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Blogger

2022年11月8日 星期二

賽夏文化見聞

 

賽夏文化見聞

玅 林

  南庄道上

  今年(111)台灣原住民賽夏族(SaySiyat),每兩年一次之矮靈小祭(pas-taai),即將於陰曆十月中旬,在苗栗縣南庄鄉向天湖畔,隆重舉行。該地賽夏族民俗文物舘,亦已配合舉辦特展,用賽夏文名之「'ana'inowan」(Forever,永遠)。

  余特躬逢其盛,懷著探密旅遊心情,和認識先民篳路藍縷開發之功,於十月廿九日深入南庄。晨九時許,自台北乘捷運轉高鐵,十時許抵達新竹站下車。此時愛女逸霞和愛孫厚毅偕女友,已在大廳迎候。

  今日的竹苗地區,天氣晴朗,艷陽高照,惟風勢稍勁。出站後隨即啟程,由厚毅駕車,逸霞作陪,一行四人,依循電腦指引,向著向天湖前進。

  一路車輕輪飛,奔馳在高速公路和縣道間,末後繞行山徑小道,盤旋而上。約一小時二十分鐘,順利抵達目的地向天湖。出於意料之外的,在僻靜的深山老林中,卻隱藏著一片車水馬龍似的熱鬧景象。

  聖地見聞

  聖地 向天湖是一座山字形的高山湖,湖畔杉木油桐桂竹成林,還有一千多株山櫻花。現既綠意盎然,花季又將落英繽紛。因位於海拔738m之山腰,致湖面霧氣繚繞。今湖畔已建有木質迴廊。漫步其間,俯看荷葉田田青照水,白鵝戲水綠水中;遠眺湖光山色一片,頗似人間仙境。

  厚毅偕女友則已攜手遠去,隱約中見他們頻頻拍照,留住愛的記憶,願他們永遠銘記在心。

  初民係逐水草而居,傳說古時賽夏人,由大東河移民向天湖附近定居,繁衍後代,再分居各地,故向天湖可稱為賽夏人之民族發祥聖地。

  二十年前,已在湖畔建有一座賽夏族民俗文物舘,三層樓式結構,700m2建坪。外牆見有以竹片造型及黑白洗石子編織圖案,古意盎然。我們沿著參觀路線前進,從沿途展示之模型、實物、圖表、幻燈片中,瞭解到賽夏這支民族之過去文化和今貌,也體會到他們面臨的時代困境。現一樓作為藝品展售區、典藏室、研究圖書室,二三樓是文物展示場。

  部落 賽夏之名出自賽夏語SaySiyat,原意是人。因閩南語發音為Sai-Siat,又曾稱為獅設族。居住在海拔500-1000m之山地。全國賽夏族人,據2022年統計,約為6,800人,佔原住民總人口1.18%,在15族中以人口排名位居第9。全國各縣市皆有族人分佈,但大部份集中於新竹五峰鄉及毗鄰之苗栗南庄鄉。前者稱為北賽夏,後者稱為南賽夏,中被鵝公吉山隔離,形成兩種方言。北賽夏自稱Say Kilapa:,又稱大隘群,包括上大隘、高峰、茅圃及竹東等部落;南賽夏自稱Say walo',又稱東河群,包括東河、向天湖、蓬萊、八卦力及獅潭鄉之百壽村等部落。

  族源 關於賽夏族源,自古並無文字記載,但憑族中長老口誦耳傳,故說法大相徑庭:

  一說古時洪水為患,僅剩大霸尖山一對夫妻存活,其子孫分徙於南庄、獅潭、五峰等地。

  一說洪水地點是加里山,先移民後龍附近,爾後逐漸移往山區。

  一說有兄妹倆結婚,生下一嬰,將之切成小塊,丟入水中,各自化人,分散各地。

  一說洪水為患,一人乘小舟至大霸尖山,被神殺死。身上兩塊肉拋入海中,化成男女各一,婚配生子,成為賽夏族祖先。

  一說洪水為患,一人乘機胴漂至Sisubia山,被神殺死。屍塊投之於海,肉成賽夏人,腸成漢人,骨成泰雅人。

  以上傳說既荒誕不經,又未說明族人來自何處。可見無文字之民族,心中多麼迷惘,今雖已創制賽夏文,仍無補於歷史缺憾。

  社會習俗

  婚俗 賽夏族屬於父系社會,與阿美族由母系當家者不同。族人依地域和圖騰結成社會最基本單位。再三五同圖騰者聚集成村。由於族群規模較小,為防止近親婚配,產生不良後代,致選擇配偶極為嚴格。諸凡同姓或同祖先,不婚;同母、同姨母、同姑母之族人,不婚;與妻之族人,同父異母者,皆不婚。多有與相鄰之泰雅族和漢族行族外婚。

  姓氏 賽夏人姓氏,並非如其他原住民採母子連名或父子連名制。而是以大自然之動植物等為姓。使用漢字,始於清代,類同漢俗。現有朱、日、風、樟、蟹、豆等十八姓。各姓氏在族中分掌各種祭典。

  禮俗 賽夏族是禮數周到之民族。習俗中有出生禮、成年禮、婚禮、喪禮等。民俗重男輕女,如生男,則於三日後帶箭鏃、糕餅通報母親娘家,再從娘家換回同樣禮品。成年禮合併祭軍神,古時以敵人首級為祭品,喝下祭酒後即算成年。男子逾二十,女子逾十七視為適婚年齡。原則要男女年齡相近,或男大於女。由男方央請族中長老至女方求婚,如答允,即互換煙斗,就算完成婚約,二三年後擇期迎娶。喪禮有善惡之分,視自然老死者為善死。彌留之際即移置地上,為之洗浴、易裝。再扶起使兩腿曲於胸前,以布包裹。移入墓穴後,洒鹽於上,覆以茅草,填蓋泥土。再在四周插以短竿,圍砌石塊即告完成。三日後家人蒸糯米飯殺雞持往墓前祭奠,祭後分食祭品,翌日解除喪服。橫死與戰死者為惡死,須就地掩埋,堆石於上,以示禁忌。

  祭典 賽夏族祭典甚多,有播種祭、祖靈祭、祈天祭、火神祭、龍神祭、矮靈祭等,分由特定氏族負責主辦。例如矮靈祭由朱姓主辦,龍神祭由夏蟹兩姓主辦。各種祭祀都有固定日期過程和禮節,年復一年地舉行。其中以矮靈祭最隆重,幾乎動員各部落族人同來參與。

  陋習 賽夏族古時亦有鑿齒、黥面、紋身、馘首習俗。今日視之為陋習,現已跟隨時代風尚全面革除。鑿齒是男女青年成年禮之一種,用外力敲去門牙兩側之犬齒,自此可以「成丁入伍」。不鑿齒者被譏為膽小懦弱,有辱家門。黥面男女皆有,紋身則是獵首勇士專有。通常男子成年時,上額與下顎各刺一紋,女子僅刺上額。男子獵首成功,方准胸部刺紋,依獵得頭數加刺胸紋數。馘首表示捍衛族人之英勇,早已禁絕。

