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Blogger

2020年2月25日 星期二

春遊八里十三行遺址


春遊八里十三行遺址

顧庭銘

  八里道上
  一○九年春節似乎不甚平靜,年前之總統大選,阿諛撻伐之聲,喧囂塵上;年後肺炎病毒(COVID-19)又接踵而至,相繼干擾我蟄居歲月。乃亟思藉春遊踏青,宣洩心中鬱悶。
  元宵節清晨,余簡裝啟程,先坐捷運淡水線北上至關渡站下車。出一號門,右側即有紅十三路公車接駁,直駛八里,路經十三行遺址博物館。
  清晨的離峰時段又值疫期,乘客格外稀少。偌大車廂,僅載得寥寥數人,自然是車輕輪飛,無比愜意。過關渡大橋後右轉,沿觀音山東麓,淡水河西濱,向前直奔。
  回憶余壯年時,曾數度攀登此山極峰好漢坡,徜徉在青山綠水間。惟今已開發成寬廣大道,兩側高樓林立,不勝感懷時代進步之神速。車過龍形站和渡船頭,八里也就在望。
  平埔遺址
  十三行遺址位於今之新北市八里區頂罟村,坐落在淡水河西岸河海交匯處沙丘上。相傳清時有十三家商行在此經營貿易,故定名為十三行遺址。
  遺址上先民,原本是平埔族下之凱達格蘭族分支,屬於八里坌社領域。清廷納入版圖後,閩粵移民相繼進入墾殖,當時也有千總、巡檢設置,傳說中因水患被隔河淡水取代,逐漸沒落。
  1955年秋,我空軍飛機越過觀音山上空時,發見羅盤磁力異常,疑及地面有鐵礦存在。後經學術界進入踏勘,見地面散落著鐵渣,及有史前陶片凹石等遺留,進而判斷此處為史前遺址。以後再經學者探坑發掘,確定遺址堆積包括原始土層、圓山文化層、十三行文化層、現代表土層等。經以碳十四測定,將遺址地層年代定在公元5001800年,相當於中原東晉到清初之間。先民在此定居約一千年,從新石器時代到鐵器之發明,但以後卻不知去向。
  傳說中凱達格蘭族祖先,是從某一海島漂流至三貂角登陸,首先建立三貂角社,以後繁衍分支,沿著北海岸西進。依次建立大雞籠社、金包里社、淡水社、大屯社、北投社等,再分支越過淡水河建立八里坌社,足跡遍及大台北地區。據清郁永河《裨海紀遊》中稱,淡水二十三社,皆淡水社統之。
  十三行先民定居千年後消失,是他遷抑是受漢人同化,迄今不明。但在原址遺留下大量陶器、石器、遺骸等,啟後人無限迷思。
  1989年起,政府計畫在遺址上興建八里污水處理廠,乃在學術界掀起搶救遺址熱潮,首先成立十三行遺址博物館,開始計畫性發掘、研究和文物整理。博物館自1998年破土,至2003年落成對外公開。
  博物館主建築佔地1.2公頃,建地約二千坪。建築造型構思,出自先民渡海來台之意念,分別表示山與海,過去與現在。從陽光廣場瞻仰他的英姿,就像是一艘大船,徜徉在歷史長河中。
  二樓是主展廳,包括地層探坑過程,對文物作系統性展示、標識和解說。余按照館方指定動線,細心地循序瀏覽,大約兩小時左右概略地瞭解到遺址中先民文化,包括風俗習慣和生活狀況。不諱言,與同年代之中原相比,顯然是落後甚多。
  先民文化
  生計 先民生聚在觀音山麓河海之濱一方砂丘上,必須有足夠的資源方可維持長久生計。從出土穀粒、小米、黍等,知農業尚停留在游耕耜作階段。文獻記載其時主食尚是薯芋,穀物只用來釀酒。出土鹿角豬骨等,則知鹿豬有可能來自狩獵,或已馴服圈養。地層中發見大量貝殼,間雜著碎骨陶片等,則知先民日常於灘塗中採集各種貝類,食肉棄殼,久而成塚。據文獻記載,平埔先民直至清康雍間,才從漢人處學得牛耕和種植水稻。
  居屋 先民居屋建材,諒必就地取得,木竹草等地層中保存不易,已難覓真跡。但在遺址發掘中見有排列整齊之柱基之孔,判斷出其上建築之概況。東吳臨海郡太守沈瑩之《臨海水土志》中稱,夷州之民架立屋舍於棧格上,似樓狀。此即干欄建築,上層住人,下層空置,以避蟲虺潮溼,或作圈倉,今在南方僻處尚可見之。
  陶器 陶器在地層中易碎但易於保存,故出土陶片數量多達80萬片,其中完整或可予復原者126件。陶器主要為紅褐色夾砂陶罐或壺,有素面或壓紋面之分,大都是侈口大腹圈足造型,或平口突沿之盆。灰褐色泥型陶器較少。陶器中未見有文字或圖記留存。
                                       
