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Blogger

2014年3月11日 星期二

顧氏族源考

顧氏族源考

   顧庭銘


我國初民係母系社會,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因此子女從母姓,例如姬、姜、姒、媯等,稱之為姓。而顧係在漢代因封建分封產生,故稱為氏。顧氏按人口計,在中國約六千多姓中,排名第八十一位,共約三百萬人,遍佈海內外,但繁衍中心一直在江蘇太湖流域。
自唐《元和姓篡》宋《通志‧氏族略》等,引用《詩經‧商頌‧長發》詩句:「韋顧既伐,昆吾夏桀」起,顧氏族源即有北顧、南顧之說。
北顧始自夏代昆吾氏,受封在顧國(今河南范縣),伯爵。一般皆曰自夏末為商所滅,國人避散各地,以國為氏,是為北顧得姓之始。
殷墟甲骨文中,確有:「王征人方,在雇」之辭。雇是顧之字源,從隹戶聲,鳩之一種,可寫作﹝戶鳥﹞、﹝雩鳥﹞、鳸;說文解字說是司農桑候鳥。顧國是在鳥圖騰環境中所建立之國家,其統治階層,所謂昆吾皆系出己姓,至於國中子民是否已有姓氏,無從得知。
                          
顧炎武《顧氏譜系考》說歷殷周秦三代,無顧氏後人。即使今日范縣境內之顧姓,亦係明代以後由江南遷入者。故北顧之顧,是顧的字源,而非顧氏族源,純係後世誤解至今。
顧氏起源較晚,最早見於陳顧野王《輿地志》:「漢文帝時,封東海王搖之子名期視為顧餘侯,後代以邑為氏」,見清顧鼎勳《顧氏族譜》﹝1﹞。其成姓年代,約晚於西漢中葉,公元前一世紀左右。
期視之名,尚係古越語漢字記音,原意不明。餘的意思,根據《左傳‧昭公二十八年》杜預注:「卿之庶子為餘子」。
東海王搖事蹟,可見諸《史記》和《漢書》,而《輿地志》中所言之期視,因係庶子,正史不載,今在約定俗成下已公認為顧氏得姓始祖。
按南顧係出自南方之越民族,自餘姚河姆渡文化遺址發見後,將寧紹平原文化上溯到七千年前,說明其民族發展之獨立性。已有足夠證據修正《史記‧越王句踐世系》中「越王句踐,其先禹之苗裔」之說,在《史記》以前之《國語》,亦認為「越為芈種」。近世學者如梁玉繩、衛聚賢、林惠祥等,都否定越為禹之苗裔﹝2﹞,並認為越之托古出自句踐,意在儕身炎黃,稱霸江淮。
搖無餘
搖或搖無餘之生平事蹟,載於《史記‧東越列傳》,《漢書‧西南夷兩粵朝鮮傳》等。
周顯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3年),楚威王滅越殺無疆,越國以此星散,族人有濱於海上,或南遷遁入南山,與當地閩族混合成閩越族。到公元前222年,秦大將王翦平定百越,中間百餘年間,閩越族在閩江流域發展成兩支部落,一支以無諸為首領,勢強;一支以搖為首領,勢弱。南越王趙佗說他「閩越千人眾號稱王」,可瞭解其族群之大概規模。
無諸、搖、搖無餘,皆是古越語以漢字記音。無訓為王、首領、君長等,亦可寫作亡;餘作餘子或次位解。古越語是形容詞倒置的,以漢語譯之則為諸王、搖王,而在搖名下多一餘字,則顯示其地位次於無諸﹝3﹞。
秦併天下,置閩中郡,諸、搖皆被廢為君長。後中原諸侯叛秦,諸、搖即率族人投鄱陽令吳芮帳下,一同伐秦。但當時楚國是由項籍主命,不王諸、搖,遂不附楚。待漢王擊項籍,搖再以都尉身份,同無諸各率族人轉而佐漢。
漢高祖五年論功行賞,立無諸為閩越王,王閩中故地。六年(前201年)三月,再封搖為海陽齊信侯,食祿一千七百戶,同年九月即薨,《史記‧孝武帝本紀》說他享年一百六十歲(?)。孝惠三年(前192年),再議搖助漢功多,族人歸附也眾,乃追封(?)為東海王,建都東甌,即俗稱之東甌王。此時搖之部落亦跟隨遷甌江流域生聚。
《史記》《漢書》皆曰搖姓騶氏,集解索隱徐廣認為應姓駱,因南越列傳有「其西南甌駱、裸國亦稱王」之句。但甌駱係民族名,與姓氏有異。
中國姓氏起源於五帝,迄今已大都有姓,但這只是漢民族思維,中原以外民族漢化前未必如此。例如日本自唐即受漢化,但直到明治維新,為了徵稅,於1878年頒布戶籍法,平民方始有姓。泰國為百越系民族,離中原遠,漢化慢,遲至公元1912年,拉瑪王朝頒布姓氏條例平民方始有姓。民族學者聯想到百越民族在漢化前,可能有些採子父連名制,有些並無姓氏。
搖之都城,史記說封在東甌,其確實位址為今之永寧。(史記集解徐廣,索隱韋昭)永寧是舊縣名,漢置,隋改永嘉,今為溫州市鹿城區,背山面江,扼甌江口,地理位置重要。
想像中的東甌古城,從公元前192年封東海王建都,到公元前138年族人悉遷江淮,只沿用五十餘年,致迄今未能發見古城遺址。近年在台州溫嶺大溪鎮,卻發見疑似古城遺址及大量墓葬,乃引發溫台兩州有古城遺址之爭。
又《越絕書‧越絕外傳吳地傳》記載:「搖城者,吳王子居焉,後越搖王居之,稻田三百頃,在邑東南,肥饒,水絕。去縣五十里」。「宿甲者,吳宿兵候外城也,去縣百里。其東大冢,搖王冢也」。
既然有城有冢,似乎在公元前470年左右越滅吳後,已有搖王其人,不過東甌王搖是薨在公元前201年,搖似無法享此長壽。故所謂搖王或可解釋為越王句踐之下之部族名,搖王可有若干代。
東甌王墓,在《溫州府志》及《永嘉縣志》中都有記載。據南宋《紹定舊編》記載有五處,太平寺前謝婆埭垟有兩冢,西山吳平山兩冢,均已廢,惟甌浦嶺東側之冢尚存,道光二十四年重修,刻有碑記,張璥撰文。文革時破壞,1996年在原址依原樣修復。又傳說甌浦嶺冢始建於宋朝,僅是衣冠冢,真正東甌王墓迄今尚未發見。
搖世系
搖是南顧源頭,其相關世系,略見《漢書》卷十八高惠高后文功臣表,按宗法制度僅列嫡系,其非嫡系者,本文係從顧氏族譜斟酌摘取補充,茲列表如下:
   