  鑿齒、黥面大陸東夷、百越古亦有之。

  矮靈之祭

  傳說古時賽夏族人生存地區,有一支矮人族(ta'ay,達隘)比鄰共居,彼此發生愛恨情仇。矮人身高1.5m以下,穴居,有臂力,擅農耕,會巫術。向賽夏族人傳授農耕技術,收成時會來分糧,雙方和平共處,共慶豐年之祭。

  一說矮人性好漁色,常調戲或強姦賽夏婦女;一說矮人會戲弄整人,豐年祭時跳到賽夏人背上,亂玩頭髮,或吊掛在舞者手臂上,使手臂酸痛。

  如此,賽夏人日久生厭,積恨。傳說某次豐年祭時,暗中將矮人居住洞口山枇杷樹根部鋸去大半。待矮人回歸攀樹休息時,樹枝突然斷裂,連人一齊掉落山溝而亡。一說矮人回歸經過之橋,支柱被鋸斷,使他們過橋時一齊墜河而亡。

  倖免於難的二位矮人逃向東方,但臨行前向著賽夏人咀咒,將使五穀不生,年年歉收,使得賽夏人哀求愿諒。矮人即告誡朱姓族人,爾後每年應舉行一次「矮靈之祭」,方可消災解厄……。

  今賽夏族人世世代代遵照囑咐,由朱姓負責主辦,每兩年一小祭,每十年一大祭,於陰曆十月中旬舉行,以示豐收及懺悔。

  矮靈祭,分為迎靈、娛靈、送靈三過程,除娛靈開放外人參觀外,餘禁外人參與。

  整個流程前,先由主辦者邀請南北兩祭團在南庄河邊商定舉辦細節,會後雙方才可開始教族人平時禁唱之祭歌。

  第一天迎靈,先由主祭者向東方射箭,表示祭典開始,隨即向東方歌舞以示迎接矮人前來。第二天娛靈,以歌舞通宵達旦,表示向矮人虔敬情意。俟子夜唱娃恩之歌(wawa:on)時,朱姓長老帶領全體族人,立正面向東方,他則站在臼上祝禱並訓誡族人。南祭團則請出神鞭(babte:)向空揮打,驅散雲霧。第三天晚以歌舞逐靈,至第四天晨送靈後,再開始塗泥驅邪,結芒草迎福氣,毀赤楊木架驅走矮靈,祭祀結束。

  關於矮黑人,台灣其他原住民也有傳言,稱之為地底人,烏鬼番,傀儡番等。甚至說他們無肛門,有尾巴。

  中國古籍《山海經》中記載之周饒國、焦僥國即為小人之國。《大荒東經》之靖人,《大荒南經》之菌人即是矮黑人。他們身高三尺,穴居,聰明,會耕種。

  在東南亞和菲列賓之矮黑人,稱為AetamanNegrito,穴居,在森林中行採集及狩獵維生,文化低落,甚至有不諳用火者。筆者曾於民國八十九年九月間,探訪菲列賓蘇比克灣之Aeta族,一處120人左右小部落。見其族人膚色棕黑,捲髮,身矮。但已會彈吉太唱歌表演,其他住宿、穿著一如常人。

  最近台日澳等國聯合考古隊,已在台東成功鎮小馬洞內,發現6,000年前身高139cm之女性矮黑人骨骸,具體證實台灣古時確有矮黑人之存在。

  總之,古時南庄及鄰近地區,確應有矮黑人存在。俟賽夏人進入後,發生生存競爭。他們或因居於弱勢,漸被消滅;或自動退出領地遠去,矮靈祭中說是去向東方。

  瀕危語言

  語言是文化信息之載體,也是保存文化交流思想之手段。賽夏族有自己特色之語言,與其他各族不同。

  賽夏語是主語開頭之語序架構,即svo模式,與漢語、英語及歐洲多種語言相同。而其他各族原住民之語序皆為vsovos模式,與遙遠的希伯來語、馬達加斯語相同。

  例如賽夏語:

  So'o() sin() hiyaen()

  Yaka() sin() "ae"aewen

  語言中語音、語彙容易隨著時空因素演變,例如閩南語有鹿港、台北、宜蘭等不同腔調。海峽兩岸同講國語,卻有柔硬捲舌之不同。筆者幼時說吳語,竟是十里不同音。

  但語序不易隨著時空因素變化,日語自唐朝開始即已漢化,迄今仍舊保持sov模式,與周邊韓滿蒙語保持一致。賽夏族svo模式隱約中透露出她族源問題,或與大陸百越或東夷有關。

  因賽夏族民族規模小,又夾雜在泰雅族和漢族客家人之間,經過長期生活互動,彼此通婚等影響,使賽夏族之文化語言日漸改變。失去語言即是失去民族思想之累積,最終將使民族消逝無蹤。

  據調查1,317戶賽夏家族,使用母語還包括泰雅語在內,僅佔13.9%,使用客語佔1.9%,而使用國語者高達84.2%。賽夏族是台灣原住民中講國語最普遍之一族。因語序相同,最易同化。

  據調查,居住都市之原住民中,僅賽夏族人沒有在使用族語;在部落中也只有55年次以上族人具有母語能力。

  一支民族之語言,如因使用式微,失去經濟地位,又無制度支持,即會失去活力,走向衰亡。今聯合國已將賽夏語列為瀕危語言。

  近年政府有見及此,已創制賽夏文,積極推動。余此行在賽夏民族文物舘中,所見圖表說明卻全是中英對照,只有展出主題用賽夏文「ana'inowan」表示,似乎目前推行尚欠普及。

  感  

  世界語言約有七千餘種,據說每兩週即有一種消失。有關台灣原住民文化之保護傳承和發揚,政府早已推出搶救計畫。但因客觀因素複雜,盡力未必有效。單以創制文字傳承母語而言,15族原住民竟有38種方言,不足七千人之賽夏族,也分南北兩種方言。在這種情形下,想創制出理想文字,是語言學家最大難題。

  大陸民族問題更為複雜,近年在廣西推動新壯文,至今還是「慘澹經營」。原因竟是壯語方言太多,相互間語音、語彙差異亦大。各地壯民對學習新壯文多不認同,心存牴觸。認為學習別人壯語,拋棄自己母語,不如直接學習漢語,有更大社會功能。此或可給台灣在推行搶救計畫時參考。

  民族文化之變與不變,要看有益或有害。時代進化不可抗拒,也只能在既有基礎上,跟著前進,虛心地檢討既有,去蕪存菁,並吸收時代優良元素,使固有文化更為精彩。

  感謝逸霞犧牲假日休息,厚毅暨其女友,一路悉心照顧,使我年近期頤,仍能徜徉山林,享受浮生之樂;並在悠閒中認識多采多姿的賽夏文化,特為之記。

 

2022年7月6日 星期三

河南濮州顧氏族源再考

 

