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Blogger

2015年7月24日 星期五

政治家顧孟餘

政治家顧孟餘

顧庭銘

  顧孟餘(1888-1972)原名兆熊,字夢漁、孟餘,筆名公孫愈之。原籍浙江上虞,寄籍直隸宛平,生於北京。弱冠接受西方科學和民主教育,出仕後堅守反共、反專權、愛國家信念,致在仕途浮沉不定。但一生行事風格,始終恪遵政治家所謂之有所為有所不為戒律,故深受後世景仰。
  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孟公17歲,在京入北京大學前身之譯學舘,專修德語及法國文學。次年,即被選拔為譯學舘生赴德留學,先在萊比錫大學習電學,後在柏林大學習政治經濟學。
  留德期間,結識民初要人蔡元培,1910年又在德國加入孫中山先生領導之中國同盟會,為日後從政之契機。
  1911年冬,武昌起義成功,孟公專程回國,蔡元培亦已回國出任臨時政府教育總長,邀請公任司長,未就。後臨時政府遷北京,蔡氏因反袁辭職,遂偕同赴德繼續學業。
  1913年二次革命起,孟公回國參與其事,失敗後隱居上海。次年,德西門子公司聘公為北京分公司工程師,得機移居北京,回母校北京大學任文科德文系主任,及法科經濟系教授,開始學者生涯。
  北洋政府
  19166月,袁世凱稱帝失敗,憂憤而死,由副總統黎元洪繼任大總統。是年冬,蔡元培回國,就任北京大學校長,推行教授治校新制。1919年北大設立教務處,經全校系主任推舉,孟公任教務長。於是專心致志於院系課程之規劃及教授延聘,北大校風為之一新。公博學多才,學貫中西,在北大授課時之上座率全校第一。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巴黎和會卻蠻橫地決定德國在我山東之權益,轉讓日本,北洋政府趨向在和會簽字同意。立即引起北京學界及全國各界群情激憤,乃引發五四運動。
  五月四日上午10時,北京13所院校三千餘名學生聚集天安門,提出「外爭國權,內懲國賊」、「取消二十一條」、「拒絕和會簽字」等訴求。五四運動,北大是主要發起者,孟公於五月九日在《晨報》發表《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北京學生之示威運動與國民精神之潮流》一文,替運動建立理論基礎。五四運動以後,公逐漸走出書齋,以實際行動投入革命行列。
  1924年國民黨在廣州召開第一次全代會,會中制訂「聯俄、容共、扶助工農」之方針,並組建黃埔軍校,命蔣中正為校長。會後派吳稚暉等北上集結同志,孟公遂參加北京執行部,承李大釗推介,得以進入黨之中樞。1925年國父逝世於北京,公與黨中元老,同處執紼行列,嶄露頭角。
  聯俄容共方針,在黨中迅速發酵,國民黨分化成右中左三派,在俄顧問鮑羅廷運作下,汪精衛成為左派領袖。此時在北京召開之國民會議,公已與汪氏並列為主席團主席。但公原本為經濟學家,在德留學時已洞悉馬克斯主義這類學說,不認為中國革命,須要經過激烈的階級鬥爭,故思想本質是反共的。
  1925年應廣州國民政府之邀請,先後出任廣東大學校長,中山大學副校長。
  1926年元月,鮑羅廷策動國民黨第二次全代會,孟公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政治委員會北京分會委員,此時毛澤東尚是候補中央執行委員,可看出公在黨中之地位。
  1926年北京發生三一八慘案,起因於馮玉祥與奉軍內戰,馮軍在大沽口守軍,砲擊為奉軍護航之日本軍艦。引起日本等八國援引《辛丑條約》,向北洋政府提出44小時最後通牒,要求自大沽口至北京一線砲台,一律拆除。國共兩黨遂發動群眾集會遊行,強烈抗議。