                  
    
        有件人面陶壺,現為鎮館之寶,展示在正廳明顯處。為紅褐色夾砂陶,侈口縮頸折肩束腰圈足造型。腹面有生動人面塑像,微凸眉脊,狹長雙眼,微張嘴角,雙耳左右分立。於19922017年兩度修復。因出土於墓葬,致認為有宗教色彩。
  按平埔族係母系社會,古有祀壺文化,其意義是生殖崇拜,轉為圖騰崇拜。祭時壺中盛清水,供以檳榔、米酒、麻糬,主神稱阿立母或阿立祖。此一文化,猶之於父系社會之漢人,對祖(且)先神主牌之崇拜。
  葬俗 遺址出土骨骸287具,分葬百餘穴,平均身高162cm,平均年齡34歲,大腿骨較粗,說明先民生前都有蹲踞之習。葬無棺槨,逕掘穴埋之。穴中以側身屈肢狀最多,頭朝西南,面向西北。是否意含為魂歸祖先來處,西南,宗教意義今已不明。有男女、父子、母子、合抱等雙人葬姿,疑為生前遭受瘟疫,權宜合葬。間有無頭葬,此為馘首或出草惡習之明證。先民視之為凶死,葬穴遠離善終者。《臨海水土志》稱,略以夷州之民,戰得頭,攜之還,中庭立大木,差次掛之,歷年不下,彰示其功。此習清季已禁之。未見說明是否有男女婚誓而鑿齒之俗,此習為夷州之民所常見。
  銅器 出土青銅器238件,包括鈴鐺、錢幣、箭簇等。鈴鐺是飾物,是樂器,佩掛身上,跳舞時隨著腳步律動和歌聲,發出有節奏之悅耳之聲。錢幣99枚,包括古老的五銖錢,清錢,日本錢多種。墓葬出土19件包括刀柄、環形器等。還有珍貴的鎏金銅碗11件。從這些遺物說明十三行先民與島內各族,與來自南洋、中原和日本等行商,交易頻繁。
  鐵器 鐵器之出土,代表新石器時代之結束,在遺址範圍內隨處可發見鐵渣,據說其原料出自觀音山中含有3.5%三氧化二鐵成份之安山岩,經風化裂解成砂,再沖刷沉積成礦床。遺址西側埤塘邊緣,發掘出一座大致完整之煉鐵爐,用卵石砌成,長約2m,寬約1.5m,中間是爐心,置坩堝處。此發見在學術上有重大意義。
  遺址出土石器甚少,僅石簇、石刀、石斧等,是否已被鐵器所取代,但亦未見鐵器之出見。學者解釋是鐵器易蝕,地層中保存不易。
  紡織 布是民生必需品,易腐致無成品出土。但在遺址中出土石紡輪,則知先民已有紡紗織布技能。他們使用移動式水平背帶式腰機織布,以苧蔴纖維紡紗。文獻記載,織品紋飾多為幾何花紋。男子上身著對襟無袖長衣,下半身圍以前遮布。遇有節慶,男女皆盛妝參與,集體歌舞,具有濃厚之南島風情。
  盡興賦歸
  十三行遺址博物館,雖屬縣級文化機構,但其硬體設施,文物展出,導覽解說等,均不遜色。館中展出內容十分豐富,我難免因腦力不濟,致記憶、紀錄不全;或因非我知識領域,致有誤解,但對八里一地在800-1800年時之先民文化概況,已有一定程度之瞭解。午後循著來時路盡興賦歸,倍感身心愉快。
  此行憑著一張敬老悠遊卡,即能坐捷運搭公車進博物館,通行無阻。換言之,我未花一分錢即完成一次知性之旅,且藉此活動筋骨。政府對耆老之照顧,確已盡到心力,由衷感謝。評估此一施政作為,兼在提高公有設施使用率,可謂兩得其利。誠如北市柯市長名言,動物園養一隻猴子,給十個人看,或給一百個人看,園方付出的成本是相同的,真乃明哲之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