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Blogger

2015年3月26日 星期四

紹興印山越王陵

紹興印山越王陵

顧庭銘

  紹興印山越王陵,是越王句踐父親允常之墓,亦是研究越國歷史少有的第一手史料。故趁今年返鄉掃墓之便,兼程前往踏看,以核對史籍《越絕書》等記載之真實性。
  97522一早,從寧波市育才路明洲樓出發,坐345路公交車,到滬杭甬鐵路之寧波南站,搭715分對號車西行,約1小時20分鐘到達紹興。下至站前,坐7號公交車到市府路,換開往蘭亭鎮之3號公交車,在蘭亭風景區站下車。此時見到路旁有一條八公尺寬的水泥道路,橫入山區,沿山路走2.5公里,即到越王陵。
  越王陵,是1996年由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會同紹興文物保管所聯合發掘,至今已有十二年之久。陵墓建在紹興市蘭亭鎮木柵村南之印山上。印山是一座平頂山,略呈方形,宛如古代印璽,故名。四周丘陵連綿,附近一片綠油油的茶園,這位陵主在山明水秀的福地中,長眠了兩千四百多年。
  首先要確定陵主是誰。
  《史記‧越王句踐世家》載:「允常之時,與吳王闔廬戰而相怨伐。允常卒,子句踐立,是為越王」。
  《史記》正義註稱,根據輿地志,越國到允常拓土使大,稱王。而允常之名,在《吳越春秋》中作元常。按允、元兩字之聲母相同,韻母相似,只是古越語在漢譯時用字不同。
  《越絕書‧記地傳》又說:「木客大冢者,句踐父允常之冢也,去縣十五里」。並說句踐「初徙瑯琊,使樓船卒二千八百人,伐松柏以為桴,故曰木客」。
  桴字的意義,是竹木編成的浮水筏,在此無意義,後人疑為「椁」字之傳抄誤寫。椁,柩外的套層,古用木製,今改用磚石。木客之名,後演變成地名木柵,蓋紹興方言,客柵諧音也。
  又,山陰縣志亦有記載:「木客山,去縣二十七里」,位置亦相符。
  故可確定印山越王陵主人即是允常。
  史載允常逝世約在公元前496年,而句踐遷都瑯琊約在公元前468年,因此,此陵是在允常逝世後約28年以後,方始興建,難道要殯得這麼久嗎?
  《說文》:「殯,死在棺,將遷葬柩,賓遇之」。《禮記‧檀弓上》:「夏后氏殯於東階之上,則猶在胙也。殷人殯於兩楹之間,則與賓主夾之也。周人殯於西階之上,則猶賓之也」。這都說明古人在殮與葬之間,要經過殯的過程。即柩在殯宮,停柩祭拜,以賓客之禮待之,故曰殯,用意則在慎終追遠。
  殯的時間要多久,照華夏民族禮儀,天子七日,諸侯五日,餘三日。而允常殯了二十八年,似非常理,是否越民族另有習俗。唯一的解釋是殮與葬之間,有過一次簡葬。因允常死在吳越相怨之時,句踐無暇厚葬,待句踐滅了吳國,方有餘暇及人力,大規模營建陵墓,再葬一次,猶如百越系民族之行二次葬也。
  越王陵的參道,是一條寬約6公尺的水泥路,平直地通往印山腳下,兩側是茶園,青山綠野,令遊人心曠神怡。行約50公尺即到隍壕,這是王陵四周的邊界。壕的布局,略近方形,南北距離約350公尺,東西距離約300公尺,壕深今已淤積,不甚顯著,但有標示可識。
  從印山腳下到陵墓,還要登一段石階路,約50級,盡頭是地宮,現以高聳的建築加以保護。
  地宮的椁室,斷面呈等腰三角形。底寬4.9公尺,中線高4.7公尺。椁底先舖一層夯實之木炭,厚約1.6公尺。木炭層上橫向舖半公尺見方,長約6.7公尺之木方,緊密靠在一起。兩側以大木方緊密排列,向內側傾斜樹立,到頂部兩端靠在一起,與椁底構成一三角形。木椁室的兩側木方,除外側面外均三面髹漆,每根外側面鑿出二至五個牛鼻孔,猜想在工作時,便於運搬吊掛。
  椁室共長33.4公尺,中以橫樑、門檻和木板分隔成前、中、後三室。中室停放靈柩,是整座陵墓的中心。
  靈柩係以巨木對剖為二,再經刳製成獨木棺,內外髹漆。棺身長6公尺,寬1.2公尺,內高0.4公尺,考古學家宣稱,這是全國迄今所見最大獨木棺。
  在前中後三室中,發見隨葬品石劍、玉璇、玉鎮、玉珮、殘陶器、漆器等三十多件,但已經過多次嚴重的盜墓,隨葬品幾乎洗劫一空。因整體結構破壞,致內部發生氧化,木方及棺蓋等部分腐杇,甚至連骨骸都風化殆盡。
  整座木椁,外包約140層樹皮,用以防止水分滲透。樹皮外再以一公尺厚之木炭層保護,夯實成立體梯形,然後再在外面覆土,堆成長72公尺,寬35公尺,中心高約10公尺之封土墩。
  像這樣巨大的陵墓,顯示出陵主的不凡身份。為建此陵,單木方一項,即耗用四千立方公尺,難怪要派遣幾千名樓船卒砍伐松柏。尤其在春秋末期戰國初期,人類進入青銅器時代不久,伐木工具木作工具等都還原始,可以想見工程進行一定十分艱難,而又費時。
  越國的史料留傳後世者,十分貧乏,《史記》等正史記載又是語焉不詳,要想瞭解全貌,唯有靠遺址及墓葬等之發掘,可惜在這方面也不豐富。印山越王陵陵主骨骸未留下一點痕跡,墓中也無銘文圖騰發見,僅這樣一線曙光,尚留下了疑問。
  《越絕書‧記地傳》尚有下列兩項記載:
  「若耶大冢者,句踐所徙葬先君夫鐔冢也,去縣二十五里」。
  「獨山大冢者,句踐自治以為冢,徙瑯琊,冢不成,去縣九里」。
  句踐逝世於越國最強盛之時,豈能沒有陵墓,但迄今均無答案,有待世人繼續努力。因此印山越王陵,是迄今唯一已知的遺址,可見其在史料中的重要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