搖父安朱公,不見正史,清顧步青《武陵宗譜彙編》尊為第一世,但未說明出處,顧鼎勳《顧氏族譜》則無安朱公。
越族蟄居南山百年間,無疆世系之嬗替究竟幾代,史記記載「後七世至閩君搖」,後世纂譜者常私自填補,企求完備。例如武陵譜在無疆至安朱間補入六代,犯下譜牒大忌。
但宋鄭樵《通志‧氏族略顧氏譜》卻云:「越王句踐七世孫閩君搖」,而《漢書‧地理志下會稽》則謂:「後十世,至閩君搖」,都悖離了史實。實則句踐至無疆之世代,史記、竹書紀年、越絕書、吳越春秋等所載,頗有出入,再加南山蟄居期間之空白,很難說搖是句踐幾世孫,甚至搖與無疆間的關係,亦非想像中的明確。
搖嫡長子昭襄,按制襲奉越祀,漢惠帝三年封為哀侯,歷九年而薨。搖之餘子期視受父封於顧邑為侯,稱顧餘侯。
鑒於孝景帝採主父偃之議,頒發推恩令﹝4﹞,准許諸侯王自行分封子弟,乃至「小侯不過數里的地步」。研究顧氏世系者,有以期視字昭襄,將兩人合而為一,應不正確,蓋因期視年代未必已有漢姓,況論字號。
高后五年﹝前183﹞,昭襄子建嗣,封康侯,歷三十年而薨。
孝景四年﹝前153﹞,建子省嗣,也封哀侯,歷十年而薨。但省無子繼嗣,此時東甌又受閩越圍攻,將降,漢武帝念其困境,於建元三年﹝前138﹞將其族遷至江淮,在動亂中無法兼顧宗祀,中間斷祀約八十年。
有認為昭襄、省祖孫二人同封哀侯,不合理,懷疑史料有誤。但查《漢書》王侯功臣七份封侯表中,封哀侯者有十三人之多,且祖孫同封哀侯者,也另有一例,故昭襄與省同封哀侯,應屬正確。
漢宣帝元康四年﹝前62﹞,朝廷想到越祀已斷八十年,乃選搖家族中玄孫輩之子名未央者,封爵不更﹝5﹞,命其承祧復搖之祀。
又過五十年後,漢哀帝元壽二年﹝前1﹞,再選搖之後代名賢者,賜關內侯,詔命承祧搖世家香火。此時因族衍已久,世系複雜,無法再論輩份矣。漢至哀帝時,朝廷積弱,已無力照顧諸侯事,致賢之繼嗣者史無記載。
未央與賢係搖之後裔,但非昭襄或期視之後代,以此推想,搖之餘子應不只期視一人。
期視一支於受封於顧邑後,其後續世系不甚確定,但顧野王在《輿地志》中說:「顧餘侯傳至孫輩,坐酎金失國」。
漢酎金制係武帝時所頒,是指祭祀太廟時諸侯應助祭之酎金。令頒後可能因列侯食邑收益不足抵繳酎金,或其他政治因素,遭到削爵者傳說多達一○六起,最後只剩下五侯。在《漢書》王侯功臣表中留存紀錄者,計武帝元鼎五年削侯二八起,最多,其餘元狩五年、元鼎二年、四年、六年各一起。
依此推測,顧餘侯孫之坐酎金失國,應在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左右,亦即期視的侯爵只延續了五六十年。元鼎五年以後,期視後代淪為庶民,開始以邑為氏,逐漸漢化繁衍成南顧大族。
但昭襄一支,在朝廷刻意扶持下,竟延續搖香火至西漢末年。
顧餘侯
顧餘侯期視公被視為顧氏得姓始祖,但元顧興《石函古譜》,清顧蘭似《海鹽顧氏家譜》,清顧盛慶《黃橋顧氏宗譜》等,皆持不同說法。惟都無實證,不足採信,仍以期視為得姓始祖為是。
