,類皆不詳山川,條例又復割裂失倫,源流不備。
  柔謙字剛中(耕石),江蘇無錫人,遷常熟。幼時家難蠭起,資產皆盡。甲申明亡,哀憤不已,形諸詩歌,讀者悲之。常閉門默坐,或竟日不食,祖禹叩頭寬譬,柔謙乃曰:汝能終身窮餓,不思富貴乎?祖禹跪應曰;能。柔謙又曰:汝能以身為人机上肉,不思報復乎?祖禹復應曰:能。柔謙喜曰:吾與汝偕隱耳。遂更名隱,署其室曰伐檀。
  祖禹偕隱常熟虞山,躬耕授業,過著子號於前,婦歎於室的生活,靠著微薄束脩度日,全力著述《讀史方輿紀要》一書。凡職方、廣輿諸書,承譌襲謬,皆為駁正。詳山川險易,及古今戰守成敗之蹟,而景物名勝,皆有所略。他不因生活困難,而動搖著述之志。起自清順治十六年,終至康熙三十一年,三十餘年間克服重重困難,完成此一曠世鉅著。
  寧都魏禧見之歎曰:此數千百年所絕僅有之書也。祖禹與禧為金石交,禧客死,祖禹經紀其喪。
  康熙十三年,南方三藩起兵反清,祖禹隻身入閩,至耿精忠幕府,意欲效命,助其起事,無奈三藩失敗,只好悄然北返,繼續著述。
  徐乾學奉旨敕修《大清一統志》,延致祖禹,將薦起之,力辭罷,後終於家。或謂曾參與修志,但志成嚴拒署名,幾欲撞階。不過在修志期間,遍覽徐氏藏書,對《讀史方輿紀要》之撰寫,裨益甚大云云。
  康熙三十一年(1692)病逝於無錫膠山,享年六十一歲,葬於家鄉崇德里。後人遵其遺願,只在墓碑刻「處士顧祖禹墓」六字,高風亮節,永垂千古。
  祖禹家世
  顧祖禹家族及世系,知之欠詳,略見《讀史方輿紀要》總敘一之自述,如下表。
                                      
      
     先祖原九於宋端平元年,由臨安避地梁溪,耕讀於宛溪之上,子孫奉遺命,歷元世皆隱居不仕。明成化中,侍郎允敬始官於朝,曾孫光祿丞大棟,當嘉靖間,好讀邊僥利病,躍馬遊塞上,撰《九邊圖說》,梓行於世。子奉訓大夫文耀,萬曆中,以光祿大官正奉使九邊,條奏甚詳,天子稱善。文耀子諸生龍章,早卒。龍章生柔謙。
  柔謙生於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九歲而孤,好讀書,工篆書,補邑弟子員,深慨科舉之學,不足禆益當世,慨然欲舉一朝之典故,討論成書。年及強壯,而遘流寇之變,遂遁入山,焚筆瘞硯,率子躬耕於虞山之野。卒於清康熙四年(1665),享年六十有二歲。著有《補韻略》、《六書考定》、《山居贅論》等書。
  祖禹弟安世,先卒;子士行事蹟行誼,均欠詳,待考。
  曠世鉅著
  《讀史方輿紀要》共一三○卷,都二八○萬餘言,較歷代唐《元和郡縣圖志》,宋《太平寰宇記》,明《寰宇通志》、《大明一統志》等尤為完備。內容含:
  歷代州域形勢九卷。
  南北直隸十三省一一四卷。
  川瀆異同六卷。
  天文分野一卷。
  他以三十餘年歲月,獨力查閱二十一史,和一百多種方志,旁徵博引,取材浩大,用力極深。在沒有大型圖書館、電腦、影印機的時代,所有資料來源,全靠向各方商借;所有資料保存,全靠自己一筆一字的抄錄,工程之艱困,可以想見。在著作過程中,據說曾十易其稿。
  後世評述此書有四項特色:選材得當,體裁新穎;地理與軍事結合;重視人物關係;注重經世致用。
  《讀史方輿紀要》與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之比較,後者主在詳論地理與政經關係,前者則著重地理與軍事關係,以供日後反清復明時軍事之須。他鑒於明之亡國,在於不會利用山川形勢,及從事關塞攻守。張之洞、梁啓超皆認為此書專為兵事而作,可看作是一部軍事地理志。
  例如卷九十二浙江四寧波府,筆者家鄉,在鎮海甬江口有座招寶山,其上建有軍事要塞威遠城,原文如下:
  「威遠城,在城東招寶山上,聳峙海口,最為衝要。嘉靖三十九年,帥臣盧鏜議曰:招寶俯瞰縣城,相隔不過數十武,賊一登據,置火砲其上,縣城可不攻而破。即夷船絡繹,御尾入關,我軍亦無以制之,故守郡非據險不可,據險非成城不可。因請于督臣胡宗憲,築城山巔,周二百丈,置兵以拒截海口,與縣相唇齒,名威遠城。復于山麓西南,展築靖海營堡,周二百四十丈,以時教閱于大小浹口,分布戰艦,以嚴扃鑰,于是形勢完固,說者以城為江海之咽喉,郡治之門戶云」。
                                                 
             
  光緒十一年正月十七日,公元一八八五年三月三日,中法戰爭鎮海之役時,法國遠東艦隊四艘砲艇,在孤拔指揮下,進攻鎮海口。守備吳傑在威遠城親自發砲,擊中孤拔座艦巴夏爾號,使其主桅折墜,將孤拔壓成重傷,法國艦隊因而敗退,孤拔也病死於澎湖。
  只此一例,即可看出《讀史方輿紀要》一書,在當時軍事上之實用價值。
  此書原稿現尚保存在上海圖書館,後世版本多達二十餘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