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狀元宰相顧鼎臣
顧庭銘
顧鼎臣﹝1473-1540﹞,明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中狀元,此後三十五年間,累官至光祿大夫、柱國、少保、兼太子太傅、禮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輔太子監國三月等。在明季八十九位狀元中,公能以狀元又官至宰輔,實為少見。
生平事蹟
見《明史》卷一九三列傳八十一,大學士嚴嵩文康顧公神道碑,及翟鑾顧鼎臣墓志銘等。
顧鼎臣,字九和,初名同﹝仝﹞,號未齋,昆山雍里村人。弘治十四年,舉應天鄉試,十八年舉會試,對策大廷,賜進士第一。入仕伊始,初任翰林院修撰。武宗正德十一年,再遷左春坊左諭德,歷時長達十餘年。
世宗嘉靖初,因君臣投緣,開始平步青雲。初任經筵日講官,六年進講范浚《心箴》,敷陳剴切。帝悅,乃自為註釋,而鼎臣特受眷,累官至詹事。給事中劉世揚、李仁曾劾鼎臣汙佞,帝卻下世揚等獄,後以鼎臣救,僅予薄譴。
十年,拜禮部右侍郎。帝幸太學,取孔顏孟三氏子孫,從幸陪祀。公因上言,孔子之道曾參獨得其傳,請訪曾氏子孫與三氏一體錄用,上從之。
世宗好長生之術,內殿設齋醮,鼎臣進《步虛詞》七章,並述壇中應行諸事,帝優詔褒答,悉從之。當時朝中詞臣,以青詞﹝1﹞結主知,實由鼎臣倡也。
大同軍變,張孚敬主用兵,鼎臣言不可,帝亦嘉納。
十一年,任吏部左侍郎,掌詹事府。
十三年孟冬,帝享廟,命鼎臣及侍郎霍韜捧主。二人有期功服﹝2﹞,當辭。上言:「古禮,諸侯絕期,今公卿即古諸侯,請得毋避」。後經禮部尚書夏言力詆其非,乃已。
尋進禮部尚書,仍長府事。京師淫雨,四方成災,鼎臣請賑饑弭盜,報可。
十七年八月,以本官兼文淵閣大學士,入參機務。尋加少保,太子太傅,進武英殿。初,李時為首輔,夏言次之,鼎臣居末。後時卒,言當國專甚,鼎臣素柔媚,無所作為,只充位而已。帝將南巡,立皇太子,命言扈行,鼎臣留守,輔太子監國。
御史蕭祥曜,劾吏部侍郎張潮,受鼎臣屬,調刑部主事張崑為吏部。潮言:「兵部主事馬承學恃鼎臣有聯,自詭必得銓曹,臣故抑承學而用崑」。帝下承學詔獄,鼎臣不問。
十九年十月六日,鼎臣逝於任所,距生於成化九年二月二十五日,享年六十有八。贈太保,諡文康。大學士嚴嵩撰神道碑,翟鑾撰墓誌銘,譽「嘉靖中興相業者,當有所歸也」。賜葬吳縣太湖邊潭山之原。
按明制,一品宰相墓,圍九十步,墳高一丈八尺,墳牆高九尺,丰碑四通,翁仲石獻俱備,此墳至文革時才遭毀。
鼎臣一生,明史評為柔媚無作為,實非。公官侍從時,憫東南賦役失均,屢陳其弊,帝為飭巡撫歐陽鐸釐定之。也疏請丈量田畝,裁減江南賦稅,心寄民瘼。時昆山無城,言於當事者築城,後倭寇起,昆山得全,鄉人立祠祀焉,故史也有偏颇。
公著作甚豐,刊有《未齋集》二十二卷。現館藏善本有《顧文康公文草》十卷,《詩草》六卷。《顧文康公文集》十九卷,續稿六卷,三集四卷。《明狀元圖考》五卷等
家族世系
顧鼎臣家族,在昆山是名門,但其出身及世系,文獻記載稍有出入,尤以越劇、彈評、灘簧等地方曲詞,說法參差。茲以鼎臣墓誌銘,及神道碑為基準,予以合理記述。
據墓誌銘云,昆山雍里村,顧鼎臣一門遠祖,可上溯至三國吳相顧雍。世系如表。
先祖千十二者,元之萬戶也,生德輝。德輝生八子,季子士恭為鼎臣之高祖。曾祖大本,配蔡氏;祖良,號耕樂道人,配吳氏。生平事蹟均欠詳。