漢朝封建制度,王侯皆有封土,例如閩越王、東甌王之在閩江流域及甌江流域。七王之亂後朝廷收回軍政大權,但仍賦予食邑。至於顧邑在何處,有幾種不同說法,列舉如下:
一、「西佘山,在烏程縣東十八里,漢文帝封東海王搖之子期視為顧餘侯,至孫坐酎金失國,即此地也」。(顧野王輿地志)
二、「(海鹽)顧邑,地近東顧,句踐支庶所封,子孫因以為氏,顧榮其後也」。(明趙文華嘉興府圖記)
三、「漢武帝封東越王搖之子期視,於江陰顧餘山,乃改姓為顧氏」。﹝顧頡剛玉淵潭憶往﹞
期視封地當不出大越故土。烏程縣在太湖南岸,迄今已歷時二三○○多年。楚春君於楚考烈王十五年立菰城縣,秦王政二十五年改為烏程縣,漢仍之。曾是三國吳孫堅、孫皓烏程侯封地,亦是歐陽氏、歐氏發源地。直到民國才併歸安合稱吳興縣,今湖州市已將菰城遺址列為古蹟。
在湖州長興縣西北有顧渚山,茶鄉,唐陸羽隱居地。顧渚山又名西顧山,《讀史方輿紀要》浙江三長興云:西顧山在長興西北方四十七里,因吳王夫差「顧」瞻渚次,以其原隰平衍,可為都邑,因名。
按《越絕書》越絕外傳記吳地傳:「烏程、餘杭……皆故大越徙民也,秦始皇帝刻石徙之」,烏程自古即是越民生聚地。
海鹽東顧城為顧邑之說,也有下列佐證:
「顧榮,先吳郡人,其先越王句踐支庶,封於顧邑,子孫遂氏焉」。「顧榮後封嘉興伯,求急返」。(晉張隱文士傳)海鹽古屬吳郡,《越絕書》吳地傳有「海鹽縣,始為武原鄉」之句。
「築城故邑山東武川(案趙瀛嘉興府圖記故邑作顧邑)」。「故邑山旁築有東顧城」。(清王彬海鹽縣志)「海鹽東南五十步有古城,古顧音相近,疑即東顧城也。案東顧城吳越爭霸時所築,後廢。」(同前)
「明成化二年,海鹽縣圖經,在故邑山建東顧城」。(海鹽縣志,1992年)如附圖。
                海鹽地濱錢塘江北岸,便於舟楫停靠,是越人生活條件。此城約於唐末淪陷於海,今不復見之。
海鹽(鹽官)古代顧氏名人甚多,例如南齊顧歡、顧黯,陳顧野王、顧越,晉顧榮,唐顧況等。
再回顧歷史,春秋吳越爭戰前線在檇李,今嘉興地。時有東顧、西新、南於、北主四城;東顧城係吳王闔閭命伍子胥築以備越﹝6﹞者。
《玉淵潭憶往》所言之顧餘山,今江陰市有顧山,《清一統志》云顧山一名東顧山。其地漢置毗陵縣,為東海王食邑。
故所謂顧餘侯之顧,無論是源自西顧山、東顧山、顧餘山,應是先有地名後有爵名,再演變成顧氏,十分明確。
此後顧氏以吳郡為郡望,繁衍綿延。自西漢元鼎到三國,繁衍成吳中顧陸朱張四大族之首,今族支已遍佈海內外。
《西京雜記》云:顧翱,會稽人,少失怙,事母至孝,母好食雕胡(菰米)飯,常率子女躬自採擷。還家,導水鑿川,自種供養,每有贏儲。後湖中盡出雕胡,無復餘草,蟲鳥不敢至焉,遂得為養,郡縣表其閭舍。顧翱約西漢末年人,為南顧以邑為氏以來,有文記載之第一人。
我顧氏家族自古人才輩出,例如政治家顧雍,名將顧成、顧祝同,外交家顧維鈞,學問家顧野王、顧憲成、顧祖禹、顧炎武、顧頡剛,藝術家顧愷之等,濟濟有眾,不勝列舉。
 
