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Blogger

2020年3月19日 星期四

古譜英賢紀略再考


古譜英賢紀略再考

顧庭銘

  客歲《古譜英賢紀略初考》一文發表後,承蒙明鎮遠侯顧成後裔來函致意,略以希望將古譜中彥成公至顧成之世系繼承,續予考證,以竟事功。
  按本譜世系譜傳及遷徙考兩章中,皆涉及顧成公先世,茲摘錄相關內容,圖解如下:

       綜觀上圖,自彥成公至成公間,橫跨北宋末至明初,計三代。首尾相距約250年,其間繁衍九世,在世系概念中應屬合理現象。惟令人在意者,為成公之上三代名諱,皆以數字表示,較為奇特。
  此因元代漢人名諱,除任政府公職可以取名外,其餘一律不准取名。這種現象仍可在相關文獻中見之。當時庶人無名,只以行第或父母年齒合計表示之。
  朱元璋在同輩叔伯昆仲中排行第八,故原名朱重八,到打天下時才改名元璋。朱父原名五四,鼎革後改名世珍。祖初一,曾祖四九,高祖百六等。
  這種命名方式,使重名者特多,後人在考證個人生平時,無從入手。
  所幸成公上三代,離明初年代尚近,有相關文獻得以證實無誤,例如:
  一、《皇明名臣琬琰錄》中,楊士奇顧成神道碑記載:顧氏之先居湘潭,公之曾大考百四,妣囗氏;大考千二,妣朱氏,始家江都;考萬一,妣周氏。
  二、高大鑰《江都縣志》:永樂年間,顧百四,以曾孫成貴,贈鎮遠侯。顧千二,以孫成貴,贈侯同。顧萬一,以子成貴,封侯同。
  故成公上三代已證實無誤,至彥成公下四代,是否正確,成為本文考證之重點。
  琳、球、禧
  彥成公子嗣,文獻記載紊亂。余已於前文臚列有三子說,二子說及一子之說。亦無法確認何人是成公先祖。
  本譜係採三子之說,稱琳是長子,歸隱燕巢山。禧是三子,隱居光福,前文已述及其生平,後人輯其著述名《志道集》,但子嗣不明。此兩子既已遁世脫俗,因而不再聞達於世。後世多因《志道集》知禧,不知琳、球。又按昭穆排行,琳球與禧似為叔伯昆仲。
  本譜稱,球富甲江南,樂善好施。宋紹興中,向高宗上疏,願以黃金五百斤,白金百萬兩,田三百畝,以助軍餉,但請求豁免一郡之徵。高宗悅而召見,授河北屯田使,不受,只存家舍園圃兩頃。復授諫議大夫,亦不就。乾道中(1165-1173),因仲子策貴,封縣尹。淳熙戊申(15年,1188)卒。子二,籌、策。
  宋高宗在位,確因連年抗金,苦籌軍餉屬實,但此事正史未載;如求之稗官野史,也將浩瀚難尋。宋諫議大夫,正五品散官,無名錄傳世。皆難以確認本項記載之真實性。
  
  本譜稱策於乾道時中舉進士,性至孝。淳熙中父卒,因廬於墓所,未終喪即卒於墓場。子一,鎮。
  按宋代科舉之制,最終三年一考,定為永制。由地方選拔貢士參與禮部會試,及格者為進士及第,每屆不過百餘人。故即使次優者亦立即授予州通判或知縣等職。但策進士及第卻未見派職,致失去旁證。又據清陳嘉榆《湘潭縣志》呂肅高《長沙府志》及曾國荃《湖南通志》,各選舉志中記載之宋代進士名錄,也無策、鎮二人,致疑及本譜記載之真實性。
  
  本譜稱,鎮是開禧三年(1207)進士,未任即卒。子二,高、亨。
  史料過簡,無法確認。
  
  本譜遷徙考中稱,高有二子。長百三,居銅坑。次百四,徙居湘潭。
  經查清陳嘉榆《湘潭縣志》,伊會一《揚州府志》,高士鑰《江都縣志》等,全未見有顧高相關之記載。高與百四間世系關係,無從確認。
  又高之弟亨,工詩畫,通音律,一生行善濟貧,也不以餘資傳子。上聞其賢,徵為秘書閣校書,固辭。而高之家屬卻是操舟為業,甚不相稱,不似同一家族。
  結語
  綜合以上研究,明鎮遠侯顧成之先世,前三代因成之貴,而致有史可徵。再往上各代,則因缺乏旁證,不宜貿然認定。成與彥成是否能構成「本支直系」關係,迄今無法確定。
  《英賢紀略》中,彥成公以下之世系,諒係清顧鼎勳於康熙四十一年間,於篡修《顧氏族譜》時,在原有基礎上續添而成。其時為配合原譜之「本支直系」作法,不免沿襲時代惡習,附庸名門,偽造家世,使譜書記載失真,廁身時代通病,不以為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