河南濮州顧氏族源再考

顧庭銘

  前 言

  濮州,因濮水而得名,隋置濮州沿用至清。民國二年改州為縣,建國後降為濮城鎮,併入范縣迄今。今濮州顧氏分佈在范縣、鄄城、菏澤等地,歷明清至今,已繁衍族眾多達三千餘人,乃一方望族。

  根據《濮州顧氏族譜》記載,本族系出東昌衛濮州備禦千戶。

  東昌衛,係明代寓兵於農之軍事組織,駐山東聊城,與平山衛並處。明宣德五年(1430),從武昌左護衛移駐而來。又據明《英宗實錄》卷八十二載,正統六年(1441)八月,山西流民附籍濮州者,與州人爭田,忿鬥不息;又董氏聚眾攻打東昌,明廷遂將東昌衛所轄中左兩千戶,移駐濮州,建立濮州備禦千戶,以加強地方治安。

  明制,千戶下轄十個百戶所。每百戶所為一屯,下轄百戶二十四員。平時負責守衛、運糧、墾田、徵糧,戰時聽命征調。准攜眷世居一地,代代世襲。

  茲依據《濮州顧氏族譜》,節錄其始祖世系如下:

                            

   顧成辨

  明初軍衛之中,同名顧成者甚多,已知有江都鎮遠侯顧成,及滄州、雷州、密雲、平度、漢陽等地顧成多起,詳見《明初同名顧成史料》。但以鎮遠侯顧成,係明開國功臣,身世顯赫,族人樂於相傍,深受同名之累。

  故《濮州志》或《濮州顧氏族譜》所載之顧成,是否即是江都鎮遠侯顧成,得先予證實之。

  按鎮遠侯顧成,係明開國功臣,對貴州開衙建省著有功勳。其生平事迹詳見《明史‧顧成傳》及《明國朝獻徵錄》卷七等。濮州顧成事迹,則詳見《濮州志‧武烈傳》,原文抄錄如下:

  一、明顧成,淮安人。

  二、元丙申春三月,歸附明太祖,克丹陽。

  三、丁酉,克常州馬沙,取揚州。

  四、癸卯,接應安豐,征鄱陽湖。

  五、甲辰,克湖廣廬州。

  六、乙己,調虎賁右衛,克永新。

  七、丙午,攻巫子門,蘇州。

  八、吳元年三月,從征中原,克沂州、益都、濟南等處。

  九、洪武元年,克東昌、棣州、汴梁、河南長盧,直沽河,西務通州、北平、真定。

  十、二年,克西京、鹿台、安西、鳳翔、涇州、慶陽、平涼等處。

  十一、三年,克定西,始授虎賁左衛百戶。

  十二、四年三月,授流官,敕命。七月調成都衛,後改成都中衛。

  十三、六年,收捕連九寨蠻寇。

  十四、八年九月,世襲。

  十五、十年,剿水西未附蠻寨,及進威茂、松壘等處。

  十六、十一年,復征松疊等處。

  十七、十二年,收捕忠州大竹等寨妖賊。

  十八、十四年,克落南安蠻、順原關等處。

  十九、十五年,克陸涼州、龍海、大理、河尾、芒都、宜良州等處。

  二十、十六年,克鄧川三營、佛光寨,開通楚雄路道。

  二一、十七年,授武略將軍,武昌中衛前戶副千戶。

  二二、十九年,改武昌左護衛。

  二三、二十五年,調本衛中左所。

  二四、永樂初年,移置山東東昌衛。

  二五、宣德六年,備禦濮州,遂世家其地,今千戶顧世勳始祖也。

  以上二十五項事迹,如與《明史‧顧成傳》記載比較,則文辭、年代、範圍不盡相同,致引起外界質疑。認為該志所載之顧成,非鎮遠侯顧成,而是另有其人。

  惟經詳細剖析,發見史、志雙方所載事迹,大致外異實內同,說明如下:

  一、《濮州志‧兵防志》記載:「茲千戶所官襲蔭可計,其一為顧成子亮、子保、子昇、子恩、子翱、子世勳也」。此志所述事迹,可明顯看出涵蓋成、亮、保三代。即一至二十屬顧成,二一至二三屬顧亮,二四至二五屬顧保。

  二、《濮州志》初版,完成於明萬曆九年(1581),較《明史》完成於清乾隆四年(1739),早150餘年。故志中所載事迹,並非取材於《明史》官方標準史料。諒情來自家傳元末明初天下混戰之片羽,經過記憶、傳說拼湊而成。自然難與正史吻合,亦難免錯誤。但隨著歲月進展,成公事迹亦漸明朗。例如清康熙三十五年裔孫顧霖、顧煒修《濮州顧氏族譜》時,即明確記載成公字景韶,建文四年(洪武三十五年)敕封鎮遠侯,永樂十二年九月敕封夏國公等,已符合《明史》。

  三、第一項成公籍貫,文獻有不同記載。有湖南湘潭,揚州江都,安徽淮安,淮安濠州等。成公祖上世居湘潭,自大考千二公方流寓江都。江都乃成公祖塋及墓葬所在地。明太祖朱元璋祖籍淮安濠州(今鳳陽)。元至正十二年在濠州投身郭子興參加紅巾軍,開始反元。至正十六年(丙申)春,成公在濠州歸附太祖,初任帳前親兵,執傘蓋相隨。故湘潭是成公祖籍,江都是本籍,淮安是寄籍。《濮州志》記載成公籍貫淮安,並非錯誤。

  四、二至二十項,記載成公歸附明太祖後,隨同徐達、常遇春、李文忠等,轉戰大江南北,及河南、四川、雲南等地,最後鎮守貴州。史、志記載文辭苟有不同,而實質過程大致「類同」。詳見顧雙進《明鎮遠侯顧成史志事迹比較》。

  五、《濮州志》顧成,即是鎮遠侯顧成,無庸置疑。此項結論,早自明萬曆九年進士李先芳撰《濮州志》,及清康熙三十五年成公裔孫顧霖撰《濮州顧氏族譜》時,即已認定。

  李先芳乃明嘉靖進士,以詩作著稱於當代,自不會誤認魚魯與亥豕。

  成與亮

  顧成與亮之父子關係,除《濮州志》有明確記載外,成公之墓誌銘亦作同樣記載。

  1958年在揚州笊籬彎出土成公真身墓,其墓誌銘撰於明永樂十三年,曰:

  「子男八人,統為普定衛使,先卒。勇為貴州衛同知。曰銑、曰銓、曰銳、曰亮、曰三聖保皆早世。源方弱冠」。

  「孫七人,曰再興、曰興祖、曰旺興、曰長壽、曰福壽、曰普忠、曰普德。興祖襲普定之職」。

  再根據沈庠《顧成祠傳記》,曰:

  「長統,任普定衛指揮使,次銳、次銓、次銑,並卒於難。次勇任貴州衛指揮同知,次亮、次三聖保,先卒。次源」。

  對照以上史料,顧亮可確定為成公庶子。亮早世或先卒,意味於永樂十二年成公崩逝前已去世。但從上述史料可知,亮在洪武十七至二十五年間,尚在漢陽出仕武略將軍,武昌左護衛及本衛中左所等。後因該所於永樂年間移駐山東,因而在各種版本之漢陽府縣志之封守志中除名。

  因成亮之父子關係,同見於成公墓誌銘,則《濮州志》中成公,為鎮遠侯顧成,又得一確證。

  亮與保

  顧保為濮州顧氏始遷祖,通常尊為一世祖。他創始基業,傳承後世。

  顧亮因係庶出,遠離貴州,又早世,形同淡出家族。子保乃庶房之後,在家族中亦不再聞達。連同庶子勇之子能,皆未寫入成公墓誌銘孫輩名錄中。

  據《讀史方輿紀要》山東五稱:宣德五年(1430)武昌中衛改制為東昌衛。此時顧保即隨衛移駐聊城。又據前書同卷記載,謂濮州備禦千戶,係正統六年(1440)所建,則保又隨千戶移駐濮州西大街,落戶生根。以上記載事迹及過程,各文獻均無異說。

  與瓚

  據《濮州志‧孝友傳》稱:「顧瓚,濮州備禦千戶顧弟。弘治間鬥殺郭氏,法當處死,除籍。瓚年方十八,以身自代,鞫訊者憐其非罪,竟死獄中,卒無怨悔」。

  郡人李先芳為之作樂府義士篇,讚其義行:

  兄勿殺人,兄竟殺之。

  殺人抵罪,兄自身祖。

  功不敘怨,吾人兄弟之間何彼此,我室未聘死可矣。

  不謀諸兄不告母,手持銅錘首官府,大人莫疑我何苦。

  東園露井桃李芳,蟲來齒桃李代僵。

  年年桃花開滿枝,開花結子,兄嫂當知之。

  後雖未處死,然依律除籍,改由顧昇襲千戶。濮州老譜云,失考。

  又成公嫡長子統,亦有孫名者。之子溥,襲鎮遠侯爵,諒係同名之兩

  結 語

  濮州顧氏一族,經以上考證,為明江都鎮遠侯顧成後裔。顧亮一支,因係庶出,早世,無顯赫戰功等原因,致未見重於史冊。幸賴《濮州志》記其梗概,方未讓世人遺忘,默默地在濮州傳承香火。

  參考文獻

  1.顧雙進《濮州顧氏族譜》。

  2.《明代同名顧成史料》。

  3.《明史》卷一四四,列傳三十六。

  4.《濮州志六卷》,明萬曆九年李先芳篡,清康熙十一年張實斗增修。

  李先芳(1510-1594),字伯承,號北山,祖籍湖北監利人。明嘉靖二十六年進士,歷任知縣,戶部主事,刑部司官,州、寧國府同知。祖上遷來濮州李莊,今山東鄄城李進士堂村。萬曆初辭官回籍,與郡中名士編修《濮州志》。

  5.《濮州志十卷》,明鄧韍撰。

  6.《濮州州志》,清高志英撰。

  7.《濮州續志二卷》,清郅玠修。

  8.顧雙進《明鎮遠侯顧成史志事迹比較》。

 

2022年6月27日 星期一

明代同名顧成之史料

 

明代同名顧成之史料

顧庭銘

  明代以顧成為名者甚多,其各別後代常錯認祖先,茲就文獻所載,輯錄如下。

  一、江都鎮遠侯顧成1330-1414

  1.出處:《明史》卷144列傳32

  2.父萬一,母周氏,元配彭氏繼配穆、李氏,育八子七女,葬揚州祖笊籬灣。後裔中已確定者,有南京世襲鎮遠侯爵顧興祖支,貴州安順顧勇支,河南范縣顧亮支。

  3.詳參《明代開國名將顧成傳》

  二、貴池鎮遠侯顧成

  1.出處:《江南通志‧武勳》:明顧成,貴池人,封鎮遠侯。

  2.研判:貴池在安徽省,應是江都之誤。

  三、滄州鎮遠侯顧成

  1.出處:《滄州志‧選舉》附載。

  2.後代能(2)、和(3)、信(3)、真(4)、英(5)、宣(6)、臣(7)、勳(8)、養氣(9)、耀武(10),皆依次廕襲滄州守禦所百戶。

  3.研判:明代爵位係世襲,今滄州顧成後代既皆廕襲百戶,則其祖顧成當亦為守禦所百戶。志所載有錯。

  四、雷州衛鎮撫顧成

  1.出處:《雷州府志‧卷12》明歐陽保撰。

  2.顧成,楊〈?〉州人,洪武二十九年調雷。顧觀,成子。顧讓,觀子。

  3.研判:依明史卷144,洪武二十九年,江都顧成任右軍都指揮僉事,佩征南將軍印,會何福征水西蠻〈今貴州榕江〉,三十年二月,召還京。從未調雷,其墓誌銘所載子孫,亦無觀、讓其人。故楊州顧成,係同名不同人。

  五、密雲後衛百戶顧成

  1.出處:《明太祖實錄》卷96

  2.永樂七年九月丁丑,密雲後衛百戶顧成妻陳氏,一產三男,事聞命循例優給。

  六、平度百戶顧成

  1.出處:山東平度市灰埠鎮顧家村,家傳神靈圖。

  2.成配孫氏。後代全(2)、興(2)、良升(邱氏)(3)、文才(劉氏)(4)、守智(劉‧蔣氏)(5)、東佛(蔣氏)(6)、孟東(崔氏)(7)、臻(泮氏)(8)、名東(袁氏)(9)、泮爵(陳氏)(10)、文興(11)、口山(苗氏)(12)、長久(王‧韋‧曲氏)(13)、克順(14)、東清(王氏)(15)、九法(李氏)(16)、明法(16)、興奎(朱氏)(17)、興祥(趙氏)(17)、松彥(李氏)(18)、松岳(18)、松山(袁氏)(18)、松立(王氏)(18)、陸權(19)、陸禹(邵‧趙氏)(19)、陸升(韓‧陳‧口氏)(19)、陸友(19)、陸祥(任氏)(19)、陸章(19)、口恩(20)。

  3.顧成係川籍移民,於永樂二年從成都峨嵋縣杏花村遷來。

  七、宿遷顧成

  1.出處:顧氏族譜,顧德品等修,1958年。

  2.始祖明顧成,原籍淮安府宿遷縣,子顧旺,字大興。散居山東即墨、萊陽等地。

  3.研判:非江都鎮遠侯顧成,因籍貫和後代不同。

  八、武昌衛顧成

  1.出處:

  (1)、明嘉靖朱衣本《漢陽府志‧封守志》:武昌衛後千戶所百戶:顧成、旺、聚、宗仁、劉實。

  (2)、明嘉請賈應春本《漢陽府志‧封守志》:武昌衛後千戶所百戶:顧成、旺、聚、宗仁、劉實。

  (3)、明萬曆馬御內本《重修漢陽府志‧封守志》:武昌衛後千戶所千戶:顧成、旺、聚、海、松、節、遠、源、信。(宗仁、劉實兩代移後千戶所百戶李旻派下。)