1、清顧鼎勳重修之《顧氏族譜》,手寫本藏日本國會圖書館,國立故宮博物館有微縮影卷。民國五十年經顧祝同加以整理,以無名氏撰重刊,現藏國家圖書館。此譜係根據歷代顧氏族譜重修而成,並保存顧野王所撰顧氏族譜十卷中之一卷,稱梁朝遺譜,極為珍貴,故作為本文引用之主要依據。
2、參見梁玉繩《史記志疑》,1985年。林惠祥《中國民族史》,商務印書館。衛聚賢《吳越民族》,載《吳越文化論叢》,上海文藝出版社。馬雪芹之《古越國興衰變遷研究》,齊魯出版社,2008年。許良國《百越》,載《中國古代民族志》,中華書局,2004年。
3、顧炎武認為搖與搖無餘非同一人,列舉六項理由,詳見《顧氏得姓考‧亭林辯》。
4、參見《史記》孝景本紀末及索隱:「主父偃上言,今天子下推恩之令,令諸侯各得分邑其子弟,於是遂弱,卒以安也」。及《漢書》卷六十四上主父偃傳。
5、不更,漢爵位名,見《漢書》百官公卿表上,一級曰公士,二上造,三簪裊,四不更,五大夫……共二十級。不更者,可不充更卒,即不須輪流服役之兵卒,其他役仍須照服。
6、參見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浙江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