父名恂﹝1418-1505﹞,字惟誠,號桂軒。好詩文,喜吟詠,以孝友勤儉為鄉里所稱。惜懷才不遇,屢試不第,在鎮上開針線舖維生。但一生著述甚豐,遺有《桂軒先生全集》等。
恂妻吳氏,生子宜之,宜之子潛。潛﹝1471-1534﹞字孔昭,號桴齋、西岩,弘治九年﹝1496﹞進士。授監察御中,歷京畿提學御史,以伉直忤尚書劉宇,宇讒之劉瑾,貶為馬湖知府,未任罷歸。潛性剛直,慎獨持禮,熟知典章,工詩文。有《讀史新知》、《昆山誌》、《靜觀堂集》等遺世。子夢圭、夢川,夢圭嘉靖二年﹝1523﹞進士,歷任刑部主事,布政使等。
顧恂婢女楊氏,嫻正旦青衣,富姿容,為恂所幸,產一子,即是日後名赫青史之鼎臣也,時恂年已五十有七。但此事不為吳氏所容,對楊氏母子百般虐待。恂出於無奈,將鼎臣托鄧尉山義父代養。稍長,拜光福鎮才學淵博之徐老先生為師。鼎臣生而聰慧,數歲能文章,學業益進,遊邑庠,聲稱籍甚。
傳說師生曾有妙對:
花塢春晴,鳥韻奏成無孔笛;﹝師﹞
柳庭日暮,蟬聲彈出不弦琴。﹝生﹞
鼎臣,配朱氏,江南巡撫朱瑄女,育四子二女。長子履方﹝芳﹞,正出;餘履祥、履貞、履吉皆庶出。
履方,字仲立,舉嘉靖七年順天府鄉試舉人,為人誠實謙虛,即使父權柄鼎盛時,仍謙抑如寒士,卒後贈尚寶司丞。育謙亨、謙益、謙福三子。謙亨,字嘉甫,簡約有守,無忝清門世德,蔭尚寶司丞。謙益,翰林秀才,四譯館譯字生,早卒。謙福,補諸生,以貢選長興訓導,擢浙江昌化知縣。﹝蘇州府志﹞
履祥、履貞,蔭國子生。
履吉,謙服之父。謙服字明服,自號兩如。年輕便已才名籍籍,考試超群。惟體弱不勝衣,言訥不出口,而大節自詆,端介不回,以貢生任長洲、華亭訓導。後轉任昌化知縣,有政績,遷馬湖府同知,未赴任,居歲餘而卒。﹝蘇州地方志﹞
鼎臣曾孫,有咸和、咸平、咸康、咸寧、咸彰、咸建、咸正、咸受八人。
咸和,傳說曾改建鼎臣馬鞍山別業。
咸建﹝1594-1645﹞,字漢石,崇禎十六年進士,署錢塘縣令。南都失守,出私財賄潰兵,民得無擾。乙酉五年﹝1645﹞,馬士英奉太后至杭,潞王既降,被執,死之,年五十二歲。死日,百姓集於城樓下,焚楮錢,懸首不集一蠅。贈太僕少卿,乾隆四十一年賜諡忠節。﹝明史卷276﹞﹝顧氏史錄,頁334﹞
咸正﹝1591-1647﹞,崇禎六年舉人,十三年會試中副榜,除延安府推官。延安連年大旱,流賊四起,民多死,或為盜。咸正教民墾荒,開池,捕蝗,督兵追賊,治績甚著,將殊擢。會李闖蜂起,三秦失守,執咸正,欲降之,不屈拘獄中。尋闖敗,南歸。丁亥五月,吳志葵事敗,同黨以咸平為首,執至正寧,不屈於洪承疇,與四十義士同死於笪橋。清乾隆四十一年賜諡節愍。﹝同上,頁336﹞
咸受,字幼疏,天啟四年舉人。乙酉﹝1645﹞清兵南下,昆山城破,與從孫晉瓚,俱死於兵。清乾隆四十一年,奉旨入忠義祠。﹝同上,頁334﹞
昆山顧鼎臣一門,自子履方以後二代,大都仕而不顯,有所衰落。到曾孫一代,則多考取舉人、進士,家道復振。惟此時明祚將盡,多死於忠烈,留芳千古。
註
解
1、青詞,又稱綠章,是道教醮典時,對天帝的奏章祝文,內容不外謝罪、禳災、保佑平安,駢體。用硃筆寫在青藤紙上,故名。明朝輔臣多有撰青詞起家,稱青詞宰相。
2、期功服,按《禮記》有關喪服各章規定,親者服重,疏者服輕。期是穿喪服一年以上,功是一年以下。喪服分斬衰、齊衰、大小功、緦麻五種,各有不同材質、服式、服期等規定。
將軍的先祖也是出將入相者也 。我是孫英奇。向顧將軍問安。
回覆刪除承蒙批閱,不勝感荷,還望多于賜教。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