  318,北京各校學生及社會群眾五千多人,集結在天安門,舉行318抗議大會,由國民黨徐謙、顧孟餘及共黨李大釗等主持。會後由李大釗率領群眾走向國務院,向段祺瑞執政請願。
  不料執政府衛隊,向著請願群眾開槍,當場擊斃學生等47人,擊傷150多人。慘案發生後全國輿論一致撻伐。但執政府仍以鼓動暴動罪名,下令通緝顧孟餘、徐謙、李大釗、李石曾、易培基等五人。孟公被迫離開北京,先逃到庫倫,再循海道南下廣州,走上革命生涯新的里程。
  國民政府
  顧孟餘到達廣州之時,革命陣營在國共合作下,正積極北伐,士氣如虹。早在國父逝世之時,國民革命軍已出兵東征,收復東江,鞏固後方基地。
  192679,蔣中正就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在廣州誓師北伐,中路軍循湘贛一線挺進,勢如破竹。9月初,佔領武漢三鎮,翌年323,中東兩路軍夾擊並佔領南京,不到一年時間,北伐大業得到初步勝利。
  俄顧問鮑羅廷曾向蔣總司令推介,孟公是革命陣營中最佳政治人物。自公南下廣州到北伐軍攻克武昌時,已集國民黨中執委、中央政治會議委員兼秘書長,廣州國民政府委員,中央日報社長,中央宣傳部長等要職於一身。公曾在各種會議陳述及報章雜誌撰文,亟力指斥蘇俄煽動階級鬥爭,錯誤的農村暴動路線,成為革命陣營中最敢言的健將。
  國父之所以要主張聯俄容共,是因英美等國支持北洋軍閥,在無可奈何下,出此下策(孟公言)。當時黨內頗有雜音,國父不得不說民生主義即是社會主義即是共產主義的話,以平息歧見。而共黨方面,只是想藉北伐壯大自己。因此所謂國共合作,各有盤算,一開始即貌合神離。隨著北伐節節勝利,蔣公在黨國聲望扶搖直上,遂即衝擊到國府主席汪精衛的聲望,經過共黨從中催化,最後發生了寧漢分裂,北伐受到打擊中斷。所幸武漢國民政府,驚覺到自己是被利用,乃於19277月亦毅然清黨,罷黜鮑羅廷。是年蔣公下野,促成寧漢復合,平息了這場風波。
  在寧漢分裂過程中,孟公站在汪精衛陣營,武漢國民政府曾任公為教育部長,未就任,但參與策劃武漢七一五清黨運動。
  1928年夏,孟公與汪精衛、陳公博等人,在上海成立國民黨改組同志會,公負責創辦《前進》雜誌,不斷攻訐蔣公獨裁。因此,翌年3月的國民黨第三次全代會,公受到處分、停止黨權三年。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激發國內各黨派空前團結,在國民黨第四次全代會上,取消對公之處分,並當選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
  北伐成功全國統一,政府開始國家建設,進入黃金十年時期。國民政府任命孟公為鐵道部長。公在任內使粵漢鐵路通車,隴海鐵路延長,和正太鐵路伸展,著有績效。但到1935年汪精衛辭行政院長由蔣中正繼任,改派公為交通部長時,卻堅辭不就。
  1938年孟公受聘國民參政會參政員,並聘為國民黨中宣部長時,厭惡閣僚歲月,遠赴香港蟄居不出,無疑心中存有汪蔣門戶之見。
  是年12月,汪精衛為扭轉政壇失勢,竟發表通敵求和之豔電,命陳公博等啣命到香港,慫恿公亦附議。顧孟餘此時立即以民族大義,強烈反對,並與汪決裂,毅然離港返渝,以示決心。抵渝後閑居歌樂山閉門讀書不出,也不接受出任國防委員會秘書長,以示並未另投門戶。
  1941年,孟公繼羅家倫之後,出任中央大學校長,有機會發揮胸中抱負,履新後發表「學術思想自由,黨派退出學校」宣言。公將學校擴充為7個學院40多個學系,成為當時國內最健全的綜合性大學。治校期間,為了維護學術自由,任何黨派學者皆可進校演講。
