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Blogger

2014年6月14日 星期六

顧氏族譜研究

顧氏族譜研究

顧庭銘

  族譜又稱家譜、家乘、宗譜等,都是記載大小不同血緣集團人與事,故族之有譜猶如國之有史。其起源有周代、戰國、宋代三說,自然因宋代族譜較具現代體制,受到重視,因從宋代起,私家修譜也蔚成風氣。其中以歐陽修、蘇洵二氏修纂之家譜較著,被後世引為修譜之法式。
  我顧氏家族,源遠流長,自古人才輩出,對修譜之事,自然不遑多讓。據《武陵宗譜》總錄稱,最早始於晉顧愷之之《族譜家傳》及顧夷之《族譜訓義》,惜皆已失傳。陳顧野王所著《譜傳》十卷,今僅存《梁朝遺譜》一卷,尚附麗於顧鼎勳《顧氏族譜》中,彌足珍貴。爾後歷代各地所修顧氏族譜,迄今確知尚且遺世,並在網上流傳,現存國內外各圖書舘者,只有兩百餘種,此外私家收藏者應該甚多,因不對外流通,無從統計。
  修譜如修史,自應秉持春秋之筆,且應言之有據。然遺存至今之各種顧氏族譜、宗譜、大宗統譜等,從其內容分析,發見編撰者大多不能秉持記近不記遠,記信不記疑,記親不記疏等原則;且各逞所能,率性發揮,乃至各說各話,南轅北轍,可歸納為以下三項:
  一、姓源分歧
  二、世系不清
  三、郡望誤傳
  茲特分別剖析,與族內先進交換意見,以期爾後新修族譜,能有正確方向。
  姓源分歧
  我顧氏家族能綿延不衰,實因重倫理血統與姓源。其元始祖及姓源,自唐代氏族志失傳後,渾沌不清,但根據以下文獻仍可間接確定。
  一、陳顧野王《輿地志》:「漢文帝時,封東海王搖之子名期視為顧餘侯,傳至孫輩,坐酎金失國,族人以國為氏」。
  二、宋鄭樵《通志‧氏族略‧顧氏譜》云:「越王句踐七世孫閩君搖,漢封東甌王,搖別封其子為顧餘侯,漢初居會稽,亦為顧氏」。
  句踐及搖在《史記》《漢書》中皆有傳,可認定屬於南方之越族,其文化為斷髮文身、契臂、食異物、巢居、膠著型語、使舟長水戰、善鑄銅器等,與中原之華夏文化大不相同。《漢書嚴助傳》中即說,淮南王上書稱胡越不受正朔,目為蠻夷。句踐以上不過允(元)常、夫譚、無﹝目睪﹞、無壬數代,再往上即不可稽。此因越民族原無文字記載,姓氏制度又與華夏不同,中原人不明究竟,至史不記載。
  期視尚係古越語漢字記音,原意不詳。「餘」的意思,根據《左傳昭公二十八年》杜預注謂「卿之庶子為餘子」,因此閩君搖應另有一位嫡子,即是《漢書》卷十八高惠高后文功臣表中所載之哀侯昭襄。這一支傳至康侯建,哀侯省,亡後,斷祀八十年。到漢宣帝元康四年,選搖家族中玄孫輩名未央者,封爵不更,承祧香火。又至哀帝元壽二年,再選搖之後代名賢者,賜關內侯承祧,到西漢亡祀遂絕。
  期視一支侯爵稱號「顧」之由來,據顧頡剛《玉淵潭憶往》云,與東海王食邑漢毗陵縣(今江陰)之顧餘山有關,亦或與烏程之西顧山海鹽之東顧山有關,是由地名轉成爵號,由地名爵號再轉成姓。此與越王無疆次子蹄,封於烏程之歐餘山為歐侯,轉為歐陽氏、歐氏、區氏相同。期視孫坐酎金失國,推定年代可能在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年),因該年削侯最多達二十八起。