  (4)、清劉嗣孔本《漢陽縣志‧武職》:武昌衛右千戶所百戶:顧成、旺、聚、海、松、節、遠、源、信,傳九世。

  2.研判

  (1)、鎮遠侯顧成後代子嗣,據墓誌銘記載無旺其人。

  (2)、鎮遠侯顧成一生受到六次封授:元至正十七年克通州授千戶。二十四年從征武昌授鳳翔衛百戶。二十七年克蘇州,擢金吾衛副千戶。明洪武元年,授堅成衛指揮僉事。六年調貴州衛指揮。十四年從征雲南,升世襲指揮使。

  (3)、武昌衛顧成之封授與子嗣,與鎮遠侯顧成完全不同,屬同名之兩人。

(待續)

2022年4月30日 星期六

我與太極拳

 

我與太極拳

玅 林

  

  余與太極拳結緣,始自民國五十三年夏。是年三十有六歲,正逢海峽兩岸都在為著國家統一,而秣馬厲兵。但雙方都是在戰後重整經濟,財政困乏。我雖已是中級軍官,且服役於高司單位,但每月薪資所得,不足以贍養六口之家。因而在工作負荷和節衣縮食雙重壓力下,使我身體日益羸弱。常年胃疾纏身,藥石罔效。

  時余蟄居在北市寧波西街,鄰近植物園。園中林木蓊蔥,鳥語花香。空氣中充滿氧氣、負離子、芬多精,故是市民最佳晨運處所。當時諸如太極、少林、白鶴、八卦等各派拳術,都匯集園中,各領風騷。

  內人不斷鼓勵,囑余要改變體質,重建根本。乃於七月二十三日清晨,入園拜林公裕光為師,習楊家太極拳。林師亦浙江人,正服役軍中,長於推手,時園中無人能出其右。

  太極拳雖以拳為名,但並非全練外表之筋骨皮,而置重點在內部精氣神。故余習拳也不尚搏擊,而將之作為修練功夫。回想當年於習拳三天後,即感食量增加,雙腿有力,胸膈輕鬆,頭腦清晰,不數月而胃疾痊癒。自此立下信念,將太極拳作為每日晨課,勤練不輟。迄今已歷一甲子,將我送進期頤之年。

  

  太極拳門派甚多,其起源已不甚明瞭。有三豐道士說,河南陳氏說,戚氏長拳說等。各門派又分支合流,演變不已。傳說中原始鼻祖是河南陳王庭,傳至陳長興開始分支為南派和北派。南派始祖為楊露禪,其拳傳入台灣,成為今日太極拳主流,即余所習之拳也。

  余在植物園中,林師初授楊氏太極拳之簡式。從起式開始到合太極止,稱之為三十七式,待熟練後再授整套。拳式多有重複,擴展至一○八動。

  茲略去重複,按先後順序,開列式名於下:

  太極起式,攔雀尾斜飛式,掤履擠按,單鞭,提手上式,靠,白鶴晾翅,左右步,手揮琵琶,搬攔捶,如封似閉,轉身十字手,抱虎歸山,肘底看捶,倒攆猴,斜飛式,海底針,扇通背,翻身披身捶,雲手,高探馬,左右分腳,轉身蹬腳,進步栽捶,上步蹬腳,左右披身打虎,回身蹬腳,雙峰貫耳,左蹬腳,轉身蹬腳,野馬分鬃,玉女穿梭,單鞭下式,左右金雞獨立,十字穿掌,十字腿,指襠捶,單鞭下式,上步七星捶,退步跨虎,轉身雙擺蓮,彎弓射虎,合太極。

  各拳式皆有不同之搏擊功能,但時下都已忽略,少有人再予強調,而以練功為尚。

  待拳路練熟後,林師即授我推手之術,此為太極拳之應用動作。推手分活步和定步,動作簡單,僅掤履擠按四式,要領是採肘靠,黏連貼隨。林師在身授過程中,憑他靈敏觸覺,極易識破我動作之破綻。遂瞬間發功,使我身體踉蹌歪跌。此時林師又一把扶住,使我恢復穩定,真乃仁心仁術之師也。

  後與拳友會拳,大多好勝逞強,好以跌我為榮,久而生厭。余自此不好此術,專心於太極之功矣。

  

  練拳猶如臨摹書法,隨著個人心身特質,寫出不同字體,各異其趣。此拳以速度言,分快中慢三種。余初習以打足三刻鐘為度,現嫌冗長,縮至半小時。以架式言,分大中小三架,因隨個人體型而有不同,亦因功力深淺而異其形。余初習為大架,力求大開大展,現已縮至中架,但功力益增。

  整套拳路有打成一直線者。從原點太極起式起,向左前進七步,向右前進三步,最後合太極回歸原點。有打四正四隅及有獨特震步者,各式動作不離原點。曾在河南太行山下潭瀑溪道場中見之。余迄今仍練一直線,惟長度已形縮短。

  打太極拳是在定靜安慮得狀態下進行,故宜選擇安靜開闊場地,無雜人風雨蚊蚋等相擾。

  拳式進行中,必須全神貫注,心無旁騖,否則拳路散亂,時露破綻。

  各式動作必須由師口授,不宜照圖惴摹。因一式之構成,含手身腰腿之聯合動作,過程複雜。而圖只顯示一式之最終姿勢。

  

  太極拳在打之前有兩個輔助動作,甩手及壓腿。甩手是在站立姿勢時,使腰部自由轉動,用其慣力引導兩手左右甩動,使胸背腹部筋肉鬆弛,血液暢通。甩動時上身如磨盤,下身不動,否則即無效。壓腿在於鬆弛腿筋。一腿站立,一腿平舉架於高處。全身前壓使腿根大筋放鬆。然後兩腿交換,各練多次,日久筋鬆體柔。輔助動作因人而異,也可以有其他方式。

  練太極拳始自起式,起式始自立禪。要領是虛靈頂勁,含胸拔背,氣沉丹田及沉肩垂肘。兩足平行,離同肩寬。初習時林師囑余頭頂置一小石,打拳過程謹慎留意勿使滑落,以期隨時都保持在虛靈頂勁姿式。眼神宜平視內歛,隨主手運行。主手到位後,即回視賓手。口勿張勿緊閉,保持自然。舌抵上顎,使之生津,滋潤脾胃。

  太極拳最重視的是拳式之虛實分清。虛是動之始,實是動之末。虛實不分,謂之雙重,乃拳之大忌。

  手部動作,全靠以意運手,以手領肘,以肘領肩,連貫一氣。手動法則,一是停留空間不動,因腰轉而改變身手關係位置。二是手隨腰轉。三是虛手,自然下垂。手之運行是氣與勁之結合,如柳枝輕拂,柔軟無骨。