  19432月,蔣中正在渝舉行紀念周大會,要求在渝各大學校長出席,公拒絕,受到蔣公背後斥責,因而辭職抗議。一時引起學生挽留、罷課及請願,甚至蔣公親自登門慰留,亦不為所動。離校後仍居歌樂山,如閑雲野鶴般不再過問政事。
  19485月全國實行憲政,翁文灝出任行政院長,邀請孟公入閣,發表為副院長,迄未就任。
1949年國共內戰已塵埃落定,國民政府倉皇遷台,一生標榜反共堅持民主自由的孟公,在風雨飄搖中並未避居台灣,而是在廣州組織自由民主大同盟,自任主席,再度施展胸中堅持的政治理想。
  自由陣線
  1949年後國共兩黨隔著海峽壁壘分明,一部份反共、反蔣而又堅持自由民主之政治人物,在美國和李宗仁支持下,雲集香港,鼓吹自由民主,紛紛組織自由民主同盟、中國民主反共同盟等政團,統稱第三勢力。
  第三勢力要角有張發奎、顧孟餘、君勵、張國燾、謝澄平等人,分屬國民黨及民青兩黨,以青年黨左舜生、謝澄平等創辦《自由陣營》集團,聲勢較大。
  是年10月,孟公及自由民主大同盟移師香港,在李宗仁資助下,創辦《大道》雜誌,孟公任總編輯。
  張發奎與孟公過去都是親汪派人士,因矢志抗日保得一生清白,此時在香港重逢,在第三勢力中形成文武領導局面,也曾組織自由民主戰鬥同盟(戰盟),以遂行心中抱負。
  美國巡迴大使杰塞普,想在國民黨之外,另增一支反共力量。因謝澄平留學哥大時杰氏正在哥大任教,有此淵源,杰氏答應以亞洲基金會名義,每月給予金錢資助,謝因得到金援自然成了自由陣線領導人。所辦之《自由陣線》也改組為自由出版社,在香港點燃民主火炬。
  後因謝澄平領導無方,經費運用也有爭議,又開罪張發奎李微塵等盟主,導致自由陣線內訌,聲勢日漸式微。
  戰盟自195210月成立後,因從事實際政治活動過於激烈,引起港英當局不滿,下了逐客令。孟公遂丟下盟主地位,悄悄經過日本遠渡美國加州定居。
  孟公在美期間,蒙美國務院中國研究中心,及加州大學中國問題研究所聘為顧問,維持生計,平靜地過著讀書生活。
  美哥侖比亞大學中國問題研究所,曾以高酬敦請孟公作口述回憶錄,以供學術研究之用。惟公不希望沒有實現的政治理想,留存青史,因而回絕了此事。
  終老台灣
  顧孟餘之才華,在民國政壇上只有汪精衛可予媲美,因而兩人惺惺相惜。孟公擅長外語和演講,在北大教務長任上,某次主持美國哲學家杜威英國哲學家羅素頒贈榮譽博士學位時,曾自己先後用中英德法四國語言介紹,據與會者感受,公措詞雋雅,發音精準。
  孟公一生處世態度,言論文章從不曲學阿世,但甚少著述遺世。心中充滿著愛國熱情和民主自由理想,忠實地推行,一旦受到阻礙,不惜開罪權貴,故在現實生活中常受挫折,宦海浮沉不定。不過公有士大夫胸懷,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心中永遠保持寧靜高潔。
  19697月,蔣總統不計前嫌,特派張研田專程赴美,迎接孟公返國,聘為總統府資政,並在陽明山撥給官舍,使他安享晚年。
       1972625,孟公病逝於台北榮民總醫院,享年84歲,遺體火化後安葬台北市六張犂墓園。公無後嗣,無牽掛,瀟灑地走完一生。
  德配韋增英女士,民國元年在德國結婚,蔡元培福證。婚後勤勞持家,不嫌清苦,深情彌篤。197512月在台北因病謝世,享年91歲,夫妻同穴,永譜愛曲。
  參考資料
  1.民國名人全紀錄 何明編著
  2.民國人物小傳第十一冊 蘇炳文
  3.國史館現藏民國人物傳記史料第17
  4.中華民國名人傳 秦孝儀
  5.民國名人逸事 伍稼青著
        6.顧孟餘的從政生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