  昭襄一支至西漢末祀絕,是否有族人轉為庶民,漢化後以顧為氏,難以推定。但期視一族,削侯後轉為庶民,漢化後以顧為氏,有文獻記載,屬合理推斷。
  《西京雜記》中顧翱,為有文獻記載之千古顧氏第一人,在此以前任何文獻皆未見姓顧之人。《後漢書‧張霸傳》有顧奉事蹟,則為顧氏見於正史之第一人。《三國志‧吳書‧顧雍》又是正史有傳之第一人。
  綜合以上分析,顧氏族源應為越族之一支,顧姓形成於西漢武帝元鼎以後,到三國時繁衍成朱張顧陸四大望族之一。
  至《通志》所稱顧氏一支,出自夏之顧國(今河南范縣),伯爵,己姓,後為商所滅,子孫以國為氏,稱北顧云云。此乃後人望文生義之推想,實則顧國亡後,到殷周秦三代並無姓顧之人,即使今日范縣顧氏,亦是明初自江南遷入者,北顧之說並無實證。
  以上管見為筆者近二十年來,考察各地百越系民族,及結合歷史事實所作之結論,但與顧氏現有各族譜記載頗有出入,舉例如下:
  一、宋顧蜚《顧氏得姓考》,元始祖為夏之顧國及越王句踐。
  二、元顧興《石函古譜》,元始祖為夏少康次子俶。
  三、清顧步青等《武陵宗譜》,元始祖為夏少康次子俶(季杅)。
  四、清顧寶琛等無錫《顧氏大宗統譜》,元始祖為軒轅氏。
  五、清顧鼎勳《顧氏姓源考》,元始祖為高陽氏顓頊。
  六、清吳江蘆墟《顧氏族譜》,元始祖為高陽氏顓頊。
  七、現代顧巨川續修《顧氏銘宗天榮支瀚派敏士后房譜》,元始祖為少典氏。
  從以上各例,可發見年代越近元始祖越往前推,最後乃至虛無縹緲的少典氏。此與顧頡剛發見之「層累地造成中國古史觀」,如出一轍。窺其原因,乃係越人漢化後,產生大漢民族沙文主義,對自己根源反而卑視,急切地想將祖先移轉為黃帝後裔。因古時華夏民族具有強勢文化,在社會中形成之門閥世家,可以壟斷政治資源及享受高貴地位,時至明清仍有此種心態。
  湊巧《史記》越世家有這樣記載:「越王句踐,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後二十餘世,至于允常。允常卒,子句踐立,是為越王」。對撰譜者言,既是正史,自應奉為圭臬,以上各族譜之元始祖設定,都是順著這段歷史向上高攀。
  不過《史記》是經過後人刪改、添加,到漢宣帝時,才由外孫楊惲對外公布,上引文字未必是司馬遷原文。自唐顏師古注《漢書》開始,至現代梁玉繩、林惠祥、衛聚賢等,都認為這段文字悖離事實,句踐與禹實毫無關係;何況夏以前人物,尚是半神話性質,將之奉為元始祖,也毫無意義。
  《史記》是二十五史中文筆最佳的一部,但細讀五帝紀等,却見黃帝第八代孫舜,將帝位禪讓給黃帝第四代孫夏禹老祖宗,故雖讀正史,仍應有理性解讀。
  越是一支有堅強生命力的民族,以句踐復國為例即可思過其半。越族於一萬年前即發明稻米栽培,遠播中南半島及日本大和民族。世界百越系民族人口約一億二千萬,成片狀分布在二二○萬平方公里土地上,孕育出光輝燦爛的文化,作為越族後裔,應是一種驕傲,顧氏宗親應有此一認識。
  世系不清