  手以形而言,分掌、拳、吊手、捲手四形。掌宜五指拼攏,覆掌用於履按,仰掌用穿刺,立掌用於推抵。拳宜拇指與四指虛搭,中空,用於棰。吊手五指撮成鶴嘴,用於點穴。捲手用於蓄勁。

  兩手運行須分虛實、賓主。例如掤式,右手為主為實,左手為賓為虛。單鞭及單鞭下式,則左手為主為實,右手為賓為虛。

  臂用於擋住按式,稱為掤,兼護兩。肘尖勿過膝,以免重心超前。肩之靠式,用於撞衝。

  步法就形與用而言,分為前弓、後坐、丁字、吊馬、騎馬五式。前弓步前腿曲如弓,膝蓋對正腳尖;後腿伸直,腳跟不離地;兩足掌平行,離同肩寬。後坐步用於後退蓄勢,後腿曲下,支持全身,前腿略伸腳尖點地。丁字步可使四面平穩。吊馬步蓄存提勁,後腿足尖點地,足跟提起,支撐全身。騎馬步兩足平行,離如肩寬,兩膝微曲,仍分虛實;上身挺直。

  腿部功夫分踢、蹬、站、擺。踢腳需腳背平伸,以腳尖彈踢。蹬腳使用腳跟,腳掌豎起。擺腳取得轉身動力。如想轉得平穩,必須虛靈頂勁,全身垂直。

  步法在雙腿,雙腿分虛實。兩腿力道分配,常有三七分及四六分之爭。以兩腿運行屬動態,虛腿為賓,力道由十歸零;實腿為主,力道由零進十。無論何時,主賓兩腿力道之和皆為十,應無爭議。

  

  太極拳原名十三勢,因拳路中含有掤履擠按採肘靠名之為八卦;前進、後退、左顧、右盼、中定名之為五行。拳名太極係因由一元開始,次分虛實、隱現、開闔、攻防、剛柔、前後、左右、上下等兩儀動作,在三維空間中變化無窮,最後還歸太極原點。

  太極拳以太極為名,大半含有道家清靜修為思想。強調真善美意境,去除搏鬥氣息,發展成為一種修練身心功夫。除外練拳架外,主內練精氣神。其目的在於健康長壽,變化氣質。健康與強壯意義稍異。

  太極拳追求的是內聖外王雙重功夫。外王表現在體能之平衡、敏捷、靈巧、筋力、瞬發和持久等。內聖功夫是使氣血流化,神經暢通,內分泌均衡等。內外兼修終至佳境。時光流逝,歲月不饒人,但人的生理年齡,確能藉修練而致適度減輕。無異似同時光倒流,返老還童。

  余自習拳後,除特殊原因外,必於拂曉練拳。諸凡居家周遭之公園,學校操場,文教舍等,皆可充作練拳場所。記得某年遊滇東,於山巔等候雲開欣賞梯田美景之際,因感於環境靜謐脫俗,即興練拳,吐納自然氣息,享受天人合一。

  太極拳為真善美之修持,貴在清靜無為。但生為國民,必須為國盡職,為家盡責,自然無緣入空門獨善其身。不過我自習拳後,戒絕煙酒及含有咖啡因飲料,自然也杜絕聲色犬馬,過著悠然生活。每日沉醉於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的意境中。

  

  吾師林公裕光,一生奉獻軍旅,志行高潔。為國家大業而犧牲自我,終老未婚,孑然一生。不幸於民國五十七年八月八日病逝於台北榮民總醫院,壯志未酬。後移靈於北市善導寺,願公英靈已如願榮歸故里。同門痛失良師,不勝哀悼,無不感念公之德澤。

 

2022年3月10日 星期四

顧氏族譜置疑

 

顧氏族譜置疑

顧庭銘

  前 言

  余自民國三十七年(1948)冬,在戰亂中愴惶渡台,七十餘年來,無時不在思念故土。其間甚受顧墨公在台重梓《顧氏族譜》引領,尋找我根之所在,以慰異鄉思念之心。

  族譜,記載以血緣關係之群體,乃史之基礎,貴在求真求實。但在研究過程中,發見所謂顧氏先人,如越王勾踐,東海王搖等,卻被史書冠以姒姓或騶姓,初始心中存疑。不過迄今已體會到此種錯誤之產生,實因漢越不同俗之所致。古時漢人治史修譜,多不懂越語越俗,強以漢人之俗加之於越。又族人修譜有些也不免俗,為光耀門楣,好傍名門大戶或偽造先世功名。

  此種陋習始於北宋顧彥成之《英賢紀略》,延續到元顧興之《石函古譜》,再至明清各家之顧氏大統宗譜,蔚成風氣,亟須糾正。

  茲將歷年研究心得,擇要評述於後,盼望能在宗親間引發讜論,以正史實。                                              

  夏之顧國

  因《詩經‧商頌‧長發》有「韋顧既伐,昆吾夏桀」之句,後世參照春秋以國為氏之例,誤認夏之顧國,為顧姓源頭。廣受族內外撰譜時引用,稱之為北顧,或己姓之顧。

  我國姓氏起源有以國為氏者,確為事實,例如唐、商、周、魯等,幾乎佔姓氏之大宗,但顧氏應不在列。按顧原為夏之屬國,己姓,伯爵。最早見於卜辭「在九月,王征人方,在雇」,其轄地在今河南范縣境。根據歷年范縣志載,其都城在縣之東南三十里之顧城。亦即是《左傳‧哀公二十一年》所載,為春秋魯哀公齊平公邾子會盟地。

  夏之顧國,至公元前十六世紀,商湯伐夏桀時滅之,其地遂降為邑。距離春秋形成氏族制度時已亡五百多年。歷春秋之時,范縣為晉大夫范武子封地,後代以邑為氏,成為范姓源頭之一。

  明大儒顧炎武即稱:「歷殷周秦三代,並無顧氏傳人,以左傳之該載,未有稱也」。今范縣鄄城一帶顧姓族人,多達三千餘眾。皆為明鎮遠侯顧成庶子亮之後裔,無一因以國為氏而來。北顧之說純屬誤解。

  顧姓源頭探索

  下列文獻最初記載顧姓族源,被後世研究族譜者一再轉述引用:

  一、陳‧顧野王《輿地志》:漢文帝時封東海王搖之子期視為顧餘侯。傳至孫輩,坐酎金失國,族人以國為氏。

  二、唐‧林寶《元和姓篡》:將卷七顧及卷八露兩交互錯誤糾正後,得:越王勾踐七代孫閩君搖,漢封東甌王,搖別封其子顧餘侯,因氏也。

  三、宋‧鄭樵《通志‧氏族略‧顧氏譜》云:越王勾踐七世孫閩君搖,漢封東甌王。搖別封其子為顧餘侯,漢初居會稽,亦為顧氏。

  查《史記》卷一一七,《漢書》卷十六及九十五,皆有搖及搖母餘之記載。歸納搖之二子,長曰昭襄(哀侯)承襲嫡統,依序傳至建(康侯)、省(哀侯)。但孝景十年省薨,因無子嗣,乃在搖之玄孫輩選未央承祧,封不更。再傳至賢(關內侯)已至漢末,祀遂絕。昭襄這支後人,並未衍生顧氏之姓。次曰期視,漢封於「顧」為餘侯,後人以顧為氏,即今世居太湖水系顧姓之源頭。

