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Blogger

2014年8月6日 星期三

凱里顧氏會親記

凱里顧氏會親記

顧庭銘

  我顧氏宗親,自西漢末得姓,以吳郡(蘇州)為郡望,歷兩千三百餘年之蕃衍綿延,總數已約達三百萬人,後裔分支遷移遍及海內外。其中一支,約於明孝宗年代,定居貴州苗疆凱里,以香爐山為中心,過著離群索居的軍戶生活,但仍保持武陵遺風,耕讀傳世,人才輩出。族人在貴州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艱苦環境中,胼手胝足,奮鬥出一片榮景,至今漢苗兩系族眾已共達三萬人,儼然為一方望族。
  凱里,尚是苗語漢字記音,原意為木佬(仡佬)人的田。黔東南州仡佬人現只剩三萬,且多已苗化、漢化,據說現今會仡佬語者,只剩在麻江有兩人。
  凱里雖是苗疆邊城,但歷史悠久,春秋戰國屬牂牁國、且蘭國,明清時開始繁榮,曾有「小京州」之美名。現為縣級市,轄七街道九鎮二鄉,其中之開懷街道,爐山鎮及凱棠鄉,都是凱里顧氏分支地。
  香爐聖山
  凱里市西十五公里有座香爐山,苗名波別糾,山形天然成崮。據清《清平縣志》記載:「伏如香爐,岩石危峭,晨昏雲霧千態萬狀,莫可端倪」。「四面壁立,只一綫道,若塞之,雖攀藤附葛亦不能上」。崮直立成階,三層。頂層海拔1,233公尺,呈橢圓形平地,面積約0.18平方公里,上有古建築遺址,俯視則凱里市區一覽無遺。中層名二屯崖,為環狀台地,面積0.5平方公里,有肥田沃土,泉水長流,上有顧氏宗祠等建築。
  這樣的地形,自然是易守難攻,且自身可供應給養,得以長期固守,故歷來為兵家所必爭。諸凡生苗起事作亂,官軍進剿平反,都以先佔為勝。大約自明英宗年間起,由顧氏出任之千戶指揮佔領之,於觀音硐下建營房,設立指揮部,聚戚族而居。山下有懼匪者,上山依之,人煙增至兩百戶,儼然成為熱鬧山城。此一態勢歷五世至明末而終。計:
     武毅將軍 顧 旻
     廣威將軍 顧良相
     武略將軍 顧 駒
     振武將軍 顧德政
     平蠻將軍 顧永勛
  清帝定鼎,授永勛以土府之職,不受,退耕終老。
  實際顧氏族人,在山上延居至清同治末,世道漸清,方下山耕種土虎莊一帶田地,不復居山上,惟在原址遺顧氏宗祠一所,今巍然猶存。
  香爐山實為凱里顧氏發祥地,不可忘懷。今日苗民視之為聖山,蚩尤之化身,每年農曆六月十九日爬山節,附近苗民盛裝打扮,雲集於此,在蘆笙伴奏下,翩翩起舞。山坡之地,也經常舉行跳蘆笙,對歌,鬥牛等活動,熱鬧非凡。
  族源世系
  明太祖洪武二十三年,在今凱里市設立清平衛。明軍制寓兵於農,於衛下設左右中前後及香爐山六千戶所,所定額1,120人,下轄百戶所、總旗、小旗。衛平時負責守衛、運糧、墾田、征糧,戰時聽命出征。
  凱里顧氏雖源遠流長,但其發迹始自顧公良相,於明孝宗弘治年間,襲父職任千戶指揮,駐紮香爐山。
  良相公天縱英明,智略雄豪,宅心仁厚。時都勻生苗乜富架作亂,自稱都順王,連陷獨山、都勻,梗滇蜀兩道。弘治五年(1492)十月,朝廷詔顧成第四代孫溥充總兵官,帥兵八萬討之。師經清平,令良相作嚮導,引先鋒官走麻哈小徑會師都勻。行至梘腰寨一帶,良相禀先鋒曰,此地均係熟苗。先鋒云既為熟苗,可插黃旗識之,於是梘腰寨、老虎苗、干塘、白午、舟溪、青棡林、前郎、璊硐、埧構一帶遍插黃旗,均免殺戮,活命數萬。
  但師至金家河,卻遭苗民發矢中先鋒前旄,先鋒官誤以良相公蒙騙,欲綁而斬之。公乃單騎入寨,責諸苗曰,我救爾等,何故反而發箭害我,今我死,爾眾寨命亦不保。眾苗大懼,乃綁發箭者至軍前,斬之,公獲釋,大軍亦順利會師都勻。乜富架父子束手受誅,各處悉平,公仍回原鎮。