  族譜中之世系表,在於說明家族成員間相互關係及名諱,早在殷墟出土之甲骨文中,即有記載世系之文字。以後《史記》之五帝本紀,夏、殷、周等本紀,對世系記載更趨完備。惟在父系社會中僅以男性為限,女性則不入譜。
世系表至少有兩重意義:
  一、為同一血緣家族。
  二、明各代血親關係。
  同一家族是否為相同之血緣,頗受重視,有些家族規定外姓入贅不得入譜,以免混淆血統。人類重視血統,是對血緣婚姻之禁止。故《國語‧晉語》載:「同姓不婚,惡不殖也」。因為原始人類經過漫長之血族亂婚和群婚,危害人口質量,吃足了苦果。一部《山海經》,即是記載因近親婚配所產生之生理畸形缺陷。今澳洲新南威爾斯州山區,竟有一柯特家族,可能篤信某種邪教,堅決要過原始人生活,一家四代四十人之間無休止的亂倫,出生之後代都是畸形,肢障、聽障、視障、不會說話。某些偏僻地區的鄉民,被迫在狹小範圍內通婚,血緣關係無法避免,形成之「竹根親」,多繁殖出劣質公民,產生人間悲劇。
  古代姓起源於女性,氏起源於男性,女性同樣是血統遺傳者,故現今世系表已予男女並列,俾在擇偶時可多一層排斥。
  我顧氏宗親歷來都尊奉以上兩原則,可惜族譜記載反而未予慎重處理。一般而言,較近世之世系,記載比較正確,越是上代,錯誤越大。有時竟是世代顛倒,甚至為求完整,偽造世代,舉例說明如下:
  一、顧翱是顧氏千古第一人,出自《西京雜記》及《尚友錄》,只知是隱士,孝子,種雕胡採菰米煮飯奉母。概略地說,從前書推定約為西漢末成帝時人,從後書推定約為東漢時人,其餘生卒年代,父母子嗣等一概不知。但清《武陵宗譜滙編》卻逕自認定其世系為:
  建綸、經
  吳江蘆墟《顧氏族譜》認為是:
期視
而顧興《石函譜傳》又作:
大成
  建是搖嫡長子昭襄之子,期視係搖之庶子,上述三世系中人物時空因素相差懸殊,翱的前後世代顯然是憑空錯接,而《石函譜傳》更是說得怪異。
  二、陳顧野王,被吳郡顧氏尊為一世祖,是顧氏先賢中第一位著作等身大儒。一般顧氏族譜皆稱野王有安饒、安文二子,惟《陳書》不載。但《石函譜傳》卻稱有盛南、鴻南、周南、夏南、允南五子,說法南轅北轍。
  三、孫吳之顧雍,在朝中為相十九年,其德業行誼立下文官典範。《吳書》中《吳錄》僅記述雍之曾祖為奉。《梁朝遺譜》稱奉有廙、廞二子及孫克讓。蘆墟《顧氏譜》云廙為克讓之父。《武陵譜》則謂奉至雍間有通、融、向三代。未悉以何者為是。
  四、《武陵顧氏宗譜滙編》之世系表,洋洋灑灑,從東周一世祖安朱公到明代,共列出五十九代,排列整齊,考證周詳,但表中第三代昭襄,則曰又字期視,封顧餘侯,將搖之嫡庶二子混為一人。
  以上皆為顧氏家族指標性人物,尚且錯成一團,其餘無籍籍名者,不知要錯到何種程度。
  五、元顧興《石函譜傳》實為顧氏族譜亂源之根,卻被族人視為經典之作。他說元元貞元年二月己卯,狂風大雨,祖墳前拔一大松,地裂丈許,從坎中得一石函,內藏先世之譜牒,即今日所稱之石函古譜。茲姑先不論其來源何以如此神秘,且將譜中一至三十七世(公元前2068至前333年)圖解如下:
  