  茲再申論如下:

  一、由於搖有玄孫輩未央,承祧昭襄一支香火,說明搖之餘子當不只期視一人。

  二、查諸《史記》東越列傳,搖於漢五年(前202)擊楚有功,繼於高惠三年(前192)封東海(甌)王,再於建元三年(前138)全族悉遷江淮,前後歷經60多年。但《史記》封禪書記載:昔東甌王敬鬼,壽百六十歲云云。如依此前推,則搖在西漢五年已近百歲,如何還能擊楚有功。又《越絕書‧吳地傳》:搖城者,吳王子居焉,後為越搖王居之。又曰:宿甲者其東大冢,搖王冢也。這都在說明越滅吳時已有搖之存在。

  合理的解釋,搖非單一人名,而是勾踐之部族名,故可延存至百六十歲。搖為古越語漢字記音,後世多稱為搖母餘、搖毋餘、搖無餘。

  三、從《史記》卷四十一,知勾踐世代,依次傳鼫與(鹿郢)、不壽、朱勾(翁)、翳(不揚)、諸咎,及初無餘之(之侯)、無疆。但因諸咎係弒父篡位,引起越人不滿,殺諸咎,越大亂。吳人另立諸咎子孚錯枝為君,又引起越人不服。直至周烈王元年,越大夫寺區出面平息,於二年改立初無餘之為君,方穩定政局。

        無論如何演變,搖都不在勾踐後裔名單內。今既已確認搖為部族名,且在勾踐時代已有,故無法說是勾踐第幾代孫。

  四、期視為古越語漢字記音,原意不明,其封地顧在何處?據顧頡剛《玉淵潭憶往》稱:東海王食邑在毗陵縣,有顧餘山。其實漢時太湖周圍以顧為地名者甚多,例如烏程之西顧山,海鹽之東顧山,即使今日江陰市亦有以顧山為名之顧山村。

  以為顧(ㄍㄨˋ)是越人口語勾吳之切,漢越雙方以顧字記音,而成顧姓,屬於以地為氏。另有一例,無疆次子蹄,封於烏程之歐餘山稱歐侯,衍生歐、歐陽、區氏,亦是以地為氏者也。

  勾踐及搖之姓氏

  《史記》卷四十一越王勾踐世家,稱勾踐乃夏禹少康帝之庶子無餘之後,故與禹同姓亦為姒氏。又卷一一四東越列傳稱,閩越王無諸及東海王搖者,皆越王勾踐之後也,姓騶(ㄗㄡˋ)氏。後世多予引用,有逕稱姒勾踐者。現經學者研究,兩者皆不是。

  春秋之越或稱於(于)越。在《國語》《吳越春秋》《竹書紀年》等,皆無勾踐為禹裔之記載。《史記》所稱勾踐姓姒者,經今人研判,為越人在漢化過程中產生之攀附。認為始作甬者是勾踐,目的在於以漢裔身份利於稱霸江淮。

  綜合《越絕書》《吳越春秋》等,知少康庶子俶,封於會稽,以守禹祀。俶從俗,亦斷髮文身,披草萊而居,因而深受越民愛載,尊稱之為無餘。但傳十餘世後,末君微弱,轉為編戶庶民,禹祀遂絕。後有越人號壬者,冒稱無餘之後,號召復禹之祀。並藉神道設教,受眾信擁立為「無」,即文獻所稱之無壬。後代傳至允(元)常拓土始大,再傳勾踐,稱霸江淮。無壬已是越人,勾踐已非禹裔,自然非姓姒。

  無餘,乃古越語漢字記音,無意為王或首領,例如無諸、無疆等。古越語是形容詞倒置的,今壯語、越南語仍然如此。無餘即餘王,餘意為庶子。

  至於《史記》所稱東海王搖為騶姓者,徐廣《集解》已發見為錯誤。曰:「騶一作駱」,即《史記》《南越列傳》中所說「閩越、西甌、駱」族。黃懿陸先生研究壯語,稱駱即雒,後轉音為僚,乃百越之一支,壯族之先民。故騶是民族名,而非個人姓氏。

  越王勾踐、無諸、搖等,原本無漢人方式之姓,漢人強以漢俗加之,誤導至今。

  西漢孝子顧翱

  顧翱,出自《西京雜記》卷五及《尚友錄》卷十七之七。今顧氏宗親尊翱是千古顧氏第一人。

  《西京雜記》舊本為漢劉歆所撰,或東晉葛洪所撰,或兩者皆不是。或言葛洪得劉歆遺稿,錄班固所不載者。雜記內容係採擷西漢宮廷制度,風俗習慣,怪異傳聞及人物軼事等。其中卷五略稱:「會稽人顧翱,少失父,事母至孝。母好食雕胡飯,翱常帥子女躬自採擷…,郡縣表其閭舍」。

  本卷記載顧翱等人物,多為漢武帝前後軼事,應皆屬西漢人,確切年代不明。

  明‧廖用賢《尚友錄》,屬於自上古至宋末之萬姓統譜。其內容編排以韻目為綱,同姓人則以年代先後排列之。其中卷十七之七顧姓,前三名依次為顧綜、顧翱、顧雍。顧綜被確定是東漢人,則顧翱亦當是東漢人。然世人多以《尚友錄》記事殊多失格,不予採信。今顧氏宗親大多認為翱確是西漢人,並應在期視坐酎金失國之後。至其先世與後嗣,則無任何文獻可予查考。

  然明清某些顧氏族譜,多胡亂予以定位,例如:

  清武陵宗譜:建→貴→→綸、經

  吳江蘆墟譜:期視→→綜→奉

  世系線代表血親關係,前後世代必須是親父子,有其絕對性。時至今日,仍極為重視,常見有驗DNA以明親子關係者。明清顧氏族譜常見將先人、先世、先祖,草率混成直系血親,胡亂予以入譜,為世所詬病。

  東漢太守顧奉

  據《後漢書》傳二十六,蜀郡成都人張霸,在永元中,為會稽太守,表用郡人處士顧奉為潁川太守。

  顧奉公乃顧氏先人見諸正史之第一人。永元(89-105)是東漢和帝劉肇年號。潁川郡屬豫州,轄今河南許昌、平頂山、漯河、登封等地。治所在陽翟,今禹州,為東漢重鎮。

  據嚴耕望《兩漢太守刺史表》中,東漢豫州潁川太守章(P125)載:顧奉(季鴻),會稽人,蓋安帝(107-125)時有名聲,見《後漢書》張霸傳,程曾傳。可證明確有顧奉其人,但皆未見奉公之先世與後嗣。