  後麻哈吳司與蒙司構怨興兵,良相與吳司係姻親,先勸和,不成,乃發兵助吳司擊敗蒙司。不意蒙司挾忿,伏兵於苦李井,半路截殺,致良相部眾死傷慘重。
  公自知徇私情而出兵,將不為上峯所容,乃潛入開懷(今凱里境)苗寨,隱姓埋名,另行安家立業。而長子顧駒則報父為病卒,承襲千戶職,仍鎮香爐山。
  良相公與香爐山之元配王氏,育駒、騏、驥三子,為今之漢族後裔,稱香爐山本支。王氏誥封淑人,生庚死葬皆失考。
  公潛入開懷苗寨後,更名邦迪,繼娶苗女文氏為妻,育雄邦、松邦、優邦、佼邦四子。
  公懼族繁易露破綻,恐遭不測,乃將長子雄邦遷居凱棠,次子松邦留開懷,三子優邦移居排羊(今台江縣境),四子佼邦遷居丹寨,是為今日良相公苗裔之四支。
  苗俗採父子連名制,長子雄邦一系,其直系嫡傳為:
  邦廸雄邦鼎雄香鼎留香斗留金斗卡金榮卡紹榮略紹養略熊養寶熊燕寶…。
  良相公生庚死忌失考,殁後暨文氏墓,塋葬於開懷。
  凱里會親
  余數年前,研究明開國功臣征南將軍鎮遠侯顧成傳時,承蒙凱里宗親顧少先、先元兩位,提供顧統妻俞善貴,及顧剛忠(銑)妻蓋英兩氏壙志,又安順顧安龍提供《安順顧氏族譜》手寫本等,都是第一手原始史料,極為珍貴。自此開始注意貴州凱里顧氏一族,多方搜集資料,研究其族源及世系,迄今已略有認識。
  凱里顧氏一族,地處苗疆邊城,族支複雜而又龐大,在武陵宗支中屬於特殊的一支,故一直想實地查訪,以明究竟。無奈年事已高,不適單獨遠行。後獲悉雷山縣西江千戶苗寨,亦有顧氏一支,人數眾多,或為凱里顧氏之分支,乃決定參團前往,期望能間接獲取資料。
  但此一計畫不為河南范縣顧雙進宗親所贊同,認為既已到達凱里,應與凱里顧氏宗親會面,方能獲得更多資訊,余亦贊同此議。
  旅行團於一○三年七月三日,從台北啟程,七月五日下榻凱里市,經雙進與少先事先多次協商,約定會親如下:
     時間:七月五日晚八時三十分。
     地點:凱里市嘉瑞禾維景大酒店。
     人員:顧少先等四人。
  七月五日余隨團遊至西江千戶苗寨,偶遇寨中一店肆,名「顧家苗王酥」,隨即進入購買,並自報也姓顧,來自台灣,藉機探問顧家事,彼此交談融洽,有收穫,但欠深入。
  晚餐後趕往嘉瑞禾維景酒店,時間已過晚間八時三十分,一進大廳卻見會親人員顧少先等多達十三人,且已久候。余遂在匆忙中進入交誼,雙方坐定後,首先由現任律師之少先介紹族老顧永明,繼由族老介紹與會之各族支代表,最後余亦介紹自己。
  顧永明,1930年生,苗族,凱棠支,凱里政府官員正縣級退休,現為凱里苗學會會長,年輕時是苗族樂器蘆笙愛好者,今仍寫些散文在刊物發表。
  少先近年忙於族譜整理和祖墳遷移事,倍極辛勞,他按照事先約定,以書面資料報告凱里顧氏之族源、世系、族支,及教育程度族中菁英等。並贈送《鑪山顧氏族譜》卷一二,《血脈凝集的記憶》三集,內容所載之近年族中盛事,都是我亟想搜集的資料。
  此次會親時間雖短,收穫卻甚豐碩。所遺憾者未能到香爐山顧氏祠堂,及良相公新塚焚香禮拜,有失禮數。我們互贈紀念品後,在大廳合影留念,結束短暫的會親之旅。     
     苗嶺盛事                  
         苗嶺巍巍,清江泱泱,凱里顧氏一族受天地之靈氣,自古人才輩出。概括而言,是「明代武,清代文,顧氏為棟樑」。前者指明代之世襲千戶指揮等,正五品官,層級高於縣太爺。後者指清代中進士及文武舉人者17員,庠生、廪生、貢生、監生等共235員,官員44員,為國捐軀將士18員,濟濟多士,不愧自詡「顧姓為棟樑」。