  從以上可見二至十七世,二十至二十七世所用名諱,大多為怪異字。十八十九世,二十八至三十六世,則與《史記》所載相同。顯然,顧興是想彌補《史記》越世家所說「少康庶子後二十餘世至允常」那句話之語病,蓄意在相隔一千七百餘年間,捏造一批世代及假名,湊足較為合理之三十七世數字;但商六四四年間卻只有十代,仍不周延。又曰自勳宰起不姓姒而姓顧,更是無據。如此明顯偽造又欠周延之族譜,卻尚在顧氏家族間流傳,很是無奈。
  修撰族譜,貴在記信不記疑,自然更不能造假。對早期人物因史料不足,可用小傳傳世,不必強納世系表中,杜具形式。世系表中之「甲→乙」,表示甲乙兩人必須是親父子,要求極為嚴格,不是隨便構成,自然亦不能隨便書寫,否則血統混淆,世系表也就失卻功能,毫無意義。
  郡望誤傳
  郡係秦漢時代行政區劃建置,某一姓氏發祥之郡,稱該氏之郡號。如以後自發祥地遷至他郡,傳衍成望族巨室,即謂此姓望出該郡。上述發祥與望出合稱郡望。
  一般顧氏族譜,確與武陵兩字結緣,例如《武陵家譜彙編》、《武陵宗譜》、《武陵世譜》等。顧氏祠堂亦常見武陵世澤、武陵舊族、武陵遺風等題字。各種文獻都在導向顧氏發祥於武陵,一般即誤解為武陵郡。
  自古武陵郡只有兩處,一是漢置之郡,轄今湘黔桂鄂等地,治義陵,今湖南潊浦南三里,東漢時移治臨沅,今湖南常德西。隋初廢,尋仍曰武陵郡,後又名朗州,尋廢。二是南朝梁置齊郡,東魏時改名武陵郡,隋初廢,故城在今江蘇省贛榆南,應沿用不久。
  但查顧氏發展史,越滅吳後,以吳為都;東甌王搖一族後裔,於漢建元三年;閩越王無諸一族後裔,於漢元封元年,先後遷至江淮,及所謂山越一支等,一直在越民族分布舊地,長江下游及太湖水網地繁衍生聚,成為望族。從未見有某一年代,在湖南或贛榆出現過顧氏大族。
  然而與顧氏相關之武陵,究竟在何處,梁任昉《述異記》下作了回答:「武陵源在吳中,山無他木,盡生桃李,俗呼為桃李源。上有石洞,洞中有乳水。世傳秦末喪亂,吳中人於此避難,食桃李實者皆得仙」。
  顧頡剛將之摘錄在《蘇州史志筆記》中,並謂於讀《述異記》後,方知湘中有武陵,吳中亦有武陵。
  《同里西宅別業顧氏族譜》引用蘆墟志說,武陵溪是古時南北蘆墟之市河,北蘆墟中段則是顧氏世居地,武陵顧是指居住吳江武陵溪一帶之顧氏,世代以武陵為堂號。
  原來武陵顧之武陵,是吳中顧氏之堂號,因習慣上郡號、堂號常被混用,致族內外人士誤認武陵為顧氏郡望。
  再查與顧氏相關之濮陽、武陵、吳興、會稽、吳等五郡,在敦煌殘卷《唐貞觀氏族志》中所列之士族,亦可看出顧氏郡望之所在。
  濮陽郡:吳、徐、袁、扶、黃、慶六姓。
  武陵郡:拱、仵二姓。
  吳興郡:姚、明、丘、鈕、聞、施、沈七姓。
  會稽郡:虞、孔、賀、榮、盛、鍾、離七姓。
  吳 郡:朱、張、顧、陸四姓。
  結語,顧氏之郡望在吳郡,堂號是武陵,與武陵郡無涉。武陵郡之誤傳,近年在宗親解說下,已經減少,惟族外人士不加細究,仍有誤傳發生。
        以上三項意見,為筆者個人芻言,茲不避愚昧,述之以文,歡迎宗親指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