  今顧氏族人,好引此據,將之尊為吳相顧雍(168-243)之曾祖。如從年代先後,三十年為一代推算,可以相當於雍之曾祖。但不知父、祖,焉知曾祖。古今視奉雍有血親關係者,似屬牽強附會。

  顧野王之子嗣

  陳‧顧野王,字希馮,吳人。以儒術知名於當世,後遷國子博士,大著作,掌國史。一生著述等身,其中《玉篇》三十卷,至今仍為研究漢字寶典。公生於梁武帝天監十八年(519),歿於陳宣帝太建十三年(581),享年六十三歲。《陳書》《南史》皆有傳。遺憾的是1400多年來,希馮公子嗣問題,頗受後世誤解、附會、捏造,以致無所適從。

  例如北宋顧彥成《英賢紀略》之二子說:胤、宗。經考證為張冠李戴。《大明一統志》一子說:安饒。不知所據。元‧顧興《石函古譜》之五子說:盛南、夏南、周南、允南、鴻南,且皆封侯。誇張難信。其餘野王祖籍吳江一帶,例如顧紹業《英賢紀略十八傳》(1639)、顧寅方《蘆墟顧氏族譜》(1920)、和顧久雄《同理西宅顧氏族譜》(2005)等,皆稱希馮公有二子,安饒、安文。至今莫衷一是。

  其實,想確定希馮公子嗣問題,仍應回歸正史。在姚思廉《陳書》列傳二十四,姚察《南史》卷六十九各有希馮公傳,皆未見有子嗣記載。姚氏與公乃同朝史官,對希馮公家世,應知之甚詳,當不致明知有子而不予記載。基此,應可確定希馮公本無親子。

  惟傳中記載「野王體素清羸,迨不勝衣」,及「第三弟充國,早卒。野王扶養孤幼,恩義甚厚」。以所謂安饒、安文者,疑是充國之子,經希馮公扶養長大,納為嗣子,後世視為嫡子。

        梁朝遺譜之質疑

        顧野王《梁朝遺譜》與北宋《英賢紀略》,經清顧鼎勳於康熙四十年,一同收入所撰之《顧氏族譜》內,曾一度失傳。後經顧墨公參照日本國會圖書館收藏之該譜手寫原稿,在台重梓,再經顧雙進收入《顧氏世系探討》中,至今已流通海峽兩岸。

       《梁朝遺譜》傳今,被視為顧氏第一族譜,倍受重視。本譜記錄東漢至南陳六百年間二十八位顧氏先賢傳記,內容長達萬餘言。梁譜辭藻華麗,頗似文學佳作,卻也因詞害義。如逐一核對,可議之處頗多,茲舉數例如下:

        一、譜云:顧綜於東漢明帝永平初任尚書令。既為尚書令,何以《後漢書》無傳。東漢尚書令,自郭伋到華歆共55位中,並無顧綜其人。

        二、譜云:雍是揚州刺使克讓之子。按揚州刺使,為當時全國十三刺使部之一,轄區廣及長江以南,乃國之重臣,而國史卻無克讓之傳。揚州自西漢元封五年始設刺使,到東晉末廢除,全部刺使名單中並無克讓其人。

        三、譜云:野王祖諱子喬,父諱烜。兩人離野王年代最近,關係最親,理應記載最詳實。然而對烜之謝世,僅說終于家三字。不知何年謝世,享壽幾何,實簡得不合情理。

        惟一解釋是野王撰譜,僅及祖父,餘為後人補述。部分人物及功名,亦經後人捏造或篡改,以期光躍門楣。

  錯亂的英賢紀略

  顧氏《英賢紀略》古譜,係北宋浙東西轉運使顧彥成,於宋徽宗政和五年所撰。將顧野王以降九百年間二十八世,以「本支直系」模式連串,分別作傳,名之《英賢紀略》。

  因成譜於北宋末年,屬於鳳毛麟角,故受重視。但在資訊不發達之古代,能否完成九百年一貫本支直系,令人懷疑。經將原文逐條與相關文獻核對,發見全譜偽造世系人物及功名,痕迹斑斑。茲舉兩例如下:

  一、譜云:十四世顧野王子二:胤、宗。

  根據《唐書》,顧琮(B-702),蘇州人,武周時任鳳鸞台平章事。父胤,唐餘杭縣人,任起居郎,撰《太宗實錄》,係顧徽一系後代。故二子說是張冠李戴,河南顧雙進最先提出此一質疑。

  二、譜云:二十九世顧彥成之祖父,諱瑩,西陵錦使。

  但據《蕭山縣志》(1672)人物誌稱,彥成之祖父名務德,因子貴追贈中順大夫,生平事迹失考。《姚江顧氏族譜》作同樣記載。兩相比較南轅北轍。

  總之,本譜記載諸多失實,甚至連彥成公父名沂之功名,亦錯亂不堪。其所揭示之本支直系模式,只徒具形式,毫無意義。卻讓後世撰譜者倣效,衍生所謂大統宗譜模式。

  荒謬之石函古譜

  元‧顧興所撰之《石函古譜》,因成譜年代較早,受到珍視。實則此譜來源神秘,人物名諱怪異,頗富緯書色彩,廣受質疑。

  一、成譜之謎:譜云元貞元元年二月己卯,祖考郡馬公塚前大松,因暴風雨拔地而起,地裂成坑,從中得一石匣。破之得先世譜牒,乃編之成帙,以遺子孫,為《石函古譜》。

  按族譜在於提供子孫萬代明瞭先世之血緣關係,何以要封入石匣,埋入地下,密不示人。顧興藉道家石匣秘笈之說,故弄玄虛。

  二、偽造世代:譜中記載勾踐先世後嗣共三十七世,歷夏商周三代,跨越1,700餘年,各世代名諱如下:

  夏:1.2.榯,3.囗,4.沐,5.佧,6.囗,7.無囗。

  商:8.9.履綏,10.梧瀧,11.冠英,12.爾囗13.延紘,14.木蓬,15.如圻,16.存勗,17.

  周:18.毋壬,19.20.囗,21.22.囗,23.伯暹,24.雲鶼,25.囗,26.懋,27.囗,28.夫鐸,29.允常,30.勾踐,31.鼫與,32.不壽,33.翁,34.翳,35.之侯,36.無疆,37.勳宰。

        註:囗,字典不載之字。

  顧興偽造世代之原因,在於《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述及「越王勾踐,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後二十餘世至於允常」。後世多質疑後二十餘世,怎會傳了1,600多年,平均每世代竟長達80歲。顧興為圓此說,乃蓄意杜撰,在世代2-1720-27,補入24個怪異名諱,讓人無法辨其真,也無法證其偽。其餘各世代,則為《史記》《越絕書》《吳越春秋》所原有者。

  《石函古譜》內容,雖荒誕不經,但在顧氏族譜間卻影響深遠。例如明清所謂大統宗譜者,大多予以收錄,愚弄族人至今。

                                                           2022年春月寫於台灣