  顧衷,同治元年三甲一百零二名進士,都勻府清平縣人,字子和,號爐村,官至甘肅中衛知縣等。衷以爐村為號,諒係表示不忘出生地香爐山也。
  時至今日,在三萬多族人中,有大專以上學歷者1200人,中專約2000人,服務於政府機構者部級1人,廳級11人,縣處級70人,科局級近200人。一般族人除了務農外,主要業教師。在閉塞苗疆中,能脫穎而出,難能可貴,不失武陵優良遺風。
  凱里顧氏目前雖無宗親會組織,但在苗族自然領袖方老、寨老、族老之精神下,近年完成族譜重修,及良相公祖塋遷建兩件大事。
  凱里顧氏原有之《鑪山顧氏族譜》,係民國二十八年由裔孫道基所撰,七八十年來因族內世系蕃衍,原有之瓜藤圖等內容,已不符現況,乃於2006年始首議增修事。首先組織編修委員會,得到顧永平、貴先等財力支助,由香爐山、凱棠、開懷、丹寨、排羊五支共同派員組成顧問組、編委會、總務組等,而實際編務則由顧少先、永昌兩人負責。在全體委員共同努力下,先後完成卷二香爐山支譜,卷三凱棠支譜,卷四開懷支譜,卷五丹寨支譜,卷六排羊支譜。
  2012年底,舉行新譜首發會,在典禮上,各支族老愉快地受領新譜,今後在族人血濃於水之親情下,會更加融洽、團結,增進福址。
  良相公墓,原位於凱里市開懷街道,因城市建設擴展,勢須遷移。在族人合議下,各族支派出代表組成工作組,顧少先任組長,推動其事。遷葬費用共支出七萬六千元,此款皆由族人捐獻而來,其中顧貴先、先平兩人捐款佔總數之半。
  新墓址選在凱里城南小孤山,元配王太夫人之衣冠塚,繼配文太夫人墓,也一併遷來集中,形成一公二太之格局。
  從紀錄圖片中顯示,20111123移靈過程中,族人扶老攜幼夾道護送。靈柩入穴後,全體族人盛裝列隊,人人雙手捧土,依序前往填壙,以示子孫們對祖先之崇敬和參與,場面至為感人,不禁令人想起仲尼曰,禮失而求之於野的話。落成後舉行隆重祭典,最後由族人自發的在墓地植樹,美化墓園。
  20144月再集合三百位族人,至新塚緬祭過一次。
  兩墓碑文為:
明千戶指揮廣威將軍顧良相之墓;
明誥封淑人顧太王氏之墓。
  從新墓址能俯瞰凱城,極目萬山,確為人間福地,庇蔭子孫萬代。
  感  想
  凱里顧氏族人,原發祥於香爐山,故舊譜以「鑪山顧氏族譜」為名。後因良相公隱跡苗寨,衍生漢苗五支後裔,分居五地,已非香爐山之名所可涵蓋,乃有凱里顧氏之名。但此一改變亦僅包括凱里市內之三支,餘丹寨在丹寨縣,排羊在台江縣,仍未能包括在內。此種名實不符情形,將隨時代變遷日益擴大。
  其實族名應以發祥地為準,所謂瓜藤蔓延,其根不移。如依例以香爐山或爐山為族稱,既不忘其本,亦可為任一族支所接受。
  目前僅凱里爐山支及開懷支,為單一顧姓。其餘凱里之凱棠支,台江之排羊支,丹寨支則為顧、王、楊、唐、李、張六姓共祖。在族譜通例中,同一血統不同姓氏,甚為奇特。
  其原因,據說係清張秀眉起義失敗,駐紮凱棠之清軍首領為王姓,命苗民一齊改姓為王,以示軍民同姓一家親,並藉以測試苗民是否真心誠服。其餘各姓,諒必亦係強迫改姓而來。
  《國語‧晉語》有「同姓不婚,懼不殖也」,或《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故此種異姓却同一血統情形,很可能疏忽成近親婚配,長此存在似不適當,惟一辦法恢復原有之顧姓。
  台灣原住民各族姓名,原係父子連名制,後經清代、日據、光復三時期,反復更改姓名。近年民族意識抬頭,政府已准許按照個人意願,重回固有姓氏。此一實例,在於說明恢復原姓,為戶籍法所許可,不失為實現同一血統能有相同姓